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族地区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刍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族地区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刍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民族地区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做了如下要求:评价学生阅读浅显古诗文,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大概理解诗文内容,古诗文不作为考试内容。因为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几乎没有学校愿意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据笔者对拉萨市区高中的调查,六所学校之中,有四所学校完全放弃了古诗文教学,其他两所学校中,一所学校的文科要求上古诗文,另一所学校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适当地在每期的汉语教材中选讲一两篇古诗文,所有的学校都不将古诗文列入考试或者考察范围。

轻视甚至放弃汉语古诗文教学,就其原因,源于教学中的功利观念。一是“指挥棒”效应,理由是现行的汉语课程标准没有将古诗文纳入汉语高考范围;二是从教学的客观实践来看,古诗文教学对民族学生来说确实存在一定难度。然而,民族地区的汉语古诗文教学确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全面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素养的教学功能和地位,决定了必须进行有效的古诗文教学。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首先要体现其首要性质即工具性,并兼顾人文性。汉语教学的宗旨是汉语课程致力于民族学生汉语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素质,是汉语教学的功能和终极目标。汉语基本素养指的是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素养。这其中重要一点是包括必要的汉语基本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初略地掌握古诗文知识,常识性地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不仅是体现汉语工具性的要求,即民族学生实际生活、工作的需要,也是其终身发展,培养多元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需要。

其次,学生汉语言文化常识过少是进行汉语古诗文教学的现实要求。在短视教学行为的影响下,学生对汉语文化内涵、古代文化常识、甚至简单的古汉语语法、名家名篇都缺乏大致的了解。一方面,这会影响学生对现当代文章的理解,《汉语》中很多现代文中涉及大量的古代文化知识。《为人民服务》中作者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财富》中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安平乐道、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雨中登泰山》中悠久的泰山文化,《最后一次讲演》文后关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人格的阐述,都离不开对古代文化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文综试卷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题目中。2008年对古代地理方位称谓的考察,2009年对五行的考察, 2011年对古代图书的分类方法(经史子集)的考察,以及散见于试卷中的文言文史料分析。2011年汉语高考试题中的选择题第18题对古代名家名句的考察,据小范围内不完全统计,失分率在90%以上,考生们只能望题兴叹,很少能正确作答。

那么,针对民族学生,如何实施符合学生实际、有特色的古诗文教学呢?

首先是以生为本,灵活使用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在使用教材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大胆地取舍,有选择地增减课文。五省藏区通用的《汉语》课本共六册,安排了五个单元的古诗文教学,计16课31篇。其中文16篇,诗词 15首。整体安排合理,很好地体现了学习文言文教学梯度性原则。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应使用教材,但不唯教材。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体现和实施《汉语课程标准》的范本,具体的教学实践还得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学情,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教学。比如第一册中《诗经》两首,因其涉及较强的艺术手法和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对民族学生来说,难于把握和理解,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可以略去不讲或者放在后面讲习。相反,老师可以把后面的较为简单的文章提前学习,也可以补充讲习如《捕蛇者说》、《三戒》等文章。在教学中还要区分难易梯度,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叙事性,写实性的诗文入手,逐渐过渡到学习要求较高的诗文,如议论文、哲理散文、赏析要求较高的诗歌。在刚进入高中时,可学习《卖油翁》、《狼》、《木兰诗》等稍经老师点拨就能明白的浅易文言文,等到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再学习如先秦诸子散文、先秦寓言、唐宋家的说理散文、《诗经》中的篇什。这样,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才不会发憷。

其次,重视学生对古诗文基础知识的了解,并适当渗透古汉语文化内容的教学。民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必要进行详尽的、系统的古诗文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但并不等于放弃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和大致掌握。相反,教师在指导学生接触和了解浅易的、难易适度的古诗文的同时,可以从实践中进行古诗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认知。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常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基本的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的了解以及简单的词类活用。在指导学习古诗文基础知识时,切忌贪多求快,脱离具体的文本来讲述抽象的理论知识。这样,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贮备,再辅之以适当的阅读,学生就能达到汉语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教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概内容”的目的。语言和文化是水融的关系,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因此,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有必要渗透古汉语文化教学,因为它们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姓名和称谓,包括人称姓名,谦称、敬称、贱称,人的名、字、号;(2)年龄的称谓;(3)地理、官职以及简单的宗法礼俗,可以重点突出尊卑和忌讳;(4)简单的历法知识,如纪年的方法,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的有自己特色的古诗文基础和古代文化常识读本,这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校本研究的课题之一。

再者,提倡学以致用,把古诗文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收集整理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成语,以及沿用至今的古代文化常识等,比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言警句;“任重道远”、“翻云覆雨”、“黔驴技穷”等成语;对父母、妻子、子女的敬称和干支纪年等文化常识。并根据学生的收集情况,利用课前3分钟让学生来讲述这些成语、名言警句和文化常识的含义和运用方法。然后由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能较为妥当地运用,逐步做到能正确使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享受了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总之,民族地区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不能因不进行考试而一弃了之,而应从培养学生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出发,根据学生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作者单位:自治区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