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教版)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6分)

1.下列黑体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áo) 收敛(liǎn)

蝉蜕(tuì) 重荷(hé)

B.倜傥(dǎng)污秽(huì)

深邃(suì) 踌躇(chú)

C.炽(chì)痛 磐(pán)石

赫(hè)然 嗥(gāo)鸣

D.哽(gěng)咽 臃(yōng)肿

讪(shàn)笑 哺(bǔ)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眼花潦乱 叹为观止 变幻多姿 叱咤风云

B.息息相通 语无论次 坚持不懈 郑重其事

C.不可思议 梦寐以求 齐心胁力 略胜一筹

D.养精蓄锐 迫不及待 一尘不染 相得益彰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2分)

苦难的残疾人告诉我:“命运给了你一条崎岖不平的路,_____________;给了你一个碗,_____________;给了你永恒的夜晚,_____________。学会坚强吧!它比什么都珍贵。”

A.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

B.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

C.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

D.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4~7题。(17分)

美丽如初

刘璇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的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只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弟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融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4.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4分)

5.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4分)

6.第④段中说,“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5分)

7.(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一句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8~12题。(19分)

走出地平线

贾宝泉

记得少年时节,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

站在故乡的原野上向周遭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环本是重合着的,是天和地热吻时留下的唇痕。自己做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骥之辔了。反正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和憨拙的气力,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

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落在地平线上。及至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到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之于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越是诅恨它,就越要揣摩它。我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人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诅恨一个原来没有的事物,其实是在诅恨你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界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广大的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会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又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叫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谢忱了。

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于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

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坐在于茫茫星空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8.文中的“地平线”指什么?“走出地平线”有什么含义?(4分)

9.作者所说的“周遭的地平线”是怎样形成的?下面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3分)

A.地平线的形成,既有地理的原因,又有视觉和心理的原因。

B.地平线原来并没有,是一种视觉效果,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

C.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居高临下”,形成了地平线。

D.地平线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天和地这两个大圆自然重合的结果。

10.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两次写儿时追赶地平线有什么用意。(4分)

11.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12.为什么说“人,只有感到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下面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3分)

A.以地平线形成的“圈子”为喻,说明人是有局限的,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超越自我。

B.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局限性,然后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达到新的境界。

C.这个“圈子”是不确定的,随着视野的延展,“圈子”会扩大,但它永远存在。

D.自己“周遭的地平线”是一个“圈子”,认识到了它,才能突破心理上的地平线。

三、古诗词默写。(12分)

13.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春潮带雨晚来急, 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3)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各领数百年。(赵翼《论诗》)

(5)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6)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四、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4.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的词。(2分)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

③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④稍稍宾客其父()

1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7.填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用文中的原话回答下列问题。(2分)

①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转变了学习态度,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学有成效?

②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

19.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认为一个人的成才主要是靠先天条件,还是靠后天勤奋?说说你的观点和理解。(2分)

五、语言训练。(4分)

20.仿照画线句子的表达,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们在不同的领域中实践着自己的追求,施展着自己的才华:献身科学的,探索着大自然的谜;热衷文学的,编织着人生的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50分)

2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美好的期盼。我们期盼学业的进步与成功,期盼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期盼家人的幸福与安康,期盼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请以“期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卷面整洁;③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见本期第3版)

【比较阅读参考答案】

《登上南极的第一天》

1.因为“我”抬头看到了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这里的“家”是指祖国。

2.“它们”指贼鸥。回答第二问言之成理即可。

3.言之成理即可。

《科学探险的壮举》

1.行进吃食体力消耗通讯联络

2.我们我 四、五、六

3.因为暴风雪太大,不是吹走了,就是埋了。如第二段中“疯狂的暴风雪打在脸上……”,第七段中“因为暴风雪太大……有电台也没有用”等语句都说明了这一原因。

4.略。

【语法小锦囊参考答案】

(1)赞赏 接过来 谢谢

(2)穿上 是 纪念

(3)有 应该 责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1.D2.D3.B

二、(一)4.安静平和(能答出“宁静”即可);展示人物活动环境的特点,衬托母亲的美好形象。5.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做不到。(大意对即可)6.(因为已经长大而独立)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大意对或言之成理即可)7.(1)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2)因为那些夜晚月色美、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二)8.“地平线”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走出地平线”就是跳出自己的圈子,“冲破思想的牢笼”,“扩展自己的襟怀”。9.D 10.说明地平线是一种心理“视感”,是一个功与过的双面体,不断地超越它,就会不断地进步。11.略。12.C

三、13.(1)野渡无人舟自横 (2)青草池塘处处蛙 (3)正是江南好风景 (4)江山代有才人出(5)竹中窥落日 (6)明月来相照

四、14.①只是 ②到 ③邻居 ④以宾客之礼相待15.C 16.①你现在掌权管事,不能不学习呀! ②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已不再是原来吴下的那个阿蒙了。17.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18.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19.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五、20.示例:迷恋艺术的,塑造着生活的美。

六、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