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找准语文教学的支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找准语文教学的支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沉甸甸的事实摆在我们的眼前: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这是一个语文教师不容漠视的尴尬,而有生命力的精彩的课堂应具有哪些特征?语文教学还需要哪些内容来充实,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哪里,这均是我最近一直在苦思冥想的问题。我认为要上出一个合格精彩的语文课,必须找准每节课的支点,即把好每节课的脉,这是每节课的灵魂。

一、支点的特征

这个支点应该是个动态的存在。它可以是一节课中的核心问题或重点话题,它决定于教师、学生和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文本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必须经过读者个性化的阅历、积累、情感以及阅读理论和各方面修养的再构建,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所得,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时由师生共同构建的文本意义最终可能亦会超出文本和作者的原意。因此,当把课文的支撑点转化为师生双方对话的有效话题或中心问题。

二、支点应有的功能维度

1.尽可能地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内敛的情感。作为一堂课的支点,它必须能够直达该课文的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心情感,收到强烈的激发效果。它的设置应能够把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情感活动调动起来,很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譬如《石钟山记》中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就是设问:作者在什么情境下笑?他笑的内容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把课文化难为易,成为一个个阶梯性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无限接近文章的主旨,把陌生化的课文转为可轻易接受的文本,进行和谐的对话交流,成为成功课堂的契机。因此,一个好的支撑点一出就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思如泉涌,学生敢于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教师亦可以轻松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也才能够使师生互动找到恰当合理的依托。同时,对于每节课支撑点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挑战性。如果一个问题的提出毫无技术含量,没有一定的深度,没有一定的技巧,一般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必须站在很高的理论高度,熟练掌握语文高考能力要点,熟悉教材中的疑难点、关键点,善于发现文本中的问题,提起学生解读文本的兴趣。为此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必须技高一筹,只有师生对文本的理解存在差异性,距离化,这才会活跃课堂,否则课堂上就会尴尬。针对文本中的一般人或学生的错误解读,教师要能够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组织学生科学理性地研究。教师在解决文本时能够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这是一个成功支点的前提。

2.支点应是课堂教学的焦点和切入处。它应能突破低效无序公式化的教学状态,是优化课堂结构的有力依托。它犹如光学中的光源一样,由焦点向四处发散,一步步向前推进;又好像舞台上的明星一般,灯光聚焦,成为瞩目的焦点。正常来说,支点应是课堂的高潮所在,为支撑整个课堂的灵魂。作为切入点,它是一把解读文本的钥匙。语文教学支点往往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学生需凭借它来深入解读文本,教师要借助它来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本人,课前必须花大力气寻找这个支点,这是备课和授课的重中之重。它可以使得课堂的节奏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作为焦点,一般而言它就是该节课的重点难点,吸引师生的目光和注意力的集中,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当然,还包括了把学生个性化的不完全的不科学的结论进行整理归纳,使之规范化,成为相对准确的答案,让学生明白自己发言的价值,认识到自己的意见是整个答案的有机组成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态度。

3.支点的基础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上。课本教材就是我们上课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我们高效课堂的源头活水,任何时候都不应丢弃这一点,鉴于此,授课之前,教师必须深入课本,沉进去,做到对教材烂熟于心。具体而言,拿到文本时教师首要做的并不是直接参照参考书,或者直接到网上下载课件,这样会影响教师自身对教材重难点的判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仔细认真地解读文本,记下自己研究过程中的疑难点和启发点,弄懂文章的内容结构主旨,理解作者通过该文所要传达的信息,并思考如何把这信息以恰当有序的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教师初次的阅读体验和理论素养对于该文本的支点设置至关重要。对于有关材料,教师不要急于去全盘接受,而是要去粗取精,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吸收,把自己的理论视野扩大,厚实自己的基础,把认识能力进行大力提升,重新建构有趣高效的课堂预设和生成。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生成应该有一个准确而高效的支点,通过这支点,我们可以撬动松散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探索高效课堂教学做出一点实践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