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活动中问题的有效设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究式学习是课堂教育教学程改革的重点,也是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但是当前探究活动的效果还不能让人满意。影响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以及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问题的有效设置是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问题要有探究性
下面以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探究题型为例来说明。
材料:我叫小芳(化名),今年14岁,两年前爸爸妈妈离婚后,我随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经常赌博,夜不归宿,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还经常无缘无故就打我,我的旧伤未好又添新伤……我求助于叔叔和奶奶,但他们的劝阻也无济于事。去年的一天,我下决心偷偷跑出家去找妈妈。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给你们(市妇联)写了这一封信,希望你们能够帮帮我,我要上法院告我爸爸。
案件的结果:今年2月17日,在妇联的帮助下,依靠市法律援助中心,母女俩一起上诉法庭,要求变更小芳的抚养关系,并由其前夫承担相应的抚养教育费,直至她独立生活为止,并最终胜诉。
针对材料有如下两种探究题型:
题型一:(1)小芳采用了哪些手段维权?结果怎么样?(2)通过小芳的案件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题型二:(1)结合材料说明,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2)结合材料说明两种不同的维权手段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两种不同的题型可以看出,尽管问题的答案基本相同,如果同一材料因问题引发的源头不同,问题的难度、探究的结果和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的动机、兴趣的程度也完全不同。从背景材料中可以引发不同的问题,但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题型一是从材料引出问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学生只有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材料,结合教学内容,经过思考、合作探究和交流才能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结论是多元的)。这种问题的设置强调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的过程以及思维的过程与方法,它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三维目标的要求。题型二是从教学内容中引发问题,学生可能不需要过多地分析材料,只要阅读教材就能回答。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思维方式和方法都不能反映出来,强调的主要是问题的结论。通过对比,明显看出题型一比题型二更有探究性。因此,引发的问题应该蕴含在材料与教学内容的密切联系之中。
二、问题的设置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
有一位老师在设计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时采用了以下材料和相应的探究问题:《公交车上的一幕》: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乘公交车去上班,运气不佳,没有座位。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那优雅的坐姿让我感到赏心悦目,也为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愉悦。不久,上来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站在我们身边。车子颠簸的厉害,那老爷爷一首紧紧抓住扶手,一手紧紧捏着拐杖,随着车子的颠簸不断摇晃着身体。不时碰到那位坐着的姑娘,时时叨念着“对不起,对不起”。只见她皱紧了眉头,急促地拍打着衣服,如见瘟神般的将身子闪开,一边说着“真倒霉”,一边将头转向窗外。
设置的问题:(1)她美吗?为什么?(2)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呢?(3)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一问和第二问分别体现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落实,属于有效的问题设置。但是第三个问题的表述不太恰当,不应该问学到了什么,而应该问明白了哪些道理?或者你得到哪些启示?这样设问不会局限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向,答案是多元的,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老师就应该给予肯定。问题的设置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尤其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最终目标。探究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学得到了什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因此通常使用“明白了哪些道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来表述问题,问题的目的、要求和形式都必须非常的明确。
三、问题的设置要关注全体学生
问题的设置在考虑学生整体水平的同时也要关注后进生和长期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设置一些浅显的问题,有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不要怕说错话,怕被瞧不起,鼓励学生大声、大胆地回答问题。如果一部分学生长期被边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和健康人格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