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差错”案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差错”案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检验分析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链的生命之源,首先只有在保证了检验分析前质量的情况下,检验结果才能真实地反应患者当时的病理生理状态。本文是工作中遇到的一关于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原始样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差错的案例,作为经验,在此与大家共同学习,以确保在工作中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关键词】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检验结果

与大家一起分享工作中遇到的一关于“检验前质量控制差错”的例子,感觉其学习的意义很大,望临床、医技都能从中吸取其经验教训,从各个环节提高医院检验质量。

事件回放:按照工作程序,检验科生化室收到儿科一份急诊电解质标本,仪器在控状态下,结果显示K:8.1mmol/L,Na:140.1mmol/L,Cl:106.4 mmol/L,Ca:1.31 mmol/L,于是复做,复查结果与前无大差别,急忙电话联系病房重新采集标本。第三次结果K:4.0mmol/L,Na:140.3mmol/L,Cl:101.6 mmol/L,Ca:2.43 mmol/L,联系主治医师,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抽血前并未输注或口服与钾有关的药物,怀疑标本采集过程出错,可是两次都是普通真空生化干燥管,均无溶血,标本也没有弄错号码,为什么第一次K偏高、Ca偏低,令人匪夷所思。后几经周折,仔细查找过程,终于弄清楚此事件的导火索:护士第一次抽血之后错打入了血常规的管,很快发现后,接着又把血倒入了生化管。

血常规管是EDTA-K2抗凝,虽然时间很短但也会螯合部分Ca离子,同时抗凝剂中的K离子会混入血液中,造成K离子的假性升高和Ca离子的假性减低。而Ca离子还在,全血照样可以凝固,这样送到检验科,根本无法判断出其中隐藏的问题。

此例子是“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在整个检验过程中重要性的一个很好说明。分析前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为:保证检验项目申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患者的正确准备;原始样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在于保证所提供的检验信息对临床医师用于患者诊断、治疗时的有效性及可靠性【1】。

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做不到位,即使医院给检验科配有再高端的仪器设备、再精斟的技术,要想发出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的检验结果,也就变成了奢望。这就要求大家重视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做好包括患者的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输送等在内的各个环节,以确保送检标本的质量。另外,还要求检验科对标本的质和量的严格把关,遇到不合格标本应及时通知并退回临床科室;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一切能得到的临床信息去分析检验结果;对有疑问的结果,应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因为有时正常的检验结果不一定是真实的检验结果;我们也不能太过依赖仪器,认为仪器质控通过,结果就完全没有问题。工作中一定要控制检验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发出真实的检验报告。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