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解“金融30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解“金融30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国九条”更细更明确,但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如何利用金融“抓手”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决策层考量的重点。

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九项政策措施,时称“金融国九条”。

五天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金融30条”),其全文逾4600字,以30条措施逐一细化“金融国九条”,内容涵盖落实宽松货币政策、推动银行信贷、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保险业发展、稳定股票市场、改进外汇管理等多个方面。

与“金融国九条”相比,“金融30条”着眼于微观,其中不乏新内容,例如,明确明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放宽中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创新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等。

“从‘金融国九条’到‘金融30条’,最核心的还是要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银行进行信贷投放。”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说。

然而,亦有银行界分析人士表示,不要指望银行“一肩担尽万古愁”。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银行信贷投放谨慎几乎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这使得政策层面的推动和银行的风险控制之间,几乎要形成无解的死结。

“‘金融30条’试图通过建立利益引导机制鼓励银行增加信贷投放,但机制怎样建立,何时建立、效果如何,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他说。

“金融30条”全文于12月13日由中国政府网全文刊登,时值周六。15日周一,受此利好政策推动,沪深两市双双高开,沪市高开1.17%,深市高开1.29%;但至收盘时,利好效应即稀释殆尽,上证指数低收于1964.37点。

M2增长17%玄虚

“‘金融30条’政策最值得关注的,是提出争取200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达到17%。”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说。一般而言,当年的货币供应总量要到央行年初工作会议之后,方才公布。

对于这一数值的来由,官方解释是,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个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加以确定。过去几年中,央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一直设定在16%左右,且仅比名义GDP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此次在GDP增速必然下滑的趋势下,将货币供应量的目标修正为17%,被业界认为颇为激进。事实上,自2007年以来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一度低至14%。

以此粗略估计,明年中国名义GDP增速会达到12%左右,8%为实际增速,4%为CPI增速,这意味着明年的通胀预期比较高,市场流动性也会在明年晚一些时候得到放松。

国泰君安分析师翟鹏则对此持谨慎态度。他认为,明年中国名义GDP增速若想达到12%-13%颇有难度。国家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提高货币的供应量,但货币需求方面则值得担心。近期CPI下降速度较快,明年通缩的风险加大,企业不愿意投资,居民不愿意消费,银行自然也不愿意放贷。

作为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这一政策的提出对银行而言,意味着银行明年信贷增速也将超过2008年。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师表示,新增贷款或将高至4.8万亿元,这也同比高于2008年的人民币贷款增量部分。

对于2008年信贷投放,“金融30条”亦表示要鼓励银行向中央投资项目发放项目配套贷款,力争实现人民币贷款4万亿元的新增量。

从表面来看,这一目标实现已无难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人民币贷款较年初新增3.5万亿元;此后10月、11月分别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1819亿元和4769亿元。若不计算12月数据,2008年人民币贷款新增量已超过4万亿元目标。

然而,这一数据却是另有玄虚。一位银行监管人士指出,现在的贷款口径包括了票据,事实上银行为了完成年度贷款增量目标,通过大量操作票据业务,通过抢票、贴现、再贴现,把票据交易规模炒大,掩盖了真实的贷款增速情况。

如果把票据剔除掉,贷款基本上没有增长,短期看甚至还是下降的。目前票据的贴现收益率已降到了历史低点,显示银行宁可忍受低收益,也不愿冒信贷投放的高风险。

“据我了解,票据至少占到银行业贷款的20%左右。”他说。

一位国有银行公司部负责人坦承,今年上半年的货币投放是从紧的,部分战略客户的有效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一些本该审批的项目也被搁浅。而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后,这些项目的审批优先。但在2008年全年投放4万亿元的基础上,2009年银行信贷投放的压力不小。

一位资深银行家坦言,“不要指望国家一倡导,银行就能立竿见影地投放,虽然我们签署了不少授信协议,但真正落实到每笔贷款,都要进行一系列审核,时间不会太短”。

利益机制引导

在11月中旬“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出台之后,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均对银行配套信贷支持瞩意甚深;但是,作为顺周期的银行业,恰逢宏观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信贷投放孰可为,孰不可为,各种声音驳杂。

