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任务驱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探索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个关键点:设计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完善任务。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几年来的一些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任务驱动;建构主义;计算机教学;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职业类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课程。该课程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基础知识、Word、Excel、PowerPoint等内容,大部分是操作性极强的应用软件的应用。然而面对中等职业类学校的学生,要求他们在一学期内学完并达到全国计算机一级水平,有一定的难度。事实上,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原理等理论知识只需了解,要突出的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重点是熟练使用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对此,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摸索出淡化计算机理论知识,突出应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设计任务增进学习动力;以提出任务激发学习兴趣;以完成任务掌握学习过程;以完善任务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通过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精巧准备是设计任务的基础

首先要正确理解任务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的要求,是任务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务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通过具体任务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应先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并列出达到该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再设计任务,将其细化为一个个小任务,把各个知识点合理分布在任务中,通过这些小任务体现总目标。例如:在进行Word模块教学时,将其分为文档基本操作、文档编辑、字符格式设置、文档排版、表格制作、图形图片插入、页面设置七个知识点,我选择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几个实例,如电脑小报、课程表作为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达到学习上述知识点的目的。

设计任务难易程度要适当,太容易或太难都会影响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应该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也要注意由点及面、逐步推进,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从了解、熟悉、深入理解、掌握、运用等方面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任务”的知识点不宜过多,一般不能多于2~3个重点、难点,否则会因为任务过难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设计规模小而又容易完成的任务,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功的自豪感,他们才会有兴趣继续完成下一个“任务”,此时哪怕遇上点小“拦路虎”,他们也会兴味盎然地干下去。把任务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在学习图文混排时,学生比较感兴趣,老师可展示一样张,由学生按样张来完成,插入图片后,需要调整图片位置时,图片开始时往往移动不了;在改变图片大小时,不能按指定的尺寸来改变,为什么呢?这时可提示这二个问题:可在设置图片格式的版式、大小中寻求答案,经过对每一功能的尝试,设置图片环绕方式为“四周型”或“紧密型”,就能移动图片;先去掉图片格式大小选项卡中“锁定纵横比”和“相对原始图片大小”前面的钩,就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图片尺寸了,这样学生不仅对学习图片设置的其他功能非常渴望,而且实际应用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2激发兴趣是提出任务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任务的提出要富有趣味性。实践证明,让学生进行成功体验并领悟学有所用时,学生往往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运用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的教学时,首先考虑的是要发电子邮件,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第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该怎么申请邮箱?有了邮箱之后,信应该怎么写才能发送出去?照片和其他字处理文件又该如何和信一起发送?这又涉及到邮件附件的问题,那么学生具备这些知识了吗?如果没有,就形成了学习需要。有了学习需要,就促使学生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完成了知识建构。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还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在课堂外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摸索。例如,在指导学生做网页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用 FrontPage,有的学生用 Word;在处理图片时,有的学生用照片编辑器,有的用Photoshop,还有的喜欢使用Cool 3D等。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这样就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分层次教学和弹性教学。

3培养能力是完成任务的保证

学习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而能力是完成任务的保证,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方法上则可以灵活运用。对比较简单或单一的任务,学生可以采取自主学习方式完成。在讲“计算机病毒”这一节时,可布置学生到网上去找一个病毒,并完成下面几个作业:写出病毒的名称、病毒的传播途径、感染病毒后的症状、病毒破坏的对象、常用查杀的工具。最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把自己找到的病毒资料等公布出来,并归纳病毒的实质和特点。这样原来很枯燥的计算机病毒及防治内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交流讨论就完成了。

比较综合和难度较大的任务可以采取协作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团队之间的协作来完成。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特点决定了一个任务的完成不仅仅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需要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在PowerPoint教学中,我在讲授一些基本操作知识,让学生做2课时的基本操作实验后,在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后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12组,每组4人,有各自的分工。然后,我布置任务:(1)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主题,如“学校简介”、“五岳”、“江南园林”、“电影梦工厂”等的演示文稿;(2)不少于6张幻灯片;(3)每一张幻灯片有一个中心内容;(4)有文字、图片、艺术字等,并有不同的动画、幻灯片切换方式。四个人的分工为:甲负责总体策划,乙到网上搜索素材,丙、丁负责完成制作。学生为了完成小组的任务,成员之间可以对话、商讨、争论,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达到学习目标。

老师可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其他组共享,也可以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出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果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把那些课堂上并没有讲述的设计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包容能力,对提高专业知识、促进形成创新性思维、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4总结评估是完善任务的升华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教师主要是进行方法的引导,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所掌握的知识也会有所不同,容易造成教学知识点的疏漏,因而进行课堂或阶段性归纳总结是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总结规律,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巩固知识,全面掌握知识点,以达到教学目标。而对于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教师可采取点评学生作业或由学生讨论集体总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好的总结可以纠正本次任务的问题,激发学生下一次学习的兴趣,这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过程。一般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上述PowerPoint教学中,当学生完成了任务后,我挑选出几组同学的作品(尤其注意那些采用创新思路和方式制作的作品),对他们的设计成果进行展示,以鼓励创新。首先,由大家一起来评论优点,并推选组内一成员说明设计思路、主题、实现过程。然后,其他学生可进行质疑,或提出改进措施,还可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个阶段是学生最兴奋也最体现学生智慧与学习成效的时期,他们往往会提出一大堆问题和解决方案,使大家豁然开朗。当然,有时一个图片的摆放问题也要争论到底,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实时控制,将讨论导入主要矛盾方面,使课堂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最后,由教师总评,着重阐明可学习和借鉴之处,附带点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这样的分析与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与可圈可点之处,也指出了一些缺陷与有待改进的方面,在刺激学生积极性与增强信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学会谦虚谨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对于计算机应用课来说,“任务驱动法”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但是,“任务驱动法”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掌握技能的过程中缺少了理论的深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灵活地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使“计算机应用”这门基础课程的教学总是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 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高美真.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7(4):108-109.

[3] 刘宜生.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