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与资金洼地效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与资金洼地效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筹措经济发展资金,是阳信县围绕“工业兴县、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提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近年来,经过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各金融机构逐步走出了“惧贷”、“惜贷”的尴尬境地,信贷投入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有效解决了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为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发展的综合承受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县域经济;金融生态环境;洼地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85-02

一、阳信县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从转变观念健全制度入手,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以滨阳燃化为代表的大项目入驻阳信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和财力状况,也吸引各商业银行展开贷款营销,纷纷增加信贷投资。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阳信县委县政府对本县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估,深入开展了以“优化金融生态、打造信用阳信”为主旨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阳信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阳信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阳信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办法》,进一步增强地方党政领导对金融生态环境的了解,提高其金融意识。人民银行牵头开展了“金融生态模范乡镇村”建设,各乡镇村、各金融机构与公检法部门建立起执行难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逃废债等不法行为,银行债权得到有效维护,努力营造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全县经济金融出现了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态势。2011年底,全县本外币贷款余额476 728万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352 118万元,增长2.83倍;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21 425万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400 015万元,增长1.81倍。经济金融的依存度明显增强,全县2006—2011年的金融深度(贷款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6.74%、27.52%、29.67%、39.29 %、43.43%、43.94%,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

2.搭建银政银企沟通平台,三者合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大。政府充分发挥沟通银政、银企的主渠道作用,为金融支持企业发展牵线搭桥。从2006年以来,阳信县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银企洽谈会,并组织金融部门和企业多次参加滨州银企洽谈会。经过银企双方共同努力,共签订合同、协议金额210亿元,资金到位率达98%。在此过程中,各金融机构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改善金融服务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开辟规范有效的银政、银企合作渠道,提出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信息,银政企合作日益制度化、有序化。

3.加快全县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不足问题,人民银行认真履行征信管理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将全县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全部接入企业征信系统,金融机构在查询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过程中提高了审查办理贷款的效率,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明显成效。全县已采集521户企业信用到人民银行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136家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验证的企业累计获得银行融资70 825万元。同时,积极开展创建信用镇(乡)、信用村、信用户、信用社区、信用企业活动,全县信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截至2011年底,已评定出“文明信用农户”43 210户,占全县农户数的38.84%,农户贷款余额147 416万元;评定出“文明信用村”693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0.86%。

4.不断增强的政府公信力,引导出日益浓厚的社会诚信文化。阳信县政府积极推行“言必行、行必果”的问责制,注重在打造诚信社会的同时,首先建设诚信政府,尤其是认真履行对金融部门的各项承诺,从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司法执法力度等多个角度,有效地维护了金融机构的利益。在此前提下,结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银行编印了《金融知识便民读本》,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重视培育社会公众诚信意识,全面树立诚信有价的社会思想观念。充分利用每年召开梨花会暨经贸洽谈会的有利时机,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积极营造建设“诚信阳信”浓厚舆论氛围。同时,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地区宣传和讲解征信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民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自觉性,切实提高的全社会的整体诚信水平。

二、当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仍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经济总量小,金融存量低。2011年,阳信县生产总值完成1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从2006年起年均增长13.3%,但GDP占全市的比重仅为6.32%,处在全省、全市下游;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占全市的比例为4.75%、3.93%,处在全市各县市(区)的最后位置;近几年虽然全县金融深度不断上升,但2011年金融深度仍落后全市22.72个百分点。

2.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符合金融支持的产业项目少。2011年阳信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8∶42.6∶39.6调整为18.1∶41.8∶40.1,但产业结构有待于继续优化调整,特别是金融、技术服务、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较慢;资源开发型和初级加工型的产业和产品多,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少;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所占比重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结构性因素导致区域内能获得金融支持的产业群体少,信贷投入不足与经济总量膨胀的矛盾比较突出。

3.贷款行业分布不均衡,信贷投放仍需增加。目前受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受到了进一步限制。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人民银行曾连续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率达到21%,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率达到17.5%,由此致使新增贷款量仍显不足。由于阳信县支柱企业少,企业群体小,有限的贷款新增量正逐渐向部分有市场、效益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及重点行业倾斜,但对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短期贷款投放量仍然偏少。这给最需要流动资金发展的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金融生态建设就是要塑造金融体系动态平衡的内外环境,强化金融业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生态功能,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提供资金融通、要素组合、信息引导等方面的有效支持。”从阳信县实际情况出发,要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就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努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金融支持。

1.加大宣传力度,使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深入人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集体参与。因此,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公民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职责,增强社会各界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支持,营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具体做法可以让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和目标考核范围;建立由地方人大负责的金融生态评估机制,发动人大代表乃及至广大群众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献计献策;动员各种媒体力量加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宣传,争取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建设和维护本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2.信贷调控应积极配合本区域的产业政策,增强经济金融的相互依存性。经济金融是唇齿关系、鱼水关系,因此不能孤立地谈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就应做好两者的结合文章,人民银行“窗口指导”方向要密切结合县域发展思路,并注意做好协调统一。分析阳信县目前经济发展现状,当前和今后应集中支持以滨阳燃化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以大联小、以大带小,辐射带动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加速膨胀,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群体。支持以甜高粱制燃料乙醇、生物柴油、龙福化纤为代表的绿色循环经济的推进和建设,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择优支持肉牛加工、家纺地毯、不锈钢制品、木器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增强配套带动能力,尽快形成聚集效应。积极支持发展油气化工、电子信息、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3.加强和改进地方党委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通过专项培训等手段,进一步增强基层党政干部的金融意识和金融法制观念,坚持用市场、法律的办法指导金融工作,形成有利于金融改革发展的政务环境和法制环境。经济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与监督,着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信息透明度,指导企业依照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财务制度,按照真实、合法、透明的要求,及时与银行沟通,形成融洽的银企关系。通过政府、银行、企业三者合一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保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最终达到金融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