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与吟诵是初中文言文教学成功的两大环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与吟诵是初中文言文教学成功的两大环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文言文记录下很多优秀文化传统,从几千年前一直到今天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文言文的字词句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很大,加上外来语言的冲击,致使我们在文言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认为学文言文难,“难于上青天”,最终对文言文产生了畏惧厌学情绪。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呢?我在近几年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探索通过“积累消化文言文的字词句”、“古文翻译串着讲”、“ 朗读贯穿课堂,深切体会文言文之韵律”等途径,使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字词句; 解读吟诵; 体味; 韵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光辉文明的古老民族,文言文成为传承记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具。我们知道: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是用文言方式写成的文章。文言文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语汇系统,直到今天部分文言词汇依然存活在我们的语言之中。要了解、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会读、能读懂文言文。只有这样,我们对我们优秀文化传统才有明确、透彻地了解与把握,从而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为我们今天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编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许多文章反映出我们祖先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是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成为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丰富材料库和演练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中学阶段教授学生文言文,“强调了背诵,(文言文)经典作品的重要性”,还明确规定了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及学习所要达到的能力层次。每一册语文课本都至少有一个文言文单元,每次考试都会有文言文题目出现,包括课内文言文知识检测和课外文言文阅读,占分不少。所以,我们要想学好语文这门课,想在语文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学好文言文。那么,如何使文言文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呢?

一、消化、积累文言文的字词句

1、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工具书等辅助资料圈点勾画字词义,翻译语句。课本中的注释是最好工具书,《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是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可或缺的助手。我指导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字,查了字典就知道该字的读音与意思。实践证明:学生独立掌握的字其印象比教师在课堂传授更加深刻。另外,在预习时,对难以理解或者存疑的字词进行圈点、评注,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鉴赏能力,又方便学生日后学习与反思,为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诚然,这种方法在最初使用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由易到难地反复练习。长期坚持,终见成效。

2、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汇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其中,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文言虚词是学好文言文的辅助。而学习实词,我们必须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一词多义、辨别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掌握词类的活用等,文言文古今异义的,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今义的“河北”“河南”分别是两个省份的名称,而古意分别是“黄河以北”“黄河以南”。单说“河”这一字,在古代一般是指“黄河”,现在是指所有河流;“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博士”,古义是“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是“一种学位名”;文言文一词多义的,例如“谢”这个字,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是“道歉”;在“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中是“感谢”;在“乃另张良留谢”中是“辞别”;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例如“愿为市鞍马”中的“市”,本义是市场,属于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买”。又如“邑人奇之”中的“奇”,本义为“惊奇”,在这里是“对……感到惊奇”等等。

3、了解主要文言句式。阅读文言文,要对文言文的句式有所了 解。文言句式有四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还有固定句式,每种都有几种不同形式,了解这些形式,便于记忆和理解。下面列举判断句的几种句式:

①“……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②、“……,……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示判断;

③、“……者,……”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④、“……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

⑤、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二、古文翻译串着讲

精准解读了文言文字词的意义,那么翻译整个句子甚至整篇文章,难度相对就降低了很多。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我们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凡是能够直译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能够具体落实的字词就尽可能地在译文中有所落实,并保持原句的特点。翻译文言文时具体采用留、删、补、换、调、变等方法。“留”指保留,凡是年号、帝号、国号、人名、地名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均可保留,照抄即可,不必翻译;“删”指删除,就是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指增补,就是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换”指替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调”,指“调整”,就是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变”是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因无法直译时,就可以灵活地或适当地采用意译的方法。意译是依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但要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三、让朗读贯穿课堂,深切体会文言文之韵律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常常把字词句的翻译当作重中之重,却不知文言文的韵律是从朗读中体会出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感及文言文学习的综合素质也是从朗读中逐步产生、积累、培养起来的。古人说得好:“读书百篇,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些古代的私塾老先生很重视学生的朗读和积累。老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反复吟诵,这种强化之下的朗读和积累,造就了许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学术泰斗。而现代应试教育催生下的文言文教学却舍弃了老祖宗的精华,套上了“寻章摘句老雕虫”的桎梏。现在,我们应当提倡文言文课堂上书声不断,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读法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文还是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而“文言的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在文言文“读”的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种“读”的方式:

①教师范读。现在的年轻教师一般不喜欢范读,而以CAI课件中的媒体录音取而代之。事实上,教师的范读比媒体录音范读更亲切、更真实,更能感染学生。教师应如表演家一般,以强烈的对比、适当的夸张、传神的身段表情以及抑扬顿挫的语调,惟妙惟肖、声情并茂地诠释课文,抓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一些经典篇目,我习惯丢开书本一气呵成的背诵全文。这样,使学生深深折服,进而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强烈兴趣。

②听读评判。所谓“听读评判”,就是抽学生试读,让其余学生学会在听读中品味、评判,想一想文章的句读、语气、节奏、停连,应该怎么处理,学会借鉴别人的优点长处,克服避免别人的缺点。在品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带有挑剔眼光的评判,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③反复诵读。诵读既是培养学生语感、加深对文章理解的重要途径,更是积累优秀篇章、积淀文化素养的必然选择。学生口脑并用,全神贯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心读书。诵读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诵读,可以与同桌、同小组展开背诵竞赛等等,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了语言材料,培养了语感,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我们知道,文言文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比较强烈,只有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它的妙处。诵读时要做到:眼观其形,口读其声,耳听其言,脑思其义,把眼、口、耳、脑都动员起,在读的过程中,我们感知、理解、品味、融会,深入体会诗文的思想内容,对它结构层次和表现手法也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要求背诵,因为背诵有助于牢固地掌握文言文句式,积累古代汉语词汇,品味文言文在写作方面用字、修辞、组句、成篇的高超之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慢慢积累优秀诗文,它的气势、神韵、风格就会对学生现代文的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言文教学不是中国版的“文艺复兴”。学好文言文要精准解读文言字、词、句,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能畅达翻译整篇文章。在新的世纪,我们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服务当今,就要阅读文言文,学好文言文。所以,教师要深挖文言文教学的魅力点,利用各种渠道与途径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才能将学生厌学的情绪消除掉,从而乐于学习文言文,为继承与发扬华夏文明做出贡献。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