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点反思中国大学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点反思中国大学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首先通过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次扩大人才队伍,最后提高人才质量。但根据社会反馈,社会对中国大学教育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的整体满意度并不高。究其原因,大学教育没有完全、科学地遵循大学生自身成长阶段的特点而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分析青少年在这一阶段的人格及成长特点,从而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反思。

【关键词】生命历程 人格发展 大学生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95-03

一 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正式步入社会的过渡场所,很多重要的社会化过程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大学教育的成效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在社会中得到检验。这种检验体现在两个层面:(1)个人层面,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是否真正能够承担起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以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等;(2)社会层面,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所学投入社会建设,是否可以利用大学期间的积累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聚焦各类新闻报道和现实观察,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前未能很好地进行社会融入,毕业后的生活未能达到预期水平等,由此产生了“读书无用论”或“大学无用论”。大学教育未能给予学生以充分的校外生活和工作准备,这些准备包括思想、知识、技能等方面。本文对为什么大学没有成为学生真正需要的社会化场所的原因进行剖析。

1.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大学扩招重量不重质。1999~2002年期间,政府采取了大学扩招政策,导致大学生数量和高等教育机会成倍增长。1990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为2063000人,2007年则为18848954人,17年间规模扩大了9倍。随着大学的扩招,中国学生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对提高国民文化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但盲目地扩大招生名额所带来的弊病也日益为全社会所共识。当教育机器所生产出来的大学生,仍然为统一规格的“产品”时,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就不难理解了。缺乏亮点和想象力的学生,缺乏创新,甚至连制造都难以顺利完成,更不用说成为国家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二,人文精神缺失和大学教育理念错位。如今快餐文化大行其道,追求名利和速成的社会风气使得身处校园的年轻人也越来越浮躁,传统文化缺失值得我们警惕。如果对本国文化理解缺乏透彻,在多元文化的大潮中会引起思想混乱,迷失方向和自我,并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对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想象。这些混乱的产生,与我国的大学教育理念的错位不无关系。受功利主义的浸染,浮躁的气息灌满“象牙塔”。

第三,培养方式及内容与学生和社会需求不对等。中国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学专业后,很多人发现自己不喜欢所学专业。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工作呈现部分脱节的状况,在学校期间,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只是大致有一个个人的角色期待,但到实际工作中,发现差距巨大。目前的大学教育缺乏实用性的导向,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是把知识束之高阁来仰视,而不是作为工具来学以致用。由于学生看不到所学知识的价值,由此产生了厌学和迷茫的情绪。出现了四年学习进入社会却发现自己远远不能匹配社会需要的状况。

2.大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笔者认为,大学生之所以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以及进入社会后的社会化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实践方式与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存在差距,即供需不对等。这种供需不对等涉及两个层面:(1)教育理念和教育提供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等,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能力之间存在更新速度的滞后性,从而导致了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出现延迟和自我怀疑;(2)教育实践和任务与大学生人格特点出现脱节,由于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导致出现了学生不愿上课,老师无法真正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学效果欠佳。

二 大学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供需矛盾分析

1.大学生成长的人格、心理和认知特点

在我国,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人群年龄一般在18~24岁之间,这一阶段贯穿青少年末期和成年早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大学期间是个性成熟阶段,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研究分析其自我意识和身心特点,可以与对我国现行普遍的大学教育模式进行匹配性分析,进而反思我国的大学教育。

第一,用埃里克森人生阶段理论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的人格进行剖析。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看,个体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具备不同的人格特点。埃里克森的人格即意指人的个性特征,即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应该依据各个阶段的人格特征开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埃里克森以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人格发展为核心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某一明确的心理社会任务有待完成,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冲突或者对立的情感,形成一对矛盾,矛盾的积极解决就能增强自我,并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而消极的解决就会削弱自我,使人格发展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心理社会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步入青年期的个体只有把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预期、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要求更主动地加以整合,从而对自己的本质、能力、理想等方面形成一种前后一致的意识,这样才能在青年期结束的时候建立起一种稳定的自我同一性,为有效地实现未来生活预定目标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否则就会形成“消极同一性”,即获得了一定社会文化环境所不予认可的角色。消极同一性的行为虽然使人反感,甚至受到群众的谴责和社会的惩罚,但归根到底,仍然是青年企图博得社会承认的一种努力。