此次“金融30条”被认为回到了正常的轨道,如再次强调信贷投放必须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支持民生工程、“三农”、重大工程建设、灾后重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适当控制对一般加工业的贷款,但对于“两高一剩”(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劣质企业,仍限制贷款进入。

一位受访的城商行高管告诉《财经》记者,国务院办公厅在“金融30条”中明确信贷支持的底线,有利于银行抗拒来自行政力量对信贷的干预。“政府的要求和监管部门的风险提示,往往是不一致的。这个时候,银行到底该听谁的,尤其我们又是城商行。”

前述国有银行公司部负责人直言,不少地方官员都认为危机的冲击恐怕最早要到明年6月才能见底,在出现经济好转的势头前,银行放贷都会十分审慎。

建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认为,从紧缩到现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当于把门开大了些,但并不意味着门槛降低。银行依然会选择那些够条件的客户予以支持,而非降格以求。

“无论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多少、银行信贷增加多少,都需要建立适当的利益引导机制,而不是通过行政指令来要求银行放贷。”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山东银监局局长周忠明说。

此番出台的“金融30条”,亦对此着墨甚多。其中允许银行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支持地方政府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以及创新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度分散信贷风险、并购贷款股权贷款营业税减免担保等举措,都是围绕所谓利益引导机制做文章。

另外,“金融30条”中的创新举措何时能够得以执行,银行业人士也颇不乐观。

举例来说,其中明确表示,允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发展以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贷款等为标的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度分散信贷风险。

目前,银行业界吁求甚高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仍处于试点阶段,创新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能否顺产,业界担忧自不待言。

对此,一位银行监管专家告诉《财经》记者,能否推进此项工作,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准备情况,即人才、系统、技术、定价能力等;二是相关配套法律政策完善情况,这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对于“金融30条”能否立竿见影,受访的银行业人士并不乐观。“外部利益引导带来一些有利条件,会增加一些银行信贷的意愿,但改变不了宏观经济形势和趋势,因此很难彻底改变银行的思路。”

初解核销难题

与此前单方面强调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不同,在此次出台的“金融30条”中,加强风险管理也被明确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列入了金融支持经济的范畴。

其中提到,要完善国际金融危机监测及应对工作机制,高度关注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金融机构流动性及资产负债变化。必要时启动应对预案,包括特别流动性支持、剥离不良资产、补充资本金、对银行负债业务进行担保等。

周忠明对《财经》记者解读称,此前国家曾两度剥离不良资产,可以被视为改革开放20多年所积累的矛盾的总清算。而目前除了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大都已经完成股改,不存在继续向国家伸手的问题,完全应该通过自身经营化解问题。

但银行若要消化经济下行期带来的坏账增加,目前依然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周忠明也直言,尽管监管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但国内的不良资产核销与准备金的提取等制度,相较国际惯例中,核销完全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灵活处理,以丰补歉的作法,仍有相当的距离。

呆账核销一直是困扰中资银行的难题。之所以门槛严厉,均是由于银行业受国家控股的现状,严格核销一是为防范核销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二是避免因呆账核销带来银行所得税减少。

为了引导银行放贷并及时消化可能出现的大面积不良贷款,“金融30条”明确表示,将放宽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在放宽上述两类贷款呆账核销条件的同时,也表示将简化税务部门审核金融机构呆账核销手续和程序,其中,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可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

但是一位银行业人士认为,“金融30条”仅表示放宽条件,但是放宽到何种程度、配套政策制定何时能出台,都存在不确定性。

依据财政部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对于50万元以下的对公贷款,银行追索两年以上仍无法收回债权的,可认定为呆账,依据账销案存的原则自主核销;在此额度之上的不良贷款核销需等到法院终审判决后才能处置,这就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趴着不少已经名存实亡、人去楼空的企业债务人。

此前,监管部门为了激励银行进行小企业信贷投放,就表示会与财政部磋商推动贷款损失自主核销政策,但迟迟没有下文。

前述大型国有银行公司部负责人坦承,银行账面上所形成的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因为核销不畅,原本就居高不下,加之当前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风险加剧,银行自然望而却步。此番政策虽然明确表示要给予银行一定的自,但还需要等待有关部门出台更进一步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