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教学新模式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教学新模式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正在进行的小学思品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小学思品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实施思品教学活动化顺应了这一改革要求。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化,要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首先要确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教育理念;其次要确立个性教育的理念,认识个性化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个性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潜能和培养特长;最后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生存能力强的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一、扮演角色,渗透认知目标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生动、典型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很自然地领悟到课文的道德认知目标。在多数老师眼里,学生在课堂上就应该两手抱臂,端坐如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他们听课的专心与投入。其实不然,因为孩子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的,过多约束,只会引来他们的反感,更别提什么思维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我曾在班中做过这样的一次调查: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喜爱什么样的上课形式?结果85%以上的同学喜欢像朋友似的温和可亲的老师;谈到上课形式,学生开始不大敢说,因为在他们眼里,上课就应该是正襟危坐,循规蹈矩,他们或许从没想过还会有别的上课方式。经我再三鼓励、启发,终于有一个同学胆怯地站起来,小声问:“老师,上课时可以不举手就发言吗?”我当即回答道:“完全可以”。听我这么一说,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老师,课堂上应该准许我们想怎么坐就怎么坐;位置最好也由我们自由选择;有些内容可以让我们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讲……了解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接下来我就大胆地开始尝试。 在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上下工夫,因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课堂上,我总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谈心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间没有了距离,沟通自然就容易多了。

二、引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批判吸收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发学生道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探究、剖析、批判,学生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或深入的辨别产生的感悟和体验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这样的道德认知是非常深刻而又支配学生行为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利用学生认知冲突,组织学生采用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激发兴趣、触动思维,促进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有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学校门口,一个陌生人对小宇说‘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你爸爸让我来接你’,问小宇能不能跟陌生人走,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的同学站在一边,不同意的同学站在另一边,从而形成了辩论赛场,在正反双方激烈的辩论中,学生受到启发,懂得了危险就在生活中,就在不假思索的麻痹大意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还有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组织开展了上网利与弊辩论赛,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充分认识上网的利与弊,最后进行引导,加深了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引导实践,以知促行

思品课教学的点睛之笔应在“行”上。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学生主动、愉快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深化认知,导之以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当今社会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自私自利心理倾向过重,对他人和社会无感恩之情。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另一方面让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除草劳动,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者的苦与乐,激发了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教育了学生要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培养了劳动技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自由、开放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提炼出属于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才有利于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