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创办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创办国际一流科技期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Publish or perish源于美国学术界,本意是指作为科学家如果不发表文章就得不到晋升,甚至续约。其实,对于国际学术期刊界,情况也与之类似,要么出版好的期刊,要么就停刊。

中国有5000多种学术期刊,刊发过的许多文章却乏人问津,这种现象多少也反映出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期刊。但这种窘境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新闻出版总署正在推动报刊体制改革,学术出版方面要打造5~10个大型学术类期刊集团。

学术出版为何如此重要呢?原因有三:首先是传播知识和文化,其次是推动科学发展,再次就是科学家们的立身之本了。那么,办好学术期刊意义何在呢?首先,学术期刊是科学技术传播和交流的媒介,是学术研究展示的窗口,对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及科学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学术期刊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学术评估功能,这也正是科学家们都向往在国际顶级刊物,诸如《Cell》、《Nature》、《Science》上发表文章的原因;最后,也是被认为相当重要的一点,尤其是对中国科学家而言,那就是话语权。目前绝大多数高端科技期刊都在欧美,中国科学家最好的原创论文也基本上投向这些期刊,但是能否发表则完全掌握在对方手中。科研竞争的白热化使得掌握话语权的期刊对于文章首发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有“中国制造”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期刊。

对于如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期刊,国内有不少学者撰文研究。《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的国际化办刊经验我们也曾撰文发表,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仅从学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结合本刊的一些经验,谈几点体会。

开发与利用好学术资源对于创办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至关重要。那么,对于学术期刊而言,需要掌握哪些主要的学术资源呢?笔者认为,首先是科学家,也就是科研的主体,他们是学术期刊最重要的学术资源;其次是编辑力量;第三是学术会议。

引进顶尖的科技人才

2006年,裴钢院士接任《细胞研究》主编后不负众望,继承了“中国的国际品牌期刊”的办刊理念,继续大力推进《细胞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实现了与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的合作,并从海外引进了时任美国《Cell》杂志副主编的专职科学编辑担任本刊常务副主编。这位科学编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9年底赴美留学,1995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纽约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04年下半年起担任《细胞研究》副主编。

专职常务副主编到位之后,首先就是逐步建立和科学家的良好关系。他凭借自身的专业和编辑经验,帮助科研人员在国际大刊(指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一流刊物)上发表文章,深受作者的好评。一传十,十传百,国内一些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都慕名而来,找他帮助修改、发表自己的论文。更有不少研究人员在项目开题、中期报告时都会邀他参加,请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通过主编、常务副主编和国内外科学家的交流,无形中也扩大了《细胞研究》的影响力,这是成功的第一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期刊要办好的根本是要刊登好的文章。当有这么多科学家了解《细胞研究》,慢慢地和期刊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就使得邀请科学家帮助期刊成长成为可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提高期刊学术水平,主要是凭借其在学术界的国际影响帮助期刊组织高水平的权威综述专题,或将他们自己的一些好的研究论文直接投给期刊;二是帮助宣传期刊,科学家经常参加国外的学术会议,参会同时帮助宣传期刊;三是提供审稿服务,当稿件需要快审时,我们常常找熟悉的、信得过的科学家,他们可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审稿,这点对于吸引高水平的稿件尤为重要。

常务副主编一年中还要走访国内很多实验室,包括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下属的各个所、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及科研机构,同时也借助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拜访了不少国外实验室。通过和研究人员的交流,同国内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许多科学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选择这样一位具有深厚的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背景知识、精通英文,同时还有丰富的世界顶级科技期刊编辑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期刊的专职常务副主编,无疑会成为本刊的一个优势。此后,编辑部还陆续增加了高学历的专业年轻编辑,编辑人员队伍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另一个学术资源,就是编辑力量。科技以人为本,其实科技期刊更是以人为本。综观国际学术期刊,其运作模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Cell模式,一般高端国际学术期刊都采用这种模式,由专职科学编辑全职负责稿件处理;另一类为学会刊物/商业刊物模式,诸如《J Biol Chem》、《Mol Cell Biol》等,这些刊物的稿件由不同领域科学家担任的副主编处理。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采用哪种模式关键是看期刊的需要。前者能够完全控制整个稿件处理流程,便于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同时也便于控制整个期刊的学术水平,但需要专职科学编辑,运作成本较高;后者的优势在于编辑部人员成本较低,副主编本身就是一线科学家,对于自身领域非常熟悉,但也正是这个原因,其稿件的最后录用与否有时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同时不同副主编之间也较难统一标准。

