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钱豹疗法调整阳虚体质的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钱豹疗法调整阳虚体质的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观察“金钱豹疗法对阳虚质人群的体质调整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对36例阳虚质受试者运用“金钱豹”疗法进行调整,每周2次,连续3个月。观察调整前后体质量表的转化分。结果:调整前后体质转化分比较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金钱豹”疗法;阳虚体质;调整

中图分类号:R2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28-02

“金钱豹”疗法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姜良铎教授传授,目前是昆明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中医特色治疗项目,为无创的物理疗法,简言之,以人体背部三条主要经脉(2条太阳经及督脉)的腧穴进行广泛的火罐治疗,包括循经闪罐、辨证着穴、调理熨罐3个环节,其作用为弹拨经脉,温通气血,因操作后罐印斑斑,故名之为“金钱豹”疗法。目前,中医“治未病”日益受到重视,偏颇体质具有疾病的倾向性和易感性,本研究运用“金钱豹”疗法对阳虚质受试者进行调整,发现此法可明显改善阳虚质的偏颇程度。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昆明市中医医院治未病门诊受试者及部分职工群体中,运用王琦《中医体质量表》进行辨识筛选出符合标准阳虚质受试者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在23~49岁,平均年龄(40.12±14.35)岁。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1](ZYYXH/T157-2009)。

1.3 纳入标准 符合王琦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筛检出的阳虚质健康受试者;年龄在20~60岁;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皮肤过敏者;局部皮肤有破损或感染者;合并有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神经等统严重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 方法

2.1 调整方法 运用“金钱豹”疗法,对督脉、太阳经各腧穴进行广泛闪罐,闪罐声音要求清脆响亮,闪至罐底烫手为宜(约10 min);据情对局部进行着罐,3~5 min,以不起疱为度;着罐完毕对背部进行熨罐;每周操作2次,连续3月。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原始分=各个条目的分相加;转化分=[(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依据《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

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2组比较,如方差齐时采用配对t检验,如方差不齐时可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

3 结果

经3个月试验周期,脱落6例,脱落率为16.67%。脱落原因有急性发病(外伤、急性胃肠病)3例,因故(出差)自动退出3例。见表1。

4 讨论

阳虚体质的总体特征是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常见表现有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从一定程度上讲,阳气即是人体的正气,具有维持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防御外邪的侵袭,保持身体健康的作用。中医体质量表转化分的高低可以反映某种体质偏颇的轻重程度,本研究阳虚质受试者经“金钱豹疗法”3个月调整,转化分显著降低,平均分由51.36 降为42.48,说明“金钱豹”疗法具有良好的调整阳虚体质作用,明显改善阳虚质的偏颇程度,其作用机理与“金钱豹”疗法独特的手法和功效有关,究其机理有二:一是经穴选择。腹阴而背阳,“金钱豹疗法”选取人体背部阳脉,尤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有“阳经之海”之称谓,《十四经发挥》:“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属阳脉之海也。”有统率阳经和调节一身阳气的作用。足太阳经循于督脉两侧,为卫气之初始,张介宾谓:“平旦阴尽,卫气始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行于阳分……”,足太阳经统摄营卫,主表卫外,为六经之樊篱,因而具有防御功能。“金钱豹疗法”取两经进行广泛的火罐操作,并取“诸阳之会”(督脉、手足三阳、阳维脉)大椎穴进行着罐(3~5 min),会起到良好温经扶阳作用;二是温热力度。此法所用无水乙醇所产生的热度具有良好穿透力,酒精纱布每次均探至罐底,随闪罐时间延长(10 min左中),其热力越高,玻璃罐由渐温转热,以罐底烫手为度(此时罐沿温热,不会烫伤皮肤,且增加患者的适应性和舒适度),其温热力度高而持久,其他罐法无法与之比拟,会起到良好的温煦经脉,振奋阳气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收稿日期:201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