第二,大学阶段的青少年身体、心理和认知行为特点。由于大学阶段跨越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故兼具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的身心和认知行为特点。

从身心特点方面来看,个体身体发育逐渐成熟,体形特征逐渐与成人接轨,随着第二性特征的成熟,开始步入青春期晚期,激素分泌呈上升趋势。由此带来个人的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和对异性认同的渴望。心理上会出现滞后发展和走向成熟两个趋势,受早期生命历程的影响(尤其是重大人生事件),个体心理成熟程度会出现分异化,这对于未来的社会融入至关重要。从认知行为方面来看,个体的思维得到了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且更有系统性、计划性,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对自身思维过程有更好的认识能力,思维开始向多角度发展(喜欢双关语和讽刺),并开始形成质疑精神。从交流方面来看,青少年运用比喻的能力增强,能运用逻辑思维组织观念,能够强调他们所说的重点,善于辩论。从行为上来看,个体开始寻求亲密感,开始进行进入社会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并思考选择职业及就业、经济独立、发展亲密关系、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等问题。

2.与大学生身心特点相匹配的需求分析

正是由于大学生具备上述人格特征、身心和认知特点,故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有其特殊的成长诉求。

第一,人格发展需求。从人格及自我统一性方面分析,大学生在这一阶段有明确的生命任务――社会化,在进行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诸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经历过的生命体验与现状的矛盾、对未来的期许与自身能力的矛盾等。为此,大学生需要通过知识的储备和辅导,能够对自身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在一定引导下形成对社会思想的正误判断,并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同一性,尽量避免或减轻自我混乱的影响。既要认清目前的社会状况,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各种能力和素质,又要认清自我,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逐渐实现未来期许与现状的统一,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第二,身体、心理发展需求。从身心特点分析,大学生需要多样化的运动方式,一方面以促进身体健康发育,为旺盛的精力提供合理积极的释放渠道;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运动及相关活动促进团队精神和健康交友意识的形成。由于心理上对异性的渴望,需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并安排相应的心理辅导,避免消极心理的产生。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特殊性,除了普遍化的教育管理,应该给予同学以个性化关照,由辅导老师帮助同学设置合理的人生目标,提供更多社会信息,减少个体的孤独无助感。

第三,认知发展需求。从认知行为方面分析,思维的发展使得大学生对具有思辨意义的活动感兴趣,需要能够锻炼思维能力的事物来满足潜意识的需要。大学生对教化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感到反感,并开始形成对权威的质疑和对社会的不满。这就需要在价值判断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其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思维能力,提高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把质疑能力深化为对现象的反思和对社会的深入思考。由于对交流的渴望,也应开展相应的活动促进正向发展,充分利用小组,进行小组学习、小组作业、小组辩论等方式,满流需求。此外,大学生像海绵一样,此阶段应该是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养分的时期,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社会技能的学习,实现好奇感和求知欲的满足,以形成自信,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大学教育与大学生身心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矛盾分析

从大学教育及理念的现状和大学生人格、身心、认知特点之间的匹配程度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以下三对主要矛盾。

第一,大学扩招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1990年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为206.3万人,2000年为556.1万人,2011年这一数字达到2308.5万人。由于高校扩招,20年来使得高校在校人数增长了近13倍,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并没有随之提高。1990~2011年,20年来我国教师人数只增长了3.5倍,1990年师生对应比为1∶5.2,2000年为1∶12,2011年为1∶16.6。“90后”这一代人普遍被社会称为有个性、自我意识强的一代,需要在精神和思维层面进行更多的师生互动,但以教师数量和质量为重要衡量标准的高校教育水平跟不上学生数量与需求的变化,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

第二,大学教育急于求成与人才培养(学生认知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据大学阶段的学生人格、心理及认知发展特点来看,这一阶段最需要的是广博学识的积累和健全人格的形成。2000年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裁并合校的浪潮,新校区和高楼的不断涌现成了学校之间相互攀比的筹码,对地区名校、全国名校、世界名校的追捧使得校园中充满浮躁的气息,各种社会功利思潮涌入校园,大学急于自身硬件建设,却忽视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人才建设,而不是对学生人力资源透支式的盲目开发。

