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香港食物银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香港食物银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进入2月后的香港,天气有了明显的凉意。下午两点多,在油尖旺区的一个普通的工业大厦里,在一个不大的房间门口,挂着一块食物银行的牌子。一群上了年纪的老人,静静地站在狭长的走廊上,排起了长队。半个小时后,房门打开,等待他们的,有热腾腾的麦片粥,还有供他们带回家的食物。

经历了金融危机,香港的经济在复苏的过程中出现了更为严峻的贫富悬殊,人均GDP虽位居全球第六,可700万人口中,还有128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一区,贫困情况相对严重,来这里取食物的,多半是老人家。老人们拄着拐杖,爬一层楼梯,每周三次。一两百人份量的食物,用不了半个小时,就派完了。

不舍得错过一碗白粥

郭婆婆是这里的常客,祖籍广东兴宁,1996年来到香港。今年快70的她,一个人住在附近的天台屋,因为腿脚不大灵便,拄着拐杖走一个来回都要一个多小时。可她只要有时间,几乎每次都来。除了政府每个月2500港元的综援外,她唯一的收入,就是靠卖纸皮所得。周围的书店、面包房,有纸皮的时候,就会打电话给她,让她来拿。天台屋要爬两层楼梯,郭婆婆通常要下楼几次收纸皮,扎捆好了第二天一早再拿去卖。她推着车走几个街口,就是为了那边的价格七毛钱一斤,比临近的收购商贵了五分钱。一天下来,郭婆婆最好的收入,也就是30多元钱。这样的日子还不是天天有,赶上假日和周末,就一分钱也赚不到了。

30多元港币,在当下物价飞涨的香港是什么概念?几十元一斤的猪肉切上一小块,再加一斤青菜,就没有什么能剩下来了。

来油尖旺食物银行的老人家,景况都与郭婆婆相类似。老人们靠一份综援,交了房租,剩下的只能勉强维持一日三餐。香港缺乏全民退休保障制度,许多老人家一旦失去工作能力,就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如今,香港30万65岁以上的长者,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令老有所依、安享晚年成了奢侈的事。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哪怕只是两个鸡蛋、一碗白粥,对这些老人家来说,都不舍得错过。

我们首先是信任

这是香港第一家不接受政府资助的食物银行,2009年12月,受环保组织赞助成立。在这里服务了一年多的英姐说,她刚来的时候,每天只有十几个人。这两年,人数明显增加了,甚至有些年轻人都会来了,有时候,准备了200份食物还不够。

油尖旺食物银行的负责人龙纬汶介绍说,他们的食物银行没有任何审查制度,任何人只要觉得自己有需要,都可以上来领取食物。来的次数多了,大家自然就熟了,聊着聊着,他也就掌握了大部分人的生活状况。受政府资助的那五家食物银行就不是这么回事,你一上去,就要先填很详细的表格,表明自己的生活状况,还要经过一定的评估才可以决定是否派送食物给他。“我们首先是信任,相信大家不会滥用我们的服务。大家明白我们的心意,也知道我们的食物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像在家里一样。”

食物都不是买来的

龙纬汶最初决定成立食物银行时,也曾想过是否接受政府资助,但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弃每年以千万元计的资助,尝试用另一种方式运营食物银行。在他看来,香港每天都有很多没有吃过的食物,直接被扔去了堆填区,他希望可以尽量搜罗,让食物的利用更合理有效一些。“你可以看到我们每次派的食物都不一样,今天有人捐了西红柿就派西红柿,下次可能就是鸡蛋,如果真的没东西派,那大家就一起喝白粥。这方面我们没法和政府那五家食物银行比,提供的食物相对少一些而且不稳定,但我觉得,我们这样的做法会更环保一些。”

这一天,食物银行供应的,是粟米燕麦粥。英姐说,这是老人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围坐在桌边的老人家,谈笑风生。他们更像是来串门的亲朋好友,时不时和工作人员开个玩笑,唠唠家常,还赞英姐她们的手艺好,熬的粥好喝。喝完热粥,大家还有一袋米可以领取,郭婆婆问英姐要了两袋米,和很多其他的老人们一样,另一袋是她帮行动不便的邻居拿的。“因为我们和周边的老人们都很熟,所以不担心他们会私吞,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在这里,信任和爱是最重要的。”龙纬汶说。

港府第二次拨款

2月刚刚公布的香港财政预算案,是财政司长曾俊华任内的最后一份预算案,其中一笔1亿元的拨款,针对的就是香港五家受资助的食物银行。此次已经是香港政府第二次拨款,预计这笔资金可以令食物银行的运作再延续两年。

食物银行的概念,最早产生于1960年代的美国,创立第一家食物银行的John Van Henzel,在做义工期间目睹了一位有10个小朋友要抚养的妇女,在垃圾桶和商店附近找寻食物的经过,因而产生了开办食物银行的灵感。在教会的资助下,全球第一家“圣玛莉食物银行”在美国开办,意在为有经济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短期的援助。

2003年,香港成立第一家食物银行。2008年底,受金融海啸的影响,香港的贫困人口大幅增加,政府决定出资一亿港元,与五家非牟利机构合作,包括圣雅各布福群会、循道卫理观塘社会服务处、东华三院、香港妇女发展联会、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等,针对全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各区,提供最长不超过六个星期的食物援助。

根据政府统计处的统计,个人收入在全港个人入息的中位数一半以下的人士,即每月个人收入不够3500元的,称为贫穷人口。三年来,这五家受资助的食物银行,面对的需求也急速上升。根据统计,仅东华三院善膳堂一家,2011年下半年申请食物援助的人数,较上半年增长了六成。成立至今,善膳堂提供的日餐数目超过58万人次。

成立之初,五家受资助银行被诟病最多的地方,在于他们的食物主要以罐头为主,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后来,它们增加了可以在超市换领食物的服务,也被公众质疑,因为超市价格普遍过高。东华三院善膳堂食物援助服务助理刘剑云介绍说,他们一直在改善提供的食品种类,目前罐头食品所占的比例已经大幅下调,而以米、罐头、快餐面、油等为主,此外,他们还开始派发自制的食物券,每一张面值10元,可以在附近的街市买蔬菜或者猪肉。虽然目前参与计划的摊铺还不算太多。

年轻家庭也有需求

与民间食物银行不同,在东华三院领取过食物的2万多人次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儿童。这个比例背后显示的是年轻家庭的需求,尤其是30到39岁这个人群――家庭主妇要带小孩,一家几口就靠丈夫一个人的收入维持,一旦丈夫失业,家庭生活就会陷入困境。

李小姐一家便是这样的情况。她说,她还记得第一天带着一岁大的女儿走进善膳堂时候的情景。“其实,最初我很犹豫,这样去拿免费食物,好像很丢人。可是工作人员很热情接待了我们,在询问了我们的生活状况后,就给我们准备了一家人的食物。我最开心的是,这里有奶粉可以喂我女儿,外面太贵。”

从内地嫁来香港的李小姐,广东话并不流利。虽然善膳堂为她提供了六个星期的食物,可这并不足以解决他们家的问题。因为语言障碍,她基本没有工作。接受食物援助后,东华三院的其他相关机构介绍她到附近小区的长者家里帮忙做清洁工,时间灵活且可以赚取一些收入贴补家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资助的大机构网络,可以从食物援助层面,延伸至更多的方面以帮助贫困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