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种植密度对玉米J糯3号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种植密度对玉米J糯3号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J糯3号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呈上升趋势,但开花后高密度群体较低密群体衰减迅速,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在成熟期差异不大,表明低密度条件下玉米保绿性好;鲜穗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20 022.0 kg/hm2,商品穗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明显下降,商品穗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J糯3号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叶面积指数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8-0043-01

玉米种植密度因地力水平、生态条件、栽培措施以及耕种方式等不同存在差异,合理密植能使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1-2]。因此,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下研究J糯3号最适宜种植密度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该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J糯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的作用,以为J糯3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8年在济宁市农科院试验地进行。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小麦,产量7 500 kg/hm2左右。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27%,水解氮68 mg/kg,速效磷41 mg/kg,速效钾91 mg/kg。

1.2试验设计

试验按不同种植密度设4个处理,分别为3.0万株/hm2(A)、4.5万株/hm2(B)、6.0万株/hm2(C)、7.5万株/hm2(D)。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50 m2。等行距种植。6月18日采用人工等距穴播[3-4]。纯N、P2O5、K2O用量分别为330、195、180 kg/hm2;施有机肥37.5 t/hm2。

1.3调查内容

整个生育期对叶面积、株高、茎粗等性状进行测量,收获后小区测产,取代表性样品于室内考种[5-6]。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各处理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趋势,拔节后迅速增大,在开花期前后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衰减,成熟后其值仍较高。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最大时期略有不同,处理B、C、D叶面积指数在开花期达到峰值,而处理A出现在花后15 d。

对不同种植密度下J糯3号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进行研究发现(图1),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开花后高密度群体较低密群体衰减迅速。当种植密度增加到7.5万株/hm2时,成熟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较开花期显著下降,降幅达47%,表明高密度下群体和个体发展存在矛盾,其群体净同化率较低,这可能是影响产量增加的因素之一。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尽管玉米单株叶面积下降,但群体叶面积指数呈上升趋势,开花后高密度群体较低密群体衰减迅速。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在成熟期差异不大,表明低密度条件下玉米保绿性好。种植密度在4.5万~6.0万株/hm2时,鲜穗收获期茎秆保绿性相差不大,鲜穗收获后茎秆作青储饲料的利用价值高。

2.2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空秆率呈增加趋势,处理D空秆率最高,是处理C的3倍左右。双穗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A为10.3%,处理C仅为0.5%。穗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缩短,处理D较处理A短7.9 cm。秃尖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长,穗行数变化较小;穗粒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A为527.6粒,而处理D仅为368.5粒,减少了159.1粒,减幅为30.2%。鲜穗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处理C产量最大,为20 022.0 kg/hm2。商品穗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明显下降,处理A高达97.3%,处理D仅为73.5%,降幅达23.8个百分点。商品穗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处理C商品穗数量最多,为48 686.6穗/hm2,处理D为45 037.1穗/hm2,与处理B差别不明显。株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处理D为1.9 cm,比处理A减少0.5 cm,增加了倒伏和倒折风险。

3结论与讨论

J糯3号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但开花后高密度群体较低密群体叶面积指数衰减迅速,当种植密度增加至7.5万株/hm2时,成熟期群体叶面积指数比开花期下降了47%。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群体叶面积指数较高,但单位面积鲜穗产量和商品穗产量却较低,表明高密度群体的“源”虽然较大,但不利于群体和个体之间协调发展,其群体净同化率较低;而当种植密度由4.5万株/hm2增至6.0万株/hm2时,J糯3号即可构建较合理的群体结构,保障较高的玉米群体产量。综上所述,J糯3号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此时鲜穗和商品穗的产量表现可能最理想。

4参考文献

[1] 段巍巍,李慧玲,肖凯,等.密度对玉米光和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7,15(2):98-101.

[2] 孙锐,彭畅,丛艳霞,等.不同密度春玉米叶面积系数动态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8,16(4):61-65.

[3] 佟屏亚,程延年.玉米密度与产量因素关系的研究[J].北京农业科学,1995,13(1):23-25.

[4] 吴建明,梁 和,陆国盈,等.密度和肥料对高油玉米生理性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4):392-396.

[5] 刘武仁,刘凤成,冯艳春,等.玉米不同密度的生理指标研究[J].玉米科学,2004(S2):82-83,87.

[6] 田伟,宋忠利,田文灿.玉米新品种郑单958高产栽培密度技术效应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68-7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