第三,社会需求(自我同一性)与大学教育提供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从热门职业来看,2001年与2011年的十大热门行业相比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使得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的范围和内涵不断变化。我国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普遍存在盲目性,既不了解专业内容是什么,也不了解专业学成后能干什么、所从事工作的内容是什么。这一问题在大学阶段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学专业教育与社会相脱节,主要体现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自我同一性受到严重挑战。

三 建立符合大学生成长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大学教育培养模式

2014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27万,如此庞大的数字无论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对社会而言,都将造成巨大的压力。对社会而言,需要提供更完善的就业渠道和生存保障;对毕业生而言,则要具备更扎实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心态。在毕业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程中,高校既扮演着教官的角色,又起着管道和桥梁的作用,社会和学生的反馈是评价高校角色扮演成败的关键指标。因此,大学应以大学生成长阶段的人格、身心和认知特点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相应的教育和培养模式。

1.从大学生人格特点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这一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同一性的形成阶段,一方面应促进大学生人格独立,借此形成自我意识,这是打破当下千人一面、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局面的重要一步。在此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个性,又要避免走向偏激和极端自我。

在教学实践中,顺应学生期望得到认可的特点,充分给予信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高独立研究、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倡导的思路来启发学生,避免灌输教育。在促进学生自我判断的过程中提供信息和信心支持,以形成批判精神。同时,要关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不能一味地强调独立性而忽略引导学生建立合乎社会基本原则的价值观念。加强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对上述目标的完成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2.依据大学生身体、心理条件和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置

第一,从大学生身心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置。大学阶段个体的生理和身体发育逐渐走向成熟,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是获得亲密感、防止孤独感、注重情感发展的时期。这些需求的缺失可能引起个体的焦躁和空虚,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个人和社会问题。

对此,首先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基本诉求和压力来源,为问题的疏导明确思路;其次,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以集体文体活动和报告讲座为主,尤其要注重针对性。应该在了解大学生的基本诉求后,针锋相对地策划实施活动,如集体拓展、兴趣爱好小组、社团、情感疏导讲座、抗压能力训练讲座等;再次,进行个性化辅导。校园活动多是针对大众的,通常难以照顾到个体的特殊诉求,如今大学生个性化明显、性格迥异,针对那些对集体校园活动不感兴趣和通过集体活动不能化解心理等方面问题的学生应给予个性化关照,如建立定期交流制度,这依然对辅导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二,从大学生认知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置。根据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和课后教学。认知能力的提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书本知识的积累,二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前提是在人格上已经有所准备。根据个体思维快速发展这一特点,应使学生积累丰富的信息,充分调动思维的思辨性、多维性。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和完成课后作业,锻炼学生的角色扮演、团队分工合作、分析交流和换位思考等能力,促进个人获得亲密感和归属感,为从“个人”到“社会人”的过渡做好铺垫。

大学生理应参与到有意义的实践中去,通过亲身体验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解,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对理论的认识和思考,增加人生阅历。在实践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真正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和反思。但不可顾此失彼,大学阶段读书依然是主业,过了这段时间,很难再找到如此大规模的整块儿时间去进行知识获取。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教育应以学生的人格完善、专业学习和自我成长为本,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与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为大学生提供强大的思维武器,建立更完善的自我同一性,促进对社会需求和现实认识的深化。如通过教学制度安排,在大学前两年施行通识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对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提供更多空间促使大学生对未来和自我进行更深入的探索。重视人文教育,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尝试对现有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开设新专业。对现有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包括专业名称、课程安排、内容填充等。调整过程应多方参与,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捕捉专业最近研究和实践成果,补充到教学中来。

最后,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了解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明确对应职业的工作状况和所需要的实际工作技能,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传递;或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在理论结合现实方面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J].社会学研究,2010(3)

[3]李成龙.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欠缺与综合素质低下辩证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

[4]余祖伟.从埃里克森的青年期人格理论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广西高教研究,20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2014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727万[N].光明日报,20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