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灵隐寺开星巴克:大“悲”还是超大“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9月22日,杭州星巴克咖啡灵隐寺门店开业。该店位于灵隐寺景区外的停车场旁,店内外装潢风格古色古香,中式风格与景区建筑相得益彰。进驻故宫的星巴克早已在一片争议中退出,如今星巴克进驻灵隐寺景区,开店选址到佛门清净地,更是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调侃:以后进这家星巴克服务生会微笑问,“施主,您是大悲还是超大悲?还是大瓷大悲”“哦,我能续悲么?”
星巴克,代表着美国典型的咖啡文化;灵隐寺,则承载着中国千年佛教文化。灵隐寺开星巴克,到底是大“悲”还是超大“悲”呢?
包容兼蓄 无可争议
咖啡进千年古寺成为商品销售值得称道的地方还是颇多的。看待这一事件,我们应向前看,而不是保守的固守于一域的传统文化。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我在纽约、悉尼、奥克兰等地闹市区常能吃到上海阳春面与生煎,当地市民也很欢迎。多一种食物可选是好事,人家不会认为我们是文化侵略。星巴克咖啡虽然发端于西雅图,但风行世界,已成人们一种生活方式,不应简单贴上“美国文化标签”,遑论“文化侵略”。我们要做到包容兼蓄,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心态。
《北京晨报》:灵隐寺不但是佛门重地,同时也是旅游景点。在毗邻旅游景点之外开设一家让游客休憩、解渴的咖啡店并没有丝毫地玷污宗教的意味。不然若一定要以商业会有辱佛门清净、有违历史传统为由对此批判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在本来不应该有女性出现的寺庙之内建女厕所也在对宗教的不敬和亵渎呢?显然,这种道理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网友“冯宇怀_Chris”:景区开发自身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作为业主的机构引入星巴克似乎无可厚非。
网友“詹姆士劉”:星巴克在灵隐寺开分店和故宫那个性质不一样,并没在灵隐寺里面开。灵隐寺景区门口商业街都有,多一家星巴克就不合理了吗?
@艾葉EY :#灵隐寺景区开星巴克#为什么老是和星巴克过不去?咖啡能代表什么呢?文化入侵?某些方面,我们要承认落后,有本事要重现汉唐盛世,向全世界输出中华文明,这才是正解。
@连岳:和尚能不能喝咖啡?可以的话,在灵隐寺景区开星巴克,没什么可说的吧?就算我硬开个烤肉店,也没什么不行的。你读经,我吃肉,众生平等。
@金林_Klynee:灵隐寺开星巴克,有什么可争议的,人家开在商业街,又不是开在寺庙里,毫无违和之感嘛。像寺庙这种旅游之地迎接的是天下客,国际化商业化无可厚非,他们要的不就是络绎不绝的香火吗?
@楼兰遗梦:#星巴克入佛门#星巴克怎么了?不就是一个卖咖啡的连锁店吗?在故宫开一个就因为是泊来品和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借口被赶了,那此卖汽水凉茶点心的怎么不赶走?现在跑到灵隐寺开一家大家又来非议至于吗?在人们烧香拜佛之余喝杯咖啡有什么不好?大家有点历史常识好不好,佛教文化也是泊来品难道也要赶走?
文化保护莫多铜臭气
商业开发只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如果做得过了头,只会让名胜古迹染上更多“铜臭气”。
浙江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王平:星巴克在灵隐景区开店再次引发“文化入侵”之忧,也是因为“看简单了它是一杯咖啡,看复杂了它是一个文化符号”。星巴克与灵隐寺代表的文化意义有所冲突,公众一时难以接受。
杭州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傅立群:景区应反思的并不是多了一家星巴克或是其他什么洋品牌,而是过多的商业机构是否已超过服务游人的需要。
@江明:灵隐寺开星巴克 京剧穿比基尼 各种的伤不起……没信仰、没历史、没国粹、没传统、没传承、没价值观……中国的现状。
@南窗下人:以前在手包里长期放了一张灵隐寺开了光的“香花卷”,给个安静的理由。“本来妙好威仪,幻成珠饰双缨,庄严法相;如此婆娑世界,仗着金刚一杵,扫荡群魔。”而今灯红酒绿的星巴克已然开进灵隐寺,莫怪这无孔不入的功夫,当怪那不愿清静的众生。
@清儿:灵隐寺开的那家肯德基我就当作看不见了,可是再开家星巴克,再来个台球桌,太不像话了,受不了啊。
@Elaine:据说,杭州灵隐寺开了家星巴克——星巴克都开到寺庙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没有改变?
@王媛:中国,你还有救吗?故宫里开星巴克,灵隐寺脚下开KFC。炎黄子孙的颜面何在;中国的千古文明何在?
借助灵隐寺的网络“盛宴”
@黄不息:#星巴克入佛门#杭州灵隐寺开星巴克咖啡店了,初闻这样的信息,觉得灵隐寺变味了,寺院怎么开咖啡店?与佛教教义相悖。星巴克灵隐寺店确实开张了,但是后来得知咖啡店距离灵隐寺1公里远,与灵隐寺也没有关系,只是冠以“灵隐寺店”名,也是为了博眼球,提升知名度,创造商业利润。
小潘83:#众人误读,背后其实有高手策划?#:这次的网络“盛宴”,是网民的误读?也有人似乎寻思过来了,一位网友“德姐”称:怀疑星巴克聘请了高手策划,媒体对在灵隐寺开分店的新闻关注,实在让这个店的广告达到了极致。对于网友质疑其靠此营销,该公关并未予以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