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跨文化差异的环境中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跨文化差异的环境中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我都是在中国上的,无论我在哪里,学校总是教育要做个品德优良的人。可是不知怎么的,好像在同学们心中,“德”只是个做给老师看的东西。

当老师要求“德”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应该怎么表现,既要在老师面前挥汗如雨,又要争取不倒垃圾。要赢得老师的表扬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儿,只要你动动脑子,用心想一想老师的用意和目的,在老师眼里你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好学生。但在加拿大,老师看你品德好不好是有一定的根据的。老师通常会给你布置一些比较有难度的事儿去做,例如帮学校卖巧克力啦,每个学生都必须做40个小时的免费社区服务,为癌症患者筹款啦,等等。

在加拿大的学生圈子里面有两件事比较受欢迎,第一是体育,第二才是学习成绩。就连考大学的时候,人家都特别看重你的体育。如果你的体育特别好,会有很多大学要给你奖学金让你去那个大学。他们好像觉得体育好的人似乎也有一种特别不同于常人的能力。因此体育好的人特别在学生里受欢迎。如果你新认识一个人,别的不说,就光说你参加过什么什么体育校队,得过几次体育奖,别人就会对你另眼相看,好像你特别有能力似的。相反,如果你说你期末成绩单上有多少个满分,得过多少个数学奖,别人也会尊重你,可怜式的尊重,因为别人会觉得你挺可怜的,就为这么几个乏味的课程这么苦力地拼命而错过多少个美好的时光。

记得有一次,我有一个朋友跟我打电话的时候说她的一个朋友天天都在玩儿,从来都不关心他的学习,可是从来都没有不及格过。这点让我的朋友佩服得很。她说他特聪明,特了不起,在国外好像大家不特别看重学习成绩,似乎那只是一个不实际的衡量标准,没有哪个学生会特别去看重它。大家学习主要是为了毕业,为了家长。有些同学的家长居然也会不管孩子的成绩,他们说只要孩子Happy,其它就不太重要了。

在加拿大我的同学每个人都有一项比较拿手的技艺,例如排球、钢琴、游泳、篮球等等。大家都挺看重课外的东西,我们上课的时候经常有人请假去练习或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学习和其他的事比起来都是一样的分量,没有特别看重。白人小孩儿都觉得好像一般学习好的人都是书呆子,而其他好的人才是有能力的。虽然没有那么绝对,可有时候这一点还是体现得满有份量的。

在加拿大的华人有一个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习惯,那就是每一个中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第一,其他可以慢慢商量。反正不管你干什么,一定得把学习搞到最好。家长们好像从来都不考虑其他的方面的事儿,在他们眼中学习是惟一的东西。在开始的日子里,我还可以忍受,到了后来我和我妈妈之间就有了矛盾。我妈妈每天都给我布置如山一样的一堆作业,不止如此,她还时时刻刻地“提醒”我要好好学习、不要贪玩之类的。什么他们来这儿就是为了我,他们抛弃了国内的一切也是为了我。这样的话我觉得好像不太适合讲给小孩听.因为他们听过之后会觉得特别有压力,好像出去玩儿一会儿都是大逆不道的事儿。

加拿大的小孩儿一向都喜欢潮流的,因为街上到处都有时尚杂志,小孩看多了就会受影响。最近街上流行穿低腰喇叭裤和紧身的 TOP(一种吊带装)。当然我也不例外,我的衣柜里充满了这类型的衣服。我妈妈每天都会“教育”我.要我保持中国的传统,不要被北美的”垃圾文化”影响了。什么要注意形象,注意影响之类的话都出来了。我晕!难道一个人的所有都是从衣服上看出来的吗!加拿大人觉得怎样穿衣是一个人的自由,一个人有权力来决定他要穿什么和不穿什么,其他人无权干涉。因此他们穿衣服很随便,很多人都穿得特别大胆,别人都不会多看一眼的,因为这和他无关。相反中国家长特别在意孩子的装束和打扮。比如说太紧的不能穿,太漂亮的不能穿,腰太低的也不能穿。经过几年国外生活,我总结出一点经验每一个家教严的小孩的装束都差不多一样,一条半新的高腰牛仔裤,一件柔软的体恤,再加一双白色球鞋就没了。没有一点多余的饰物。

我知道穿得低调点。朴素点是一种好风格,可是穿得漂亮,有个性一点也不会坏到哪儿去!

记得我原来想染发,我苦口婆心地给我妈妈讲条件,希望她能够通融一下。可是不管我怎么说,怎么举例给她听,她就是不让我染。我一气之下,自己给自己染了发。妈妈回来后大发雷霆。嘿,你越不让我染我就越要染!

我8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个关于股市的活动,那段时间里我们学校挤掉了许多课来学习股市,最后一天居然停掉了一天的课来实习。我觉得这段经历特别有收获,让我知道了好多关于股市的事情。可是我妈妈又开始“教育”我了,说我要把眼光放在远大、正规的理想上,不要瞎折腾,我的天啊!类似这样,无论我参加什么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我妈妈总会交代我什么不要受眼前这点影响,目光要远点儿之类的话。

我们身为第二代移民,如果不和我们的家长,第一代移民发生文化冲突,观念冲突,才叫奇怪呢。不要说我们这一代怎么这么奉运,居然这么小的年纪就来得了国外。说实话,像我们这样的第二代移民其实挺难的。我们一方面要想办法迎合家长的期望,另一方面又要想办法融入加拿大的社会潮流。既要花时间学习,又要挤时间去玩儿。既要在家长面前扮乖乖女,又要在朋友面前装酷。哎,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才能放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