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洪恩四主任中医师力敏穴椎针疗法临床举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18-01
【摘要】目的:介绍洪恩四主任中医师力敏穴椎针疗法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洪恩四主任中医师力敏穴椎针疗法治疗多种疾病。结果:在临床实践中,力敏穴椎针疗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力敏穴椎针疗法不仅能治疗局部软组织疾患,还能治疗内科疾患,不仅能治疗经络病症,还能治疗脏腑病症。椎针疗法是集针刺、点穴、刮痧与按摩为一体的自然疗法,因其无创伤,更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椎针;力敏穴;力敏穴椎针疗法;
力敏穴是指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人体体表某些部位对外界力量刺激表现出高度敏感的现象,这些部位的肌群常有条索状、结节状改变,对这些疾病反应部位所属的经络腧穴施行一定的力量刺激时,患者常有压痛、酸胀、按之快然感等力敏现象,且临床症状迅速或明显改善,我们把这种具有力敏效应的腧穴称为力敏穴。力敏穴伴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的转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在临床上具有诊断疾病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治疗疾病的最佳切入点。
1椎针针具
椎针是洪恩四主任中医师自制改良的椎针,采用合成材料按所需尺寸经车床整体切削制成形,刨光,表面光滑无毛刺,不损伤皮肤,分锤头及圆头两端。不刺入人体肌肤,仅在人体体表经络、腧穴施以一定力量手法操作以治疗疾病的新疗法,具有无创痛,无折针,无交叉感染,无脏腑损伤,病人无恐惧感的特点。
2治疗手法
治疗手法共有4种:(1)滑摩:用椎针的锤头在两个或多个穴位之间用一定的力度作纵向或横向来回滑行动作,是弱刺激手法,类似针刺手法中的沿皮刺手法,亦称为透穴。(2)旋揉:用椎针的圆头放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揉动作,是较弱的刺激手法,类似于针刺手法中的捻转手法,亦称为揉穴。(3)锤击:用椎针的锤头在经络或穴位上做连续或间歇的锤击动作,是最强的刺激手法,类似针刺手法中的捣针手法,亦称点穴。(4)冲压:用椎针的源头放在穴位上,连续或间歇地由外或向里施加压力,是强刺激手法,类似针刺手法中的提插手法,亦称为压穴。
3治疗
治疗时根据病症选取经穴和探查力敏穴,先在施术部位涂布万花油或其他油剂,起护肤作用,对油剂过敏者也可在操作部位垫敷一块薄软布料进行操作,手法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4典型案例
案例1:刘某某,男15岁,初三学生,因食后腹胀,乏力消瘦半年余,于2011年1月10日8:45就诊,患者于去年3月份打球后,暴食冰镇西瓜,出现呕吐、畏寒、发热,经治疗,呕吐及畏寒发热消失,但其后每于食后脘腹作胀,服吗丁啉后腹胀稍减轻,渐致形体消瘦,四肢乏力,曾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轻度),十二指肠扩张。B超示:肝、胆、脾、双肾均未见异常,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胃、十二指肠壅滞症,服用中西药无明显疗效。于2010年2月10日来我科就诊,症见:食后脘腹作胀,嗳气频作,按之腹软无痛,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白,纳食较少,夜寐欠安,常有头昏,大便每天2次,稍稀溏,舌质淡红,舌苔中心稍白厚,脉细滑。中医诊断:痞症,证属脾虚气滞:西医诊断:十二指肠壅滞症,浅表性胃炎(轻度)。治疗:先在施术部位涂布万花油,患者仰卧位,在腹部任脉鸠尾至中极诸穴连线及胃经不容至归来诸穴连线上,自上而下每相邻两穴之间做纵向滑摩各20次,再以任脉线为中线,在两条胃经线对称穴位之间作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旋揉各20次,然后使患者俯卧位,在背部督脉大椎至腰俞诸穴连线及膀胱经大杼至小肠俞诸穴连线上,自上而下每相邻两穴之间做纵向滑摩各20次,再以督脉线为中线,在两条膀胱经线对称穴位之间作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旋揉各20次,探及腹部及背部力敏穴,中脘、脾俞及胃俞附近压痛明显,施旋揉滑摩手法,由轻渐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10分钟。此法治疗一次,患者顿觉脘腹部轻松,腹部不适感顿消,当日中午饮食增多,连续治疗1疗程(10次),腹部及背部压痛不明显,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隔日1次,连续5次,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体重增加3公斤。
本案例属中医痞证范畴,与脾胃相关,痞证有虚有实,实证有寒气客胃和食积胃脘,虚证多因脾胃阳虚、中气下陷、运化无权、气机壅塞不通所致。治疗不论虚实均应以“通”为补。以“通”为补是有其理论依据的,“脾胃宜利而恶滞”,所谓利就是胃肠通畅,气机舒调。任脉为阴脉之海,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采用椎针在任脉及胃经多穴之间进行滑摩及旋揉手法,能健运脾胃,消食导滞;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之阳气,背部俞穴多分布在膀胱经,在此两经进行滑摩、旋揉疗能宣导阳气,以达到补火生土之目的,力敏穴为其经络阻滞不通之处,施旋揉滑摩手法,以令其散,经络自通,在选经选穴上,阴阳、前后、俞募相配,以调整阴阳,使脾升胃机调畅,则痞症自消。
