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穿越学校之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穿越学校之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唉,人为啥要上学呢?”

“学知识呗!”

“那,我自己在家看看书、上上网,不也能学知识吗?”

“那不行!没有老师给你讲的话,你学不明白的!”

你向家长、老师提过这样的问题吗?家长、老师是这样回答你的吗?呵呵,不要紧。我们《百科探秘》的小编不会觉得你是因为很贪玩、很淘气才会提这种问题。相反,我们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人类为什么要“发明”学校这个场所?又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学知识?希望你在本期跟着我们“穿越”一下古今中外的学校之后,能够找到自己的答案哦。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上学”的?可以肯定的是,得先有了要学的东西,人们才会有学习的需要。在原始人的时代,打猎、采集野菜、生火取暖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知识”。然而,人们都是亲自动手、边干边学,而不会有专门的“打猎学校”来教你这些东西。

那么,什么知识是需要大家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解来学习的呢?答案是:文字。在人类发明了文字之后,才出现了专门的学校和教师。这是因为,文字是一套抽象、复杂的符号,需要一段时间来专心学习,你才能知道它们的含义。而在古代,能够掌握文字含义的人始终是少数,想识字的人,就必须向他们学习,让他们给自己讲解。这些人就成了最早的教师。慢慢地,想认字的人多了,大家找一个地方,一起请一个老师来教自己,这样就有了学校。

随着时间的流逝,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知识越来越多。它们就变成了学校里学习的内容。而不上学、不识字的人,就变成了“文盲”。于是,人类的历史就被改变了:有的人上学识字,成了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而另外一部分人没有上学识字,就无法了解这些知识和文化。从那时起,当人们渴求获得知识时,就要去寻找学校和教师,通过学习,见识到一个更加广阔、有趣的世界。

最早的学校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的学校。它们被称为“庠(xiáng)”、“校”和“序”。

你可不要以为,在这些学校里也是像今天一样,摆上一排排桌椅板凳,挂上一块黑板,然后由老师来领着你念课文。因为那时候,被发明出来的文字数量还很少,根本就编不成课文!作业嘛,就更没有了――别忘了,那时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是甲骨文,要是留作业的话,你就得找一堆骨头,拿刀子往上面刻着写,保险“写”不到十个字,就能累得你手腕子抽筋……那么,在这些学校里都教些啥呢?

其实,这些“学校”都是古代掌管礼仪的官员养老的地方。在那时,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也很少用到文字。而这些官员需要把国家的各种礼节、仪式的步骤记录下来,所以只有他们才认识文字。当他们老了的时候,就要把这些东西传授给年轻人。于是就在他们的住处招收一些贵族的孩子,教给他们礼仪知识。这,就是那时的“学校”啦。

孔子和私塾

前面说了,在最早的学校里学习的,都是皇室和贵族的孩子。因为只有他们长大之后,才需要用到那些礼仪知识。一般老百姓的孩子,小时候帮大人干活,长大了还是干活,根本用不上那些知识,所以也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上这样的“学校”了。

就这样,过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到了春秋时期,中国的“学校”也还是只收贵族的学生。在这时,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老师,他开始不分出身、身份、年龄,向所有的学生教授知识。这位老师,就是孔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是鲁国的贵族,从小到大,学习了很多礼仪、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当他年纪大了之后,他便开始四处漫游,招收弟子,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教授给他们。无论是平民百姓的孩子,还是贵族和富商的孩子,孔子对待他们都一视同仁。他赞赏那些勤奋好学的学生,批评懒惰贪玩的学生。并用自己亲身的言行来教育他们,应当做一个品德高尚、勤奋学习、谦虚善良的人。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中有很多人开始以他为榜样,也在家里招收学生,将孔子教给他们的知识和道理传授给更多的人。慢慢地,这种私人开设的学校越来越多,就变成了后来的“私塾(shú)”。很多读书人就在自己的家里办这种学校,教孩子们念书识字。大部分古代人小时候都是在这些私塾里开始学习的。

从义塾到学校

最开始孔子招学生的时候,他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所学传授出去,而不是挣钱,所以不怎么收学费。但到了后来,读书人办私塾,往往是因为找不到别的工作可以做,所以就需要收取一些学费,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这样,穷人家的孩子就又读不起书了。

怎么办呢?一些热心于做慈善的有钱人注意到了这件事,就由他们出钱,聘请老师,找一座大一点的房子,把孩子们集中起来,一起读书学习。通常在一个村庄里,有一所这样的学校就够用了。这样的学校,被叫做“义塾”,又叫“村学”。不用说,办这种学校当然是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在历史上,有很多人因为办学而受到百姓的感谢和爱戴,有时还会得到皇帝的奖励。

后来,西方的学校传到了中国。人们发现,西方的公共学校跟中国的村学非常相似,也是统一请老师,然后面向全体公民的孩子,不分贫富,统一招收学生。这样,有的村学经过改造,就变成了最早的现代学校。在新学校里,和过去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的内容。从背诵一本本的古书,变成了学习数学、自然科学、语文、外语等现代的知识。不过不管学习什么样的知识,要是你不努力、不动脑筋的话,肯定都是学不好的哦!

