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雅各布教授:传统中医学的守望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雅各布教授:传统中医学的守望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作为祖国瑰宝的传统中医学,拥有资深执业与研究水平的黄雅各布教授始终是一位积极的承担者。从踏入中医学大门起,他就从未离开过这一领域,欣欣然陶醉其中,吮吸着古学精华,坚定地走在纾解病痛、服务民众以及传道授业的路途中。仁心仁术,令人肃然起敬。

为了推动传统中医学的发展,他更是积极服务业界,担负着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委员及中医组主席等要职,为中医学逐步走向专业化与正规化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而在面对荣誉时,这位谦和的长者却是那么澹然。他说自己一直承担的是祖国传统中医学的守望者之责,希冀于精髓传承中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不仅要成为广大炎黄子孙的医者,更要服务于整个人类的健康事业。

结情中医坚守执着

黄雅各布教授祖籍广东番禺,出生在香港。小时逢日军入侵,香港沦陷,于是他与家人一起逃难到内地,随后在上海念完小学与中学课程,并在1958年被录入现今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医疗)专业,至1964年毕业,成为很早一批拥有专业学历的中医师。不久,国家出台政策许可出生在香港的人士回到香港,于是在1981年初,黄雅各布教授经申请回到了香港。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处于港英政府统治下,传统中医学不被重视,大陆文凭更是受到歧视,因此很多专业中医师不得不转行从事其它领域。但黄雅各布医师却是幸运的一位,刚到香港不久即开办了自己的中医诊所,并且一直兢兢业业地耕耘在传统医学道路上,可谓是一位单纯而又执着的医者。

当谈及这些时,黄雅各布教授总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他常言是得他人相助,才会如此幸运。其实,这“幸运”又何尝不是来自他那颗“仁心”呢?刚到香港时,黄雅各布医师就由一个朋友介绍给一名小孩看病。他介绍说:“当时这孩子患有支气管炎,服用了很多西药仍不见效。对于这类疾病,我们并不觉得特别,诊断后我给他开了三剂中药,服后病人觉得有效果。后来又加了几剂,服完后孩子的病很快就好了。于是她的父亲很是感激,这位外国人是位大律师,当时他就指点我怎样去办理执业程序,于是在1981年我的诊所就有商业登记了,到现在已二十八年了。”

除了在诊所中诊病针灸外,黄雅各布医师还开始教授学生。最初的三个弟子中一个是美国人,在香港中文大学念书,经人介绍过来跟其学习《黄帝内经》;另外一个是在加拿大修读完医学,再回港执业的医生,因为对中药、针灸很有兴趣,遂向其拜师学习;第三个是来自澳洲的医生。而谦和的黄雅各布医师亦表示,“不光是我将知识传授给他们,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并让我于中找到了教学之趣。”

1990年,在新华社香港分社的支持下,中医界成立了香港中医学会,黄雅各布医师不仅是组织法人,更担任监事长之职,一起推动中医地位的提升。后在1992年,黄医师有机会参加香港大学的中医课程教学,并在1996年接手担任香港大学课程统筹人,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开办了香港大学第一个针灸文凭课程,此文凭得到了香港社会的承认。于是在“97回归”后不久,他又被香港大学邀请担任副教授,领导开办中医课程,由针灸学拓展到骨伤科文凭、中医全科学士学位等,并在1999年于港大首创针灸硕士课程。现今,黄雅各布医师仍担任着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荣誉教授之职,在培育桃李的道路上执着奉献着。

不仅是在诊病与教学领域,在研究层面上,黄雅各布教授亦是做得卓有成效。前不久,他受邀前往美国参加2009世界中医药发展五洲论坛及研讨会,这是他第五次获邀出席。会上,他介绍了香港中医药管理架构,并《中西医互补治疗肺癌之探讨》,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赞赏,并受颁“杰出成就奖”。

从事中医行业这么多年,问及黄雅各布教授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他感慨地说:“自己从事中医事业越久,就越发感受到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与深奥含义。中医对我们炎黄子孙的健康医疗起着极大的作用,特别是现今我国人口众多,更离不开中医事业。所以我们为医者,应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放宽眼界,推动中医走向世界。”这正印证了他为五洲论坛所做的题词――“彰显岐黄术,迈向五大洲”,让传统中医学为炎黄子孙,更为整个人类的健康提供帮助。

服务业界传承祖学

1999年黄雅各布教授获香港特区政府委任为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委员,先是担任中医组属下注册事务小组主席。因工作出色,2005年后又被委任为整个中医组主席,在带领同业发展的道路上积极贡献。据他介绍,管理委员会分为中医组与中药组两大部分,其负责的中医组下辖注册事务、考试、纪律、中医学位课程评审等小组,负责对中医师注册资格进行考核,以推动业界进一步走向专业化与规范化。

