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的“提速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的“提速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教育为提升德国经济的竞争力输送大量高技能人才,这正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双元职业教育模式给德国人和德国经济带来了什么?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2011年,克利斯・迪安从职业学校毕业后已工作4年。他曾向前去采访的记者算过一笔账。

16岁上职业学校,每月能挣500欧元生活费,学习三年半期间没花家里一分钱,25岁他成为高级技工。相比较,其小学同学接受完13年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后已20岁。德国大学学制较长,一般6年,上完大学26岁,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也是未知数。而现在,克利斯・迪安存折上已有5位数存款。

其实,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德国已出现了数百万甚至千万个“克里斯・迪安”。通过职业教育,他们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而无数个他们聚合在一起,改变着这个国家。

德国前总理科尔曾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称为战后德国经济崛起的“秘密武器”,其原因也正是在此。

上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称:现代经济中,知识和能力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超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上世纪70年代,德国联邦议会技术发展后果评估办公室的一份人力资本报告显示:德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其总劳动力的近60%,而制造业产值达到德国工业总产值的近80%。

据此,德国人认为制造业企业的人力资本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竞争力高低。于是,他们提出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今天,德国工程师在接受学术教育前,也大多会倾向于选择通过双元制培养,完成对自身职业技术工人能力培训。

现在,“德国制造”早已火遍全球。无疑,这也正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德国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

在其背后,正是一支高质量的技术工人队伍做支撑,该国手工业协会负责人施佩伯尔就曾告诉媒体:“德国制造”的成功,要归功于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技术工人拥有的高技能。

摘自《重庆日报》2012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