泥板学校

前面说的都是中国的学校,那么,外国的学校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嗯,这个就要说到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发源地――中东的两河流域了。在那里,苏美尔人最先发明了楔(xiē)形文字,这种用楔形木棍“写”在泥板上的文字,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符号。直到今天,考古学家还没有完全解读出它们的意义,看来,当年的苏美尔人学习它们时也不会很轻松吧?

比起学习楔形文字的“难度”来,当时的“上学”更是个体力活!学习的时候,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苇秆或木棒、骨棒做笔,把字刻在半干的泥板上。等泥板干了,“作业”也就写好了。课本呢,也都是一块一块的泥板组成的。幸好这些“课本”都是公用的,就放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就搬出来看;下了课再放回去。不然的话,背着这样的“课本”上下学,简直就要累死人嘛!

印度的“家校”

我们的近邻印度,在古代就有了发达的科学与文化。那时,由社会地位最高的婆罗门僧侣在家里开办学校,教授七八岁的儿童。他们入学时,要参加隆重的典礼,通过老师的考验,及格者才能进入老师的家中,开始长达十二年的学习。

他们学什么呢?原来,在印度有一本非常古老的经书,叫《吠(fèi)陀》。孩子们学习的主要就是这部经书中的内容。老师们认为,教授这本“圣书”是在为神效命,所以不收学费。不过,学生的父母还是要给老师一些丰厚的礼物,作为感谢。

在这些学校里,除了念书,学生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当乞丐要饭!天哪,太丢人了!难道印度人培养的都是“叫花子”?其实,在印度的传统里,这种行为被认为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让他们能够适应艰苦的环境,懂得食物来之不易,要珍惜每一碗饭、每一粒米,还要同情那些生活贫苦、真的吃不上饭的人们。

雅典的学园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而雅典文化更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雅典人认为一个人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发展,通俗点说,就是“德智体美”一个也不能少。

在雅典,男孩子7岁就进文法学校,开始学习读、写、算等简单的知识。从远古便保留下来的神话故事,传诵千古的荷马史诗,都是学校里的教学内容。之后还要学习音乐、体操等课程。特别是体育课,在那时可是地地道道的“主要科目”。大家在运动场上练习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不但可以锻炼出健康的身体,还可以养成勇于竞争、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经过了这些基础的学习之后,不少学生会选择到有学问的哲人家里,继续求学。大哲学家柏拉图,最初就是跟随老师苏格拉底学习,之后又开办了自己的“学园”,把知识和人生的哲理传授给更多的人。这种“学园”跟孔子的做法很相像呢!

教会学校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兴盛起来。在那时,一般的老百姓不识字没关系,但神职人员必须能够阅读用拉丁文写成的《圣经》。为了培养神父,教会就开始办学校。

由于这些教会学校不收钱,所以不少穷人便把孩子送到那里学习。学校主要传授的是拉丁文。之后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慢慢增加更深、更难的课程,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简称“七艺”。学成之后,大部分人便直接成为教会的僧侣,也算是有了一份学有所用的工作。

听上去虽然还不错,但麻烦的是,除了这种学校,当时你找不到别的学校来念书!有钱的贵族和商人,可以给自己的孩子请家庭教师,在家里教授他们知识。而老百姓的孩子,如果不上教会学校,就没有学习文化的机会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会讲授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陈旧。一些人开始开办新的学校,教授给人们更加符合实际、可以在生活中用到的知识。

寄宿学校

那么,像《哈利・波特》里的那种学校是什么时候有的呢?呵呵,其实在西方,早期的大部分学校都是住校的。因为西方的村镇与中国相比人口较少,不可能在每个村庄里都办一所学校。只能选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修建一所学校,然后让周围的学生到这里来学习。当然,要供应这么多学生的吃和住,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除了学生们交的学费之外,还有一些慈善机构,经常会向学校提供一些资金,作为资助。

在住校的学校里,虽然免去了来回上下学的辛苦,但在家呆惯了的孩子,突然离开爸爸妈妈,难免会感觉不适应。有的学校里规章制度特别严厉,这也不行、那也不让,真是让顽皮的孩子们吃了好多苦头!不过,跟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相处,也是一种难得的锻炼。如果你能像哈利那样,交到一辈子的好朋友,那就更是幸运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