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高校“两课”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高校“两课”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的历史时期,由于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劲渗透、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刻影响以及大众文化世俗功利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中存在着淡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

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教育 建设

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高校已成为多元文化交汇的前沿地带,各种思想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它使高校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使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重大的冲击。不少学生在对待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方面,相信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对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产生怀疑,认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主张,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的学生对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地位的认同度在减弱,盲目崇拜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从而回避和淡化政治是非,或者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缺乏政治的敏锐性和鉴别力。试问,如果我们的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连信仰都没有了,我们的教育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我们还谈何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演变就是有力证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必须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一个没有军事实力的国家,难免一打就败;而一个没有意识形态防线的国家则会不打自败。

一、高校大学生中出现淡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因

1.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劲渗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文化通过影视、书刊、网络等途径潮水般地汹涌而来,它们往往极力渲染西方政治制度和社会方式的优越性和不可超越性,以意识形态多元化、意识形态虚假化或隐或现地削弱、贬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由此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冷漠和排拒。

2.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刻影响。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调整的深刻变化时期,种种变化导致人们对过去较为统一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由认同走向迷惑或质疑,由此产生了思想观念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这些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到高校中来,从而导致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产生较大的冲击和消解。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化,整个社会显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矛盾和冲突逐步凸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无疑是社会不公的加剧和腐败现象的蔓延,这也直接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对于我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认识和理解,出现模糊化和离心力不断增加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效果。

3.大众文化世俗功利性的负面影响。随着大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高效结盟,使得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出现了畸形膨胀的趋势。其结果是经济的发展无法掩盖精神的贫乏和道德的颓废,一味追求感官的享乐、低俗的时尚堵塞了对理想和高雅文化的追求。这种负面影响折射到大学校园,势必导致大学生重视当下感受、关注个人利益、推崇享乐主义、忽视人之为人的崇高性、神圣性和超越性,不愿追问或者无力追问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让模式化、情感化的娱乐享受取代应有的道德追求和理性思考,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所主导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理想产生拒斥心理。

此外,国际上不同意识形态之争,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兴衰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态度,部分大学生甚至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丧失了信心。

二、“两课”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建设中的措施

1.“两课”教育理念应有新的转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致使我们的教育质量观存在着“重技术教育”轻“价值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早在1967年,哈贝马斯在《民主体制中的大学-大学的民主化》一文中,就曾针对当时欧美国家大学日益滋生的功利之风指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决不仅仅是为了给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知识。大学教育还应该包括其他三个项目,即学生应具备某项事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外必须要的品质及制度;大学应该是一个培养该社会的文化传统的传播及发展的地方。科学及技术当然是文化的一部分,但除了它们之外文化还包括其它的东西,像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

2.要求“两课”教师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市场经济在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不小的冲击。正如有位学者所指出:“追逐金钱的活动,在中国从未形成这样的一种全民参预、铺天盖地、来势汹汹的金钱潮;对金钱意义的张扬,也从来没有达到这样一种藐视任何道德法则的地步。在这10多年商品大潮的强力冲击下,商品拜物教观念已渗透到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意识深处,以致教养、文化水准很不相同的社会各阶层,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其行为方式之不道德在本质上竟没有多大的差别。” 于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激情慢慢被金钱所窒息,职业价值和奉献精神渐渐被物欲所浸染,职业精神、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正在日渐消逝。高校“两课”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仅极大地危害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专业素质提高和个人发展;而且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教师职业道德缺乏、教学人员流失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也使学生难以获得全面发展,必将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力量,影响到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要求“两课”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实践早已证明,在“两课”教学中,空洞的纯粹的理论说教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对学生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它早就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本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两课”教学中,讲清楚基本的理论是必要的,但理论的讲述绝不能采取纯说教的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强化实践的功能,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4.“两课”教师要不定期地进行教学调研,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沟通、互动的建设,加强高校的网路平台的建设。现实中“两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缺乏深入、准确的了解,因而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对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不够深入,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吸引力,使“两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也就更谈不上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了。因此为提高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更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握、引导学生的思想现状,就教师而言,应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也提高“两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两课”教学这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使其成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典范。要学马列、信马列、讲好马列。注意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动向,及时研究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环节,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旗帜鲜明,与学生一起,敢于研究探索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各领域的后备力量,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为之解决疑难,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两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一项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工作,是我们的良知所在、党性所在、事业所在、是党和人民的重托。

参考文献:

[1]黄元全:《“两课”教学必须加强针对性》,《思想研究》,2005.3。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3]刑永富、吕秋芳:《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3.1。

[4]肖 川:《教育的视界》,岳麓书社,2003.1。

张艳秋:延边大学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