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进行高中语文诗词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进行高中语文诗词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词鉴赏是一项高雅的活动,应该是感受理解与理性评判相结合。在诗词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到诗词的美妙天地。理性评判应该建立在感性体悟的基础之上。学生真切体会了诗词意境后,教师可适当地点拨,然后尽可能由学生自己作出理性评判。

1.从分析诗词意象入手,明确课堂教学思路。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经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显然,在他看来,阅读理解要从理清思路入手。诗词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但是诗词又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语言有跳跃性,表意比较含蓄。学生在感受上最容易触摸的恐怕只有诗词中的意象了。意象是诗词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分析诗词要从分析意象入手。教师可根据诗词结构脉络或者感情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领略诗词的意境。

在理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诗歌的第二、三、四、五节重点写了哪些意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些意象所在小节描写的画面。”学生稍微思考就可以回答。这四节写得很美,分别主要写了金柳、水草、清潭、星辉四种意象。我接着追问:为什么写得这么美?大家讨论后觉得,这四种意象代表了徐志摩的一种理想。我紧接着让学生比较阅读第一节和第六、七节,重点思考:“诗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为什么又‘不能放歌’”?通过这些问题的指引,学生一步步理解了诗人离别康桥时的苍凉和无奈。在此基础上,我补充了一些诗歌的背景材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在此基础上认识徐志摩。

2.课外诵读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对学习诗词非常重要。除了教材上要求背诵的篇目外,教师可利用早读的时间,适当增加一些篇目。在上完的《沁园春・长沙》后,我增加了的《清平乐・六盘山》《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卜算子・咏梅》《七律・人民占领南京》等,让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诗词,感受一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壮志豪情。一个阶段背完后,让学生谈谈对这些诗词的感受,在班上交流。从高一到高三,我让学生补充诵读了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家的主要诗词,做到“诵读一家,了解一家”。不仅仅限于诵读诗词,还要通过一个作者的几首诗词的诵读,了解这个作者的诗词风格。

背诵是很辛苦的事情,有的学生很快就能背诵,但是很快就忘记了。所以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外,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巩固背诵成果。教师可教给学生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白“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使学生愉快的学习,科学地记忆。这些对提高学生诗词的诵读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3.组织活动,让学生真心爱诗词。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适当组织一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可以主办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在诵读之后相互评点。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尝试着写诗词。

高一新生的语文练习册中有这样一道题:

仿照下面的《泥土》,创作一首诗。

不要老把自己看成是金子/那样时刻会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看成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我让学生尝试着写,学生多选择了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的事物如石子、蜡烛、小草等来写。我先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然后给学生分析了其中的一部分优秀小诗,指出它们的共性:虽然篇幅短小,但都表达了甘愿平凡、低调做人的思想。我进一步告诉学生,只要做有心人,可以把诗歌写得更好。

这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诗词的领域不再神秘,诗词的巅峰是可以攀登的。

4.加强对诗词基础知识和发展脉络等内容的教学。

有这样一道高考题: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①处处春光好 ②一代园丁乐

第二题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显然,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诗歌和对联的对仗能力。虽然不乏优秀的答案,但是还有很多学生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由此可见,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教师在教学古典诗词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押韵、对仗等基本知识的传授。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六朝古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主要是诗史。人们将中国古代诗歌喻为一条灿烂的银河。我们要结合具体诗词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词发展的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词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整体的认识。我们常说的“文史不分家”,在对诗歌源流的认识上体现得最为充分。这样,有助于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原则鉴赏诗歌。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当成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来完成。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只要能够让学生真心喜欢诗词,实在享受到学习诗词的乐趣,那就是成功的诗词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城头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