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医学院校《计算机接口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医学院校《计算机接口技术》教学改革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计算机接口技术》是医学院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文结合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内容繁杂,难于理解的特点,从优化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接口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2-5401-02

Exploration in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 Yan-hong,CHEN Hao

(School of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to the major of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the Medical College. With the course theoretical, abstract, complicate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such as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s, apply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are put forword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inspir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teaching.

Key words: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

《计算机接口技术》是我校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该课程于2006年正式开设,是将原来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接口技术》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从此定名为《计算机接口技术(汇编与接口)》,基本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和微处理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该课程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理解,建立微机工作的整体概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课程涉及内容多、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学生普遍反映内容难以理解、学习难度大,以致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1]。该文从优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艺术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1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国家教育部新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需要,我校从2010级在校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分标准,该门课程由原来的72学时减少为64学时,课程学时数减少,需要重新组织、优化教学内容,使之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加有效率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1.1精简教学内容

该课程软硬件并举,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内容一般包含微机基本知识、微处理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中断、可编程接口芯片、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等几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包含多个知识点,内容繁杂,课时有限,因此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化繁为简[2]。对于那些实用性不强、知识上重复的内容可以进行删减或做简单复习以节约课时,把时间用在重点、难点的知识上。例如微机基本知识部分的数制和编码知识在数字电路和C语言程序设计中都有涉及,本课程就不再进行讲解;定点加法、减法运算,存储器的字位扩展概念等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已经学过,本课程中只是简单复习,直接应用;DMA控制器8237A的实用性不大,不做讲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十进制运算指令、串操作类指令不作为重点知识,引导有兴趣的学生自学完成此部分内容。

1.2合理安排授课顺序

一味地按照教材的顺序讲授会占用很多课时并且内容不连贯,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授课的顺序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授课的需要。例如把微处理器的外部特性这部分知识放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之后再讲,实现先软件后硬件的整体讲课思路,使学生先从软件部分开始学习,再逐步过渡到硬件知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对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这部分内容,教材一般都是按照寻址方式、指令系统、程序设计的顺序进行编写,讲授这部分知识时,采取先整体再分述的讲课思路,从一个简单并且形式完整的源程序着手,对其进行各部分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整体认识之后,再具体到什么是寻址方式、有哪些指令等内容,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程序控制类指令分别相应的调整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子程序设计中进行讲解,这样内容穿插,知识重新整理、糅合,显得更加紧凑、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艺术水平[3]

由于本课程具有概念抽象、知识点多、内容难以理解等特点,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棘手,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差等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艺术水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化难为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2.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上好课程的第一次课,对课程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重视第一次课程的讲授,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通过列举与医疗方面相关、生产实践相关、现实生活相关的具体实例,介绍当前的前沿技术和目前出现的新方法和新领域等知识,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有的放矢,提高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且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书籍、学习网站等信息,使学生有充足的信心能够学好本门课程,避免产生轻视或畏难情绪,为今后的课程的深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2.2采用比拟方法教学

比拟法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运用比拟法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新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对本课程中遇到枯燥无味又不易理解的内容,采用比拟方法,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比拟抽象的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例如介绍中断系统时,对中断可以理解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自习室自习,这时手机电话铃声响起,学生拿起手机,轻轻的走到自习室外面接听电话,接听完电话之后,再回到教室继续自习。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就是中断的含义,其中电话铃声响起就是一个中断源,接电话就是中断处理,接听完电话回到教室座位上继续自习,就是中断返回。使用这样的比喻,就会使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的例子真正体会中断、中断源、中断处理、中断返回等相应的概念含义,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3恰当使用多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实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的教学策略。对于课程中工作原理抽象且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采用多媒体辅助方式制作动画效果演示模拟,将其具体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一条指令是如何执行的,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出来,使学生清晰直观的感受这条指令具体的执行过程,将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通过动画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每当学生看到这条指令,脑海中就会浮现动画的画面,帮助理解和记忆;在讲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时,可使用集成开发环境工具直观显示每一条指令执行后的结果、内存单元、寄存器的内容变化情况,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多媒体法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多使用多媒体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会大打折扣,恰当使用多媒体、科学使用多媒体。

2.4采用互动教学方法

为活跃课堂,改变沉闷的教学气氛,带给学生一个灵活生动的课堂氛围,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制造悬念、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布置学生一些课后作业题目,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在下次课堂上,以抽查方式选出几位学生,向全班同学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展示自己成果。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相互促进、互相学习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有限,为把“互动”延展到课堂之外,专门建立了一个针对本门课程教学的QQ群,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留言,学生通过此平台互相答疑解惑,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此种方法不但方便快捷的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而且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动态,同时对师生交流也起到促进的作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强调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教学是重要一环。精心挑选实验内容,按照教学进度,及时安排实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采用一人一组的方式,每次实验都安排验证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最后一次实验安排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每次实验结束需要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步骤、过程、结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心得与体会等,最后通过实验考核给出最终实验成绩。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微机接口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能不断的扩充知识,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又能开阔思路,挖掘潜能,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4结束语

《计算机接口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于此门课程的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对于本门课程的改革,虽已见初效,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学生主动性、学习热情有所提高。但此课程是一门公认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4]。目前,正值我院处于学科迅速发展阶段,如何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都是教师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本课程的改革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邹琦萍,阮忠.《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电脑,2012(3):189,199.

[2]欧启标,曾庆魁,秦子雄,黄尚荣.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探讨[J].广西物理,2010,31(3):55-57.

[3]徐琳,李伯全,陈进,潘海彬.非计算机专业《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155-156.

[4]徐红梅,姜欣欣.“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1(5):4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