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鸡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诊断及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鸡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诊断及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针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特点做出诊断,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鸡坏死肠炎;诊断;防治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小肠粘膜坏死,排红褐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稀便为其特征。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A型和C型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生的毒素和C型魏氏梭菌产生的p毒素是引起感染鸡肠粘膜坏死这一特征性病变的直接因素。魏氏梭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能形成芽孢的大杆菌。菌体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高压灭菌20 min可将芽孢杀死。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70 ℃30~60 min可被破坏。常用浓度的各种氧化消毒剂易将芽孢和菌体杀死。

2 流行特点

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粪便、土壤、灰尘、污染的饲料、垫草及肠内容物中,很多学者都从正常鸡的排泄物中分离到了魏氏梭菌,但不一定呈现致病性。只有在一些诱因参与下,如饲料成分的改变(饲料中鱼粉、麦麸多)、肠粘膜损伤、高纤维性垫料、各种球虫感染等情况下,才易引起病的发生。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条件下仅见鸡发生本病,肉鸡、蛋鸡均可感染,尤以平养鸡、育雏和育成鸡多发。肉用鸡发病多见于2~8周龄。各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多发。

该病多为散发,发病后鸡只的死亡率与诱发因素的强弱和治疗是否及时有效有直接关系,一般死亡在1%以下,严重的可达2%以上,如有并发症或管理混乱则死亡明显增加。

3 临床症状

病鸡排黄白色稀粪,有时排黄褐色糊状臭粪或红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有的粪便混有血液和肠黏膜组织。食欲严重减退,减食可达50%以上。慢性病例症状不明显,仅见发育不良,周围常沾污粪便。

4 剖检变化

急性暴发时,病死鸡呈严重脱水状态,打开刚死鸡腹腔即可闻到尸腐臭味。主要病变集中在肠道,尤以中、后段较为明显。病死鸡以小肠后段黏膜坏死为特征。小肠显著肿大至正常的2~3倍,肠管变短,肠道表面呈污灰黑色,肠壁变薄,肠腔内充盈着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黏膜呈严重的纤维素性坏死。慢性病鸡肠粘膜上形成土黄色大小不等糠麸样伪膜和溃疡。肝、脾肿大、出血,有的肝表面散在灰黄色坏死灶。心肌表面有突出的芝麻粒大黄白色结节,成沙粒状。

5 诊断与鉴别

取病变肠黏膜刮取物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均匀一致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镜检时未发现有球虫裂殖体、裂殖子或球虫卵囊。以无菌操作采取病鸡肝脏触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荚膜杆菌。

根据临诊表现、剖检病变等特点,不难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溃疡性肠炎和小肠球虫相区别。

溃疡性肠炎是由肠梭菌引起,特征性肉眼病变为小肠后段和盲肠的多发性坏死和溃疡,以及肝坏死;坏死性肠炎病变则局限于空肠和回肠,肝脏和盲肠很少发生病变。坏死性肠炎仅小肠的中后段有病变,肠管因充气而明显膨胀增粗2~3倍,其他肠段无明显变化;而小肠球虫病的病变主要在中段,但肠壁明显增厚,剪开病变肠段出现自动外翻等。另外,通过粪便涂片检查有无球虫也可得到鉴别。

6 防治

预防本病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搞好禽舍的清洁卫生,及时隔离病鸡,可用链霉素(每鸡20000国际单位)治疗。也可用青霉素(混饲或混水,按每鸡每次2000单位计算,1~2 h内用完)、四环素(混水浓度为100 ppm)、杆菌肽(仔鸡40~100单位,青年鸡100~200单位,每天1次)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磷酸盐、泰乐菌素、氨苄青霉素、杆菌肽、利高霉素、林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做药敏试验,在此基础上选用高敏药物世进行治疗。

由于鸡坏死性肠炎易与鸡球虫病合并感染,一般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加入抗球虫药。由于魏氏梭菌主要存在于粪便、土壤、灰尘、污染的饲料、垫料以及肠内容物中。还必须勤换垫料,及时清扫粪便;勤喂少添饲料,搞好栏舍及周围的清洁消毒;及时无害处理病死鸡只,病鸡隔离饲养并治疗。

7 讨论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以排红褐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稀粪为特征。在临床上,容易将鸡坏死性肠炎和鸡的小肠球虫病混淆,认为有血痢便是球虫病,但使用抗球虫药却收不到理想效果。其实,鸡急性坏死性肠炎和鸡球虫病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血痢,最重要的区别是坏死性肠炎仅小肠的中后段病变,肠管因充气而明显膨胀增粗2~3倍,其他肠段无明显变化,而小肠球虫病的病变主要在中段,但肠壁明显增厚,剪开病变肠段出现自动外翻等。此外,还需综合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以进行鉴别诊断。

魏氏梭菌是鸡肠道的常在菌,检出少量该菌不能诊断为主要病因,特别是对于病死鸡,更要细心诊断,该菌可能是其他病致使鸡只死亡后才侵入增殖。所以在病原学检查时要搞清楚,只有出现大量均匀一致的魏氏梭菌才可能是主要病因,如果有条件应做梭菌毒素测定,诊断更准确。

肠道梭菌易与鸡球虫病合并感染,甲硝唑对梭菌效果好,但对球虫作用效果不明显,故一般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加入抗球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