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猿”到人的转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猿”到人的转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文章从“四会”展开论述,就发挥学生主体性谈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转变;主体性;思考;合作;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041-02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句话中的“劳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劳动,而是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笔者觉得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也要发生这样一个转变,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任学生,放手给我们的学生,发挥其主体性,笔者觉得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会思考、会表达、会合作、会激励。

1.会思考:作为教师应该提供有利条件,做出相应措施,培养学生会思考的能力;作为学生能够多配合教师,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心理学表明: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思维敏捷活跃,比较乐于接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学习。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氛围。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不是授以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点,而是培养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所以教师的教学重点之一应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要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的整体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学习知识。有人说,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好比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知识体系好比是一串串珍珠项链。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许多珠子,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把珠子串成项链。教师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获取知识、使用知识的方法。学生要做的是主动思考、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动脑习惯,提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讲到九年级全一册第十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时,“我国的富民政策是什么?”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先让学生充分思考,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第十课里面的措施。这是正确的需要肯定的,同时进行适当提示,还可以从政治、文化角度进行考虑,学生思维发生跳跃,通过思考可以想到有关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通过长期的训练,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学生学会思考,解决学习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2.会表达:笔者想教师与学生尽量能在和谐的氛围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真正实现统一。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平易近人,视学生为朋友,学生亦如此,敢于发表见解,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是对教师的第一个要求。但是在现实中,不少青少年学生存在着畏难、怕受挫折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尤其是对遇到困难时容易出现畏首畏尾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对学习存在困难、认识暂时还未“到位”的学生,也不能轻易批评,指责其“愚笨”、“反应慢”等等;对一些害羞心理重,知识基本功差的学生更要循循善诱,用亲切的话语启发学生,不断鼓励、暗示,还要善于“等待”,而当这些学生取得成功之后,还要及时加以肯定,以激发更大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这是对教师的第二个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对产生的知识出现分歧,教师应让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因势利导地组织讨论,在讨论的气氛中将分歧和难点、重点一一化解,否则,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是对教师的第三个要求。作为学生要发表、要敢于发表见解,这是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同时更是在锻炼自己的口才。如:讲到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讨论海因茨的行为与后果,到底是偷还是不偷,无论偷还是不偷,都会带来一定后果。假设我们是海因茨,该怎么办?这个时候需要同学们会表达,会有不同意见,也会有不同理由,教师需要肯定同学们的观点,激励他们发表不同见解。最后给这个故事编个完美结局,又需要同学们发挥想象,并很好的表达出来,“好心人捐款”“药剂师良心发现”等,既提高表达能力,又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会合作:现代师生关系强调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教师更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这样的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让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这里的“合作”,不仅是师生间的合作,而且是生生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生生间的合作。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有助于同学之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也有助于增进情感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如八年级上册第五课讲到“克服逆反心理”时,其中的“感悟”栏目提到“逆反心理带来哪些危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就“危害性”加深认识。分别从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其他方面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还有如第八课讲到“在责任中长大”时,其中“探究”栏目提到“有人说,责任对我们来说是负担;也有人说,责任是我们成人的动力,你是怎么认为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分正反两方:正方观点“责任对我们来说是负担”,反方观点“责任是我们成人的动力”,另外还设立两个“帮帮团”分别协助正方和反方。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可以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共享成果,从而进一步树立强烈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而且要学会合作的方法,培养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

4.会激励:早在4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就是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怕他们出错。教师可以从这样几方面作努力:第一,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作为教师,都容易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优点多的好学生。但殊不知,平凡的角落里有多少心灵也希望呵护,更希望得到激励,如果学生长期得不到激励,久而久之,易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我是一个坏孩子,我比别人笨,别人都不喜欢我。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并善于挖掘它们,使学生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我行,我能行,我肯定行”。第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要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如,让学生学好思想品德,就要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大事。了解这些,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是要培养学生大胆提问的精神,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对学生的提问、猜测都予以鼓励,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大的动力。最后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日常教学中,一般性的浅显问题可以不急于解答,而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既敢于解疑又能质疑。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鼓励他们争辩、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总之,要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进行实际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第三,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尔基说:“如果享受工作的乐趣,那么人生是天堂;如果工作是义务,那么人生就是地狱。”学习也是一样,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让学生生活在地狱之中。那么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爱因斯坦有言:“用富有独创性的传授方法教知识给人以快乐,这是教师最高超的技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在课堂上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笔者在讲授九年级全一册第六课《做守法公民》一课时出示一幅漫画并播放一段视频,有关“我爸是李刚”的主题。事件回放: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想到“怎么如此目无法纪”“这个人会这样呢”带着这些疑问,同学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正如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要流连于采集花朵并保存它们,你只需要向前走,因为鲜花会在你一路上自己不断地开放”。学生的学习更需要自身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化无意识为有意识,真正发生从“猿”到人的转变。教师只要引导和支持,相信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他们都会变得非常出色。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3]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