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快乐德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快乐德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快乐德育”,是指在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中,学生是道德情境中德育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参与的愉悦,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在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上获得学习与转变。同时,让学生走出自我中心,关注他人的需要,为他人提供支持、帮助。学生在克服自我中心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结果,会给自己带来新的快乐和满足,成为学生更高层次的道德愉快体验。

人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更是教育的根本。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要着力营造尊重学生主体的快乐德育氛围。秉承我校“乐学、会学、健康成长”的办校理念,我们提出“快乐德育”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并进行如下实践尝试。

其一,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课堂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德育与学科教学“两张皮”现象严重,一些教师认为其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学科知识,德育与己无关,弱化学科德育工作。其实,将两者有机融合,恰使彼此相得益彰。我校认真落实各学科教学的育德要求,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不断强化“快乐德育”,并使这一要求不断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如,我校语文学科教师大部分兼任学校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在进行有关《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授课时,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指导他们在自己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分组备课,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成果。学生不但对教材内容有深入的解读,还对资料有进一步的搜集、拓展、综合发挥。学生在分享中还通过表演、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把语文课中对文本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综合能力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既达到了德育目标,又获得了愉快的学习体验,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二,戏剧教学法激活德育课堂。学生反感那些只是讲授、灌输、缺乏师生对话互动的教学方式,对此我校在《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中引入戏剧教学法激活课堂。模仿表演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戏剧教学法给了孩子们一个释放天性的舞台,学生是舞台上的主体,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戏剧的方式探讨有关自我、家庭、社会的议题。学生在戏剧活动中,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将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社会角色进行模仿,将个人的生活经验带入角色之中,这样的扮演给了学生学习体察不同角色心理感受的机会,是学生学习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在不同角色中进行对话,彼此学习站在不同的角色视角理解体察人情事物。戏剧表演过程同时是人物之间相互配合的过程,学生在参与对话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到了如何与人合作,协调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位置。学生在表演的互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带动师生关系朝向平等尊重的方向上发展,他们可以在安全的课堂中自由地袒露自我,修正自我意见,通过角色学习到新的行为。所有这些都是在快乐的戏剧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这样的尝试为我校德育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学生更加喜爱这样的德育课堂,师生关系也更加和谐美好。

其三,课外活动搭建“快乐德育”平台。学科课堂之外的“快乐德育”活动大有所为。学生反感那些形式化、说教色彩重的课外活动,他们希望做活动的主人。因此,我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个平台,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条件。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首要标志是活动由学生来自主参与,并且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和成长的需要。我校坚持了11年的“童友杯”足球赛,是在少先队和体育组共同协调组织下开展的一项非常有特色的传统活动。每到秋季就是赛季,学生们开始制作班级的训练服、班队的口号,家长委员会也自发为孩子们聘请教练来进行训练、指导比赛。孩子们为班级争得荣誉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每天很早就得到校进行体能训练,有的同学身体不舒服能坚持参加比赛,显示出极强的班级凝聚力。参赛的队员不分男女都可以上场,至今仍有女生因小学期间参赛,到了中学、大学后依然选择把足球作为业余爱好。孩子们在活动中分享了运动快乐,也分享了成长的经验与体会,借由活动,锤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提升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协作意识,学会在团体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快乐德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快乐地学习如何做人;“快乐德育”工作,让教师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和成就感;“快乐德育”让学校巧妙地去发现、去捕捉德育中的快乐因素,深化德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