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明代传奇始末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对明清传奇的研究日渐兴起,传奇作为独特的一个剧种,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对明代传奇的渊源、发展、高潮和尾声做了一次详细的梳理。尤其是明代传奇的渊源,论述尤细,因为俗语说“万事开头难”,知其开头,对其以后的发展才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明传奇;南戏;《永乐大典》三种戏文 四大传奇;《琵琶记》;昆腔;《浣纱记》;汤显祖《牡丹亭》
一代学者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史》自序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在这里王国维把“为时既近,托体稍卑”的元杂剧列为一代文学,可谓石破天惊,极有见地。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风雨飘摇的时代,文人志士们不可能潜心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此对古典戏剧的研究一度停滞在王国维所立的“里程碑”——元剧这个阶段。而中国的戏剧在元杂剧之后另有一个新的巨变,那就是明代传奇。
一、传奇的渊源——南戏概况
“传奇”一词,最初是唐代文言小说的概称,后宋元戏文、金元杂剧也有称为“传奇”的,元钟嗣成《录鬼簿》分类标目题云“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这里的传奇其实就是元杂剧。直到明代,吕天成《曲品》卷上:“金元创名杂剧,国初演作传奇。杂剧北音,传奇南调。杂剧折惟四,唱惟一人;传奇折数多,唱必匀派。杂剧但摭一事颠末,其境促;传奇备述一人始终,其味长。无杂剧则孰开传奇之门?非传奇则未畅杂剧之趣也。”这里,吕天成定义“传奇”是与杂剧不同的长篇戏曲的统称。但是明代南杂剧其实已经突破“四折一楔子”的规模,而且“剧中角色皆可司唱,并有轮唱、分唱、对唱等演唱形式”①因此这种区分似乎不尽确切。另外,吕天成认为传奇源自杂剧,“无杂剧则孰开传奇之门?”这一观点则有谬误,因为传奇追根溯源起来其实从南戏而来,而南戏早于元杂剧,这是戏剧界公认的。
对于南戏的历史明人早有研究。祝允明(1460——1526)《猥谈》称:“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因为南戏“语多尘下”故而很快从温州蔓延到浙江其他地区。陆容(1436——1494)《菽园杂记》记载“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溪,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优者,曰‘戏文子弟’。”至今可见的南戏是20世纪20年代初在英国发现的《永乐大典》第13991卷,上有三种戏文《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这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文。南戏早于元杂剧,但其并未持续发展。随着北方的强势,随着元人的一统中国,北杂剧遂一统剧坛,长达一个世纪之久,而入明以后,元杂剧则如强弩之末,渐呈衰势。明传奇应运而生。
二、传奇的发生
元末明初,剧坛出现四颗耀眼新星,那就是四大南戏,同时也被称为四大传奇的“荆、刘、拜、杀”,黄文旸《曲海总目提要》评价:“元明以来,相传院本上乘,皆曰‘荆、刘、拜、杀’乐府家推此数种,以为高压群流。李开先、王世贞辈议论,亦大略如此。盖以其指事道情,能与人说话相似,不假词采绚饰,自然成韵,犹论文者谓西汉文能以文言道世事也。”这是一度沉寂的南戏的觉醒,也是南戏衍变为传奇的开始。为传奇入主中国剧坛拉开了帷幕。
正式登场的第一幕是高明的《琵琶记》。高明(约1305——1359)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登至正元年进士,历任庆元路推官,文行之名重于时。见方国珍来据庆元,避世于鄞之栎社,,以词曲自娱。”②《琵琶记》共42出,剧叙男主人公蔡伯喈在父母威逼之下辞别新婚妻子上京应考,考中状元之后,又在朝廷权贵的逼迫下与相府牛小姐成婚,被迫留在京城。另一方,他的新婚妻子赵五娘艰难地挑起了家庭重担,家乡受灾,赵五娘吃糠咽菜,侍奉公婆,公婆死后,她剪发安葬,并把老人临终前的容貌画下来背在背上,手抱琵琶,一路乞讨,上京寻夫。牛小姐知道事实后,甚为感动,主动接纳赵五娘,并跟从蔡伯喈回乡拜祭。皇帝得知此事,下旨旌表蔡伯喈、赵五娘、牛小姐,以及蔡伯喈已亡的父母。
《琵琶记》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广泛的赞誉。甚至当朝皇帝朱元璋看了之后也给与了高度评价:“《五经》《四书》如五谷,家家不可缺,高明《琵琶记》如珍羞百味,富贵家岂可缺耶!”徐渭评曰:“《琵琶》一书,纯是写怨。蔡母怨蔡公,蔡公怨儿子,赵氏怨夫婿,牛氏怨严亲,伯喈怨试、怨婚、怨及第,殆极乎怨之致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琵琶》有焉!”③徐渭甚至把《琵琶记》提升到了与诗同等的地步。汤显祖评论:“从头到尾,无一句快活话。读一篇《琵琶记》,胜读一部《离骚经》。”④则认为《琵琶记》可与《离骚》同观。
在“荆、刘、拜、杀”和《琵琶记》之后,传奇创作经历了一段较黯淡的时期。这段时间,传奇创作乏善可陈。多为劝善说教的伦理剧,如邱濬《伍伦全备记》、邵灿《香囊记》、沈鲸《双珠记》等等。但是到了明中叶,戏曲史上发生了一起惊天动地的大改革。那就是昆腔的改革。
三、昆腔的兴起
昆腔萌芽于唐代,成于元末明初,源起于江苏的昆山,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元末明初,江南名士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了明初,被正式称为“昆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
嘉靖年间,出现了一位著名的人物,他就是戏曲家魏良辅,别号尚泉,原籍江西南昌人,明代杰出的戏曲音乐家,迁居江苏太仓南码头。据载“魏良辅……生而审音,愤南曲之讹陋也,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比匀,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盖自有良辅,而南词音理,已极抽秘逞妍矣。”⑤一说魏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缕心南曲,足迹不下楼者十年。当是时,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押调,度为新声。疾徐高下清浊之数,一依本宫;取字齿唇间,跌换巧掇,恒以深邈助其凄唳。”⑥另据明末宋直方《琐闻录》记载,魏良辅在太仓结识了当地一位南曲专家——太仓卫百户过云适和从安徽寿县发配至太仓的弦索、北曲专家张野塘。经常前去请教,三人结为挚友。魏良辅在他们的协助下, 对流传于苏州民间的昆山腔进行改革,创造了“水磨调”。魏良辅新生腔既有南曲的柔媚婉转,又吸收了北曲慷慨激昂的唱腔。经魏良辅改良过的“昆山腔旋律细腻委婉,风格典雅,超尘脱俗,迅速流布大江南北,成为明代“四大声腔”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