对于一向较看重西医的香港社会,问及作为业界领导者的黄雅各布教授近几年中医发展情况时,他答道:“由于近几年香港中医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中医事业发展很快。回归时通过的《中医药条例》对于一百年来香港中医药存在的历史问题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过渡引导。在条例规定下成立的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担负起了监管中医中药的重任,作为中医组更是对于申请注册中医师资格做出了一套严格的规定,并且采取过渡方式接洽之前一直在执业的中医师继续从业。以在此过程中界定中医的专业地位,推动中医形成一个专业团体,从而提升其地位,进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目前,在条例规定下,香港已有注册中医5500余人,表列中医2800余人,队伍在逐渐壮大。”

另外,前不久,黄雅各布教授还获委任为香港健康与医疗发展谘询委员会非官方委员。据黄教授说,这个组织之前没有中医加入,他是首位加入的中医师。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是检讨和发展公营和私营医护发展模式以及制定长远的医疗融资方案,以推动医疗服务的完善。也正是因为黄雅各布教授为香港医疗行业做出了诸多贡献,2007年,行政长官曾荫权授予其荣誉勋章,对他之前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与褒扬。

当然,对于祖国传统医学,怀有沉重使命感与责任感的黄雅各布教授是时刻牵挂在心。他常说:“传统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为文化背景。如果对于中华文化没有深刻了解,那也很难理解中医的要义。这就如欣赏山水画与中华音乐时,没有文化背景做支撑,很难理解其中寓含的意境之美。”

但是对于现今业界出现的寻找一剂药方中的主药等现象,他认为这是有悖传统中医文化的。他以自己喜爱的音乐为例,“一剂药方就如一个交响乐团,美妙的旋律来自各种乐器的相互配合与集体表现。一剂药方的疗效是来自各味药物的整体配合,并不能单寻哪一种居主。”在今年出席加州针灸医师公会举办的活动上,他就与大家讨论了这个问题,并以香港理工大学周教授所做实验为基础,指出药物在煎煮之前的成分构成与煎煮之后的差别很大。因为在煎煮中,药物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更多的成分,而有些正是治疗某种疾病所急需的。另外,他还指出,药物的研制要遵循古训。也只有遵循古训才是正确的方法,否则有时走了很多弯路反而毫无效果。所以平时应多看古典医药典籍,温故而知新,从中领悟到传统中医学的魅力。而在传承祖学的道路上,黄雅各布教授一直将自己定位在“守望者“的位置上,并决心为中华传统医学“守”住真正的精髓。

音乐世界如痴如醉

平时,黄雅各布教授还酷爱音乐。他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钢琴与小提琴,十几岁开始练习男高音,因而现今虽已年过花甲,但声音依旧是铿锵有力。而当初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念书时,他还在校团委的支持下,被派送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了一年的音乐指挥,可说是专业出身。当初他就曾组织中医药大学演出歌剧《刘三姐》,负责组织乐队与合唱队,并现场担任指挥,获得了很高的评价。黄雅各布教授也笑着说:“如果那时不能念中医学的话,自己可能会在音乐上有所发展。”因而,对于音乐,他始终是满怀热爱,现在还保持每天听音乐的习惯,并且对于中国到外地的音乐演出总是特别关注,而奥地利维也纳每年举办的新年演唱会更是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其实,从他的身上,我们亦可以感受到一股艺术家的气质,流淌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黄雅各布教授的大儿子黄基恩博士传承了父亲的中医情怀,几年来与父亲一同在诊所服务。据黄雅各布教授介绍,儿子本来是台北医学大学药剂学学士毕业,后来自己希望他从事中医行业,所以鼓励他积极深造,儿子也很聪明,2002年就考获了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医学硕士(针灸学),并在去年获得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小儿子虽然主业是开办公司从事展览业务,但有空时,他也会主动到诊所帮忙,对于配药也是较为熟练。谈及孩子,黄雅各布教授显得非常欣慰。

其实,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的道路上,黄雅各布教授并非是一位墨守陈规之士,他只是希望古人智慧能在现今社会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而只要能看到祖国文化在广阔天地中成长壮大,他就心满意足了。

【人物简介】

黄雅各布先生,祖籍广东番禺,生于香港,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医疗)专业,香港注册中医师,多年来热衷推动香港中医专业的发展。现任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医组主席、香港健康与医疗发展谘询委员会非官方委员等公职,又受聘为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荣誉教授及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2007年获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授予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