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群众舞蹈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群众舞蹈发展的现状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群众舞蹈也呈现出繁荣发展之势。伴随群众舞蹈的发展,产生了诸如地方特色缺失、参与群体单一、噪音扰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给出了一些解决策略,期待能有利于推动群众舞蹈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群众舞蹈;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02-01

我国有关舞蹈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便是对先民祭祀时载歌载舞场景的生动记载。由于舞蹈具有健美肢体、美化心灵、陶冶性情和团结群体等多重功效,它同样获得现代人的钟爱。从舞厅、迪厅遍布,到街头巷尾的广场舞蹈;从“迪斯科”的蔓延到“霹雳舞”风潮,从“街舞”的抢滩登陆到各种民间舞蹈盛会,新时代的舞蹈正以一种群体运动的姿态散发出独特魅力。

一、群众舞蹈的发展现状

本文所指的群众舞蹈便是在群众中组织进行,以群众为参与主体,以群众自娱自乐为目的的舞蹈活动。目前群众舞蹈主要由民间舞蹈、校园舞蹈、少儿舞蹈、广场舞蹈等门类构成。具有如下几个特性:1、表达情感的直接性。2、参与群体的大众性。3、功能的娱乐休闲性。4、参与人群的社区地域性。

1.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也称之为“土风舞”。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舞蹈多来源于古代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战争经历、图腾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现代生活中各种传统节日里人们表达欢喜之情的娱乐活动,有的则渗透了各种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的遗风。民间舞蹈的最大特点是自娱、即兴和稳定。

2.校园舞蹈。它的生存环境为各大校园,集体舞和交谊舞是校园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悠扬与欢快的乐曲声中,舞蹈成为年轻学子交流、结谊的最佳纽带,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追求高品质课余生活的最佳平台。目前,各级学校团委或学生社团组织均成立了自己的舞蹈、文艺团体组织,有专门的老师或学生负责管理与指导,创作和排练学生们自己喜爱的舞蹈,它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少儿舞蹈。它的参与群体为广大青少年,他们载歌载舞,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现少儿的生活。少儿舞蹈不仅是开展少儿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有效手段,更对促进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提高少儿的协调能力及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年轻的父母正是看中这一点,她们不遗余力将小孩送入各类社会舞蹈培训,催生了社会少儿舞蹈培训机构持续火爆。

4.广场舞蹈。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在县以上城市兴建了大量文化广场,掀起了我国的广场文化热潮。如今,广场文化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休闲娱乐处所。在广场文化中,广场舞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群众舞蹈的最大子系统,它以集体舞为表演形式、以简洁明快的舞蹈为表演内容。由于广场舞蹈集娱乐、表演与健身于一体,吸引了一大批市民的热情参与。如今,大到各大广场、小到街头巷尾甚至农舍的空地都成为了它的秀场。

二、我国群众舞蹈发展所面临的的问题

历史规律显示,大凡经济繁盛,国富民强,群众舞蹈便会呈现出繁荣发展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温饱得到解决之后,大众开始了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她们希望以乐观、积极、阳光的姿态将自己的生活点缀得健康、幸福、快乐,希望在现代文化中展示生命的韵律,获得自我审美价值和生活情趣,正是她们的积极参与,推动了我国群众舞蹈的蓬勃发展。当然,伴随群众舞蹈的发展,也滋生了一些问题。

(一)地方特色缺失

群众舞蹈来自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它不仅形象地描绘着各民族、各地域人们的风俗习惯,向人们诉说着民族的兴衰与时代的变迁,而且移默化地培养了人民大众的民族感情和历史自豪感。因此,群众舞蹈理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但是,目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舞蹈不尽如人意。比如不少群舞传播者过份依赖专业团体的编导,所编创群舞作品缺乏艺术个性和特点。不少编排者没有深入群众生活,不能准确把握群众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不能深层次地体悟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精髓,以至于所编创舞蹈不能深刻反映区域文化特质。这不仅削弱了群众舞蹈固有的地缘优势,而且不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参与群体单一

群众舞蹈的参与者来自于大众,但我国目前群众舞蹈的参与群体较为单一,尤其是广场舞蹈,参与群体多为中老年女性群体。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则在于年轻人忙于工作;二则现代媒体发达,她们更愿以此打发时光;第三,年轻人受家务羁绊,无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第四,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男性集体的内敛与含蓄,他们更愿意将棋、琴、书、画、武术等作为修身养性项目。

(三)扰民问题严重

近年来,有关广场舞蹈噪音扰民的报道常见诸报端,中国广播网2013年10月11日报道,河北昌平区史某因觉得在广场跳舞的人干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先朝天鸣枪,后放藏獒冲向跳舞人群;新文化报2013年9月15日报道,长春高新区富强小区一群老年人每晚在马路上扭秧歌,全然不顾身旁呼啸而过的大货车。究其原因,一是场地有限,别无他处;二是老人们认为人多目标大,车会让人;2014年3月1日,都市快报报道,温州新国光商住广场600户住户凑钱购置26万的“高音炮”击退广场舞大妈。不难看出,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正日益尖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其健康发展。

三、解决策略

群众舞蹈来自于大众,是一门兼容并蓄、紧跟时代步伐的艺术。大力发展群众舞蹈,对于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构筑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那么,在推动群众舞蹈的发展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要凸显地域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群众舞蹈来自人类社会实践,它不仅是人们审美、抒情和修身的一种方式,更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担负着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因此,群众舞蹈应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独特的民族个性。在群众舞蹈编排时应该邀请地方民族民间的专家参与,把地方民族文化元素(如:如傣族的“孔雀”、蒙古的“骑骏”、“雄鹰”、彝族的 “虎”等)融入到当代的群众舞蹈当中,形成地域与民族特色,防止全国上下群众舞蹈伴舞乐曲雷同,舞蹈肢体语言趋于同一的局面。

其次,要积极引导,吸引不同层次人群参与。目前,群众舞蹈的参与对象主要为少年儿童和中老年妇女。少年儿童主要参与社会舞蹈培训机构的学习,重大节庆日则参与各类演出活动。中老年群体则主要参与广场舞蹈活动。参与群众舞蹈的群体是比较单一的。针对这一现状,教育部门应当首先行动起来。我国教育部门倡导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成效并不显著,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依然疲于应付各科目考试。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便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音乐、舞蹈课程的开发、挖掘与利用不够,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音乐舞蹈课程的权重,真正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解脱出来。其次,政府、社区部门应多开班群众舞蹈学习班,并组织各级群众舞蹈的汇演、展演、比赛活动,同时吸收不同年龄层次的大众参与,以推动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

第三,针对目前广场舞蹈扰民事件频发这是现状。地方政府部门与社区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勇于担当责任。其一,积极兴建便民设施,修建远离住宅小区的群众健身广场,让群众有适合的健身休闲场所。其二,各个社区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积极开展政策性引导工作,对群众舞蹈的音响响度,活动的地点时间作出政策性规定,尽量避免群众广场舞蹈扰民事件的产生与激发。当然,参与广场舞蹈的群众也可以利用现代先进技术避免扰民问题产生。比如,将现有大喇叭音响变为音频发射器,参与群众带上耳机或耳塞,这样既能愉快的参与群众舞蹈文化活动,又能有效避免扰民问题的产生。

本文为湖南理工学院科研课题结题成果(课题号:2012Y40)

参考文献:

[1]余钿钿.利用公共舞蹈资源,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J].群文天地,2011(06).

[2]陈利敏.社区舞蹈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大舞台,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