病案2: 胡某某,女,54岁,因头项不适伴头昏欲呕十余天于2011年3月17日就诊,自感颈项酸胀头昏,抬头闭目则头昏减轻,转头时头昏加重,伴心悸欲呕,纳差,夜寐欠安,视物疲劳,四肢酸软乏力,二便自调,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脉细滑(曾在省城多家医院行手法推拿、牵引、中西药内服、局部外敷等多种疗法,症状未见减轻)。查体:颈4.5,5―6、6、7棘突后有压痛,向左转头试验(+)。颈椎X线片示:颈4―5.5~6钩突关节变尖。经颅多普勒检查示:双侧椎一基底动脉痉挛。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脾气亏虚,清阳不升;西医诊断:颈椎综合症(颈型合并椎动脉型)。遂用椎针治疗,先在施术部位涂以万花油:(1)风府―大椎穴:以左手拇指扣在后枕粗隆处,以保护哑门、风府穴,自上而下,于相邻椎体棘突间依次用锤头捶击10次,再横向及纵向滑摩各20次;(2)CI―Tl夹脊穴(双):用锤头穴各捶击10次,再横向及纵向滑摩各20次;(3)风池―肩井穴(双),天柱―肩中俞(双):用锤头每穴各捶次,再横向及纵向滑摩各20次;(4)探及颈椎旁力敏穴:颈夹脊及脾俞、胃俞附近酸困,按之快然,用圆头冲压旋揉15分钟。配穴于百会、四神聪,用椎针锤头每穴各捶击10次,前后左右滑摩10次;内关穴用圆头冲压20次,1次治疗完毕,患者颈项部不适感顿轻,颈项活动自如,头昏欲呕消失,视物顿感明亮,治疗1疗程(10次),患者颈项部不适感消失,无头昏欲呕、心悸等,颈椎旁压痛点基本消失,中断治疗,3月后回报其间未复发,随诊1年未再发作。
本案例属中医眩晕范畴,证属脾气亏虚,清阳不升。脾气亏虚,清阳不升则头昏;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四肢肌肉失其濡养故四肢疲软乏力;血不养心则心悸,肝血不足则视物易感疲,脾胃不和,胃失和降则欲呕纳差。颈项部为三阳之会,督脉循行所过,督脉“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因而在颈项部及背部施行椎针治疗,具有培补气血,通调督脉之气,而督脉为“阳脉之海”,有能调节全身诸阳经经气的作用,脾阳来复,气血生化有源,清阳即升,血行畅通,则诸症消失。
力敏穴锥针疗法是导师集多年临床经验创立的一种新疗法,以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为基础,临床治疗疾病时,辨证施治,结合力敏穴的存在和变化,灵活多变,故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且效果显著。因其不刺入人体肌肤,仅在人体体表经络、腧穴施以一定力量手法操作,无创痛,无折针,无交叉感染,无脏腑损伤,所以病人无恐惧感,极易病接受,是一种新的值得推广的中医绿色疗法。
作者单位 330006 江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部1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
(上接第314页)
3讨论
膝关节性关节炎又称膝关节关节病、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病或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等,是骨科临床上常见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2]。随着年龄的增加,膝关节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有文献报道,该病50岁后发病率则明显增高,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是男性的4-5倍[3]。该病的西医治疗往往以止痛消炎为主,但长期服用西药的效果不明显,且停药极易复发,目前很多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随着手术治疗费用的增加,使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逐渐加重,同时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4]。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有大量文献报道,使用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临床有效率均可达90%以上[5]。
由于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虚日久必然肝血不足[6],笔者认为肾,肝肾亏虚是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清痹汤以补益肝肾为主,强筋壮骨、活血通络、温经除湿为辅,根据不同患者调整主辅用药。由于此病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丹参、黄精等,起到益气活血止痛之功。对关节痛疼明显患者又加用桑寄生、蜂房和附片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关节肿痛明显时加用薏苡仁、土茯苓以健脾利湿。
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清痹汤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NO和MMP-3含量明显降低,症状功能评分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5%,复发率仅为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充分说明,此方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忠桥.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6):888-889.
[2] 季守贤,包洪,康英.清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2例[J].四川中医,2005,23(12):82-83
[3] 高云.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眭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73.
[4] 肖放军.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4):48-49.
[5] 张鹏.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837-1838.
[6] 喻伟强,吴华,杨为兵.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6):811-812.
作者单位:418200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