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怀从心开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怀从心开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

我班一女生小陈,由于被开水烫伤了背,放学排队时,书包只能拿在手里。我看见了,连忙叫后面的一位女同学帮她拿书包回家。

第二天,又见小陈手里拿着书包,没有一个同学帮助她。于是我说:“谁愿意帮助小陈拿书包?”这下,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第三天,班里还是没有人主动去帮助小陈。我想:难道每天都需要老师提醒才能去帮助别人吗?我心生一计,对同学们说:“现在,我们来比赛,找一找谁最需要帮助?”这时,同学们互相打量起来,终于,一个同学说:“我来帮助小陈拿书包吧!”我提高了嗓门,说:“这位同学善于发现,最先找到了需要帮助的同学。”

第四天晨间谈话时,我对前面几天排队出现的情况做了总结:“其实,每个同学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且每个同学都可以帮助别人。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我’可以帮谁的什么忙?好吗?”“好!”大家异口同声答道。

【反思】

我班作为“帮帮——棒棒”特色班,口号是“帮一帮别人,做最棒的自己!”但在学生中并没有形成一种积极帮助别人的氛围。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除非我指定几个同学去帮忙,否则学生都视而不见。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有什么起色。因此,我经常批评学生没有爱心,不愿帮助别人,太冷漠。

但从上述案例中,我恍然大悟。

第一次,当我发现有需要帮忙的学生,立刻就“指定”安排,而学生也只是单纯在完成任务,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帮助别人,因此根本无法真正确立“帮”与“被帮”的关系,甚至其他同学也并不认同这位学生的帮助行为。

第二次,我以提醒的方式来促发学生的帮助行为,但这样的帮助行为仅仅源于他人(我)的意图,并不是学生自己发现并自主表现出来的。而从“谁愿意”的简单问答中也可以看到,学生们并不是如我原先所想的那般冷漠,而是不具备主动“发现”的能力。

第三次,我让大家自己来找一找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并付诸行动。由此可见,我们成人看似很轻易就能找到需要帮助的人,但在孩子眼里却不容易。

第四次,我明确地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有了这一双“眼睛”,那么,孩子们就会轻易发现谁需要帮助,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如此,班级面貌将会大有改善,我班也就会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帮帮——棒棒”特色班。

【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要教孩子用心灵去认识世界,用心灵去了解人。而能用心灵感觉出别人情绪的儿童就会关怀人。”那么,如何让孩子能主动关怀人呢?

演一演,从心开始

关心、帮助他人就是自己心中装着别人,理解别人,在自己开心的同时也让别人开心。在小学低段,孩子们往往不知道去关怀什么和怎样去关怀,所以我尝试创设生活情境并以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关怀训练。情境可以是生活再现,也可以是两难问题。如“当我做错题被老师批评时,最需要什么”“当我被同学嘲笑时,最需要什么”“当我受委屈时,最需要什么”,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去揣摩,去体悟,并让学生充分交流,从而调动起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积极性。此外,我组织了“自己的好朋友最需要什么,悄悄地为他做一件事”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从关怀朋友开始,在班级里营造出了助人为乐的氛围。

做一做,“动”出心意

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班集体,我尤其重视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最光荣”是班级教育一贯的传统主题,除了每天的值日劳动、每周的大扫除,我还给同学们布置了家务劳动、社区服务等作业。让学生乐于为班级劳动,为家庭劳动,并在劳动中学会如何去关怀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帮助他人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不怕吃苦、不辍耕耘的优秀品质。可以说,劳动成为了学生关心他人、关爱集体、关怀家庭的重要途径。

说一说,沟通心灵

诺丁斯指出,“关怀”不是单向的动作和意愿的指向,通常包括两个主体:关怀者和被关怀者,而且关怀者与被关怀者是在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双向交流与互动的。因此,在关怀行为发生的同时,不仅是一个人的事,还应让被关怀者参与其中而作出积极的反应。

因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感恩的心”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感谢语来表达接受关怀后的体会并付诸行动。班级备有两本“爱心”日志本,一本的主题是“今天,你帮了吗”,主要让学生借助助人行为来树立自信心,并从中证明自己有关怀他人的能力;另一本是“今天,你被帮了吗”,主要是让学生从被关怀者的角度,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在每天的晨间谈话时真诚交流。这样的交流是开放的,人人都能参与其中,人人都浸润在被关怀的“海洋”里。一次,一个学生因与同桌发生口角,竟然一气之下跑回了家。于是,我打电话联系他,当时这位学生心里惶恐不安,意识到自己错了,担心要被批评。可我没有批评他,说:“你这样跑回家,老师和同学们都会担心,赶快回学校吧!”简单的一句话,使学生明显感受到了“被关怀”的温暖,安心返校。

(作者单位:嵊州市鹿山小学浙江嵊州 3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