国内学术刊物多偏向于第二种模式。裴钢院士担任《细胞研究》主编之初,期刊影响因子只有2.1,于是他提出要打造一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期刊的目标(初期目标是达到美国学会会刊的水平,影响因子5),继而冲击国际一流期刊。在这个目标下,我们必须持续、稳定的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因此《细胞研究》必须采用Cell模式。考虑到刊物办在中国,和欧美科学家的接触不可能如同欧美刊物那样方便,所以必须辅以编委协助的杂合方式,但我们的编委不需要如同第二种运作模式那样处理稿件。这就必须要求编辑部配备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编辑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提供专业的编辑服务,比如优质高效的审稿、和作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这对于打造国际权威刊物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专职常务副主编培养和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从2006年至今,已陆续培养了11名专业编辑,其中包括2名美国留学归国的博士后。他指导的我国期刊界第一位博士后也于2010年顺利出站,并赴德国继续深造。目前《细胞研究》科学编辑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全部为博士学历,具有较强的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其中还有一位海外留学的博士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专业编辑团队,我们的编辑才能为作者提供专业的服务。稿件投稿后一周内完成初审(决定是退稿还是送审);一审周期一至一个半月,特殊稿件提供快至一周的一审周期;接受稿件二个月左右上网,最快三周即可上网。所有稿件的初审,审稿意见的处理均由编辑承担。常务副主编对于本刊每篇待发表文章都进行严格的科学质量把关和语言及科学表达的推敲、修订,同时他也在培养科学编辑部这方面的能力,目前本刊中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科学编辑已初步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可以分担一些语言表达问题比较少的文章的修订工作。

基于这样一支专业团队,《细胞研究》近年来已经为不少国内优秀的原创论文和与国外同行存在竞争性的优秀论文,以及在国外期刊评审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优秀论文开辟了快速审理发表的“绿色通道”和“快速通道”。符合这些条件的论文,我们可以提供优质快速的审稿,最快72小时就可返回给作者审稿意见,经过一定的修改就可以在《细胞研究》上快速发表。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专职常务副主编及其培养的专业编辑团队的研究背景和编辑经验,另外也是由于前文提到的期刊在科学家间树立起来的良好声誉以及期刊编辑与科学家之间的良好关系而得到他们的信任、支持与协助。通过这个通道,近年来我们已经发表了一些相当于《J Biol Chem》、《Proc Natl Acad Sci U S A》、《Plant Cell》、《Dev Cell》等水平的原创论文,这些文章对于提升本刊的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支专业的编辑团队,常务副主编实施了两项新的举措:一是培养科学编辑直接向国际知名专家约写权威综述,二是为本刊设置了Research Highlight(亮点点评)栏目。该栏目主要评论本刊发表的优秀原创论文以及国外高端期刊,如《Nature》、《Cell》、《Science》等上的原创性学术论文。类似的评论栏目在国外高端学术期刊中很常见,比如Cell的Previews,Nature的News and Views。设置该栏目主要是为了增加刊物可读性,更好地推荐本刊发表的优秀论文,更多地吸引读者。目前该栏目也已成为《细胞研究》吸引优质稿源的特色之一。这两项措施实际上都是在要求编辑直接开发国际科学家资源。

学术会议拓宽视野

第三个学术资源就是学术会议。科学家们需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进行交流,科学编辑也需要通过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科研资讯;面对面地和科学家交流,建立联系;利用会议推广期刊,扩大影响力。比如像《细胞研究》这样的国际刊物,目前主要选择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可以直接聆听国际大师们的演讲,了解国际最新的研究动态,这些往往是我们约稿,物色审稿人的第一步。利用这样的机会和科学家直接交谈,日后再通过邮件联系,相比直接用邮件联系要亲切许多,约稿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很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的编辑队伍,想要在会议上开发学术资源也是无从谈起的。我们现在也在考虑直接到国际上参加一些特别优秀的会议,比如美国细胞生物学年会。

通过全体编辑团队、编委以及广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细胞研究》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2006和2007年的影响因子分别突破了3和4,2009年更是一举跃升至8.151,今年6月28日美国汤姆森路透社科技信息研究所的201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为9.417,在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发表原创论文的160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5位,连续第二年居于前10%。

《细胞研究》通过组建一支专业的编辑团队,通过和科学家们建立良好的学术关系,通过学术会议拓展视野,切实从每一篇文章入手,逐步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成效显著。其实办刊没什么捷径可走,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将《细胞研究》办成在国际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内享有盛誉的权威期刊,为细胞生物学领域学术交流与进步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程磊系《细胞研究》(英文版)编辑部主任

李党生系《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