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生态批评到环境批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生态批评是自90年代在北美诞生,短时间内就开始迅速向世界范围内扩展的一中新兴批评流派。劳伦斯・布依尔是美国生态批评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布依尔的生态批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大自然,而是还包括城市、人类等,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更确切的名词――环境批评。
关键词:生态批评 环境批评 环境无意识 地缘感
20世纪90年代初,生态批评成为一种文学批评流派,这之后它显示了持久的生命力,并涌现出了一大批非常有影响力的生态批评家和生态批评专著。考察生态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生态批评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如首先探索“生态诗学”的约瑟夫・密克,第一个提出“生态批评”概念的威廉・鲁克特,以及格伦・沃夫、安古斯・弗莱彻等。这其中美国著名生态批评学者劳伦斯・布依尔(Lawrence Buell)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连续出版了一系列生态批评专著,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逐渐成为了一位在西方生态批评领域中颇有影响的学者。他于2005年推出了其重要学术著作《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以别具一格的视角挑战了传统的生态批评概念。在此书中,布依尔首次将生态批评分为第一波浪潮和第二波浪潮,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第一波生态批评浪潮着重研究自然写作,关注非人类生命,亲近自然科学,疏远人文科学;第二波生态批评浪潮则着重自然与城市的对话,关注濒危人群与物种,批判工具理性主义,积极吸收人文科学的思想。”布依尔在此基础上给了第二波生态批评一个新的名称――“环境批评”(environmental criticism),这对生态批评是一个重大和必要的进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从生态批评到环境批评,术语的变更和转变其不可逆的趋势和原因。
一、文学的环境化转向――环境无意识
1972年,约瑟夫・密克在其专著《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第一次提出了“文学生态学”,他这样解释道,“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生物主题和关系研究。他同时是挖掘文学在人类生态学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的一种尝试”。而生态批评这一术语是1978年由威廉・鲁克特在他的论文《文学和生态学:生态批评实验》中创造的。鲁克特认为,生态批评指的是“把生态学和生态概念应用于文学研究”。此后谢里尔・格洛特菲尔蒂又提出一种更为成熟的定义,“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和自然环境之间大相互关系之间的学问”。正如女性主义批评从性别意识的视角审视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和掠夺,马克思主义批评从生产方式和阶级意识的角度抵制人的异化一样,生态批评研究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而其围绕的核心是一种对人对环境的责任感。
一般来说,文学理论都会考察作家、、读者、文本和世界的关系。传统的文学理论中“世界”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态批评则把世界的概念扩展到了整个生态圈,把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但是,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都有意识无意识的开始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文学研究和创作都开始向环境转向。
早期的生态文学作家从事的是一种自然写作,其写作成果被称为自然文学。自然写作的历史可以概括成这样一个故事:它企图通过巩固自然客体,来抢救和稳定在现代化面前硕果仅存的野生自然部分。他们封闭在自然的圈子内与世隔绝,大多对真实自然世界进行了密集而精确的再现,偶尔会加入部分虚拟的描写。他们主要的描写对象是自然环境,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梭罗的《瓦尔登湖》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学创作和研究的范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态――大自然,更开始关注城市环境,远郊环境等。生态危机问题不再只存在于大自然中。如瑞秋・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种用忧伤而抒情的笔调描述了一个的故事,美国中部曾经一个美丽热闹的小镇,但是现在草木枯萎,小鸟鱼虫不见踪影, 居民纷纷离奇死去, 而这一切都起源于一种被称作DDT的农药。所以生态问题已经不止存在于自然中,城镇中也会面临。近来的北方城市严重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关于“环境危机”的讨论也可以同样说明这个问题。
布伊尔因此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境无意识(environmental unconscious)。环境无意识饱含了一个悖论:一个文本个体,从生成到接受的任何阶段,都必须被看做包含着环境的内容,其每个阶段对环境性的编码和表达方式,与我们第一眼所能发现的相比总是更加广阔。这个悖论也是环境无意识的一个核心。
简而言之:“环境性”在无所不在,所有文学都可以归结为环境文学。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欲望的攀升,生态批评学者所谓的纯粹的自然已经越来越少,遍布地球的是经过人类改造和建构的“环境”。
布伊尔将环境分为了“非建构环境”和“建构环境”。非建构环境包括:动物 植物、阳光、水、空气。建构环境包括:城市景观、工业景观、远郊景观等。其实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一些传统上的非建构环境也逐渐变为建构环境。比如自然景点中充满了人工的栈道、石阶、凉亭,人工湖,栽植的荷花,已然从“自然”变成了“环境”。这个地球上还有哪个地方是被人类改造过呢?
二、从词源学看,environmental criticism比eco-criticism更适合
生态批评的对应英文词汇ecocriticism。eco这个前缀其中暗含这相当大的局限性,他的全称是ecology,其涵义还保留在自然而非“人为”环境的层面上,甚至特指生态学领域。生态批评这个名称意味着更多生态学层面的认知能力,比如生物学、动物学、气象学,但事实上是很多生态批评家并没有做到。以至于,生态批评在崭露头角时被怀疑论者污蔑为业余批评活动。美国生态批评家威廉・霍华斯首先提出了这一问题。事实上,生态批评家们的“生态”更倾向于美学、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而不是科学,这种倾向其实从一开始就存在,而且有不断的发展的趋向。而环境批评中的环境一词,其动词形式environ出自中世纪,《牛津英语词典》认为是指对人的环绕。名词environment的使用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环境”即围绕在人周围的各种事物,它成了更加物化和疏离的环绕物。这就极大的拓展了范围,它包括了动物 、植物、阳光、水、空气、土地、沙漠、海洋、人、城市雕塑、厂房、远郊景观等等。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来看,目前生态批评的研究范畴来看,显然“环境”比“生态”一词更加适合,布依尔在这方面显然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环境批评这一提法已经开始越来越多人关注,如生态批评的重要阵地――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已由美国北方一个区域的骚动发展成拥有上千名成员的组织,而其旗舰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宽泛的刊名就是很适应这种实际上更融合的概念,当前更是如此。
综上所述,生态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范围开始不断拓展,超越了生态一词,更倾向于环境。所以环境批评这一称呼适时而出,这更能准确的概括当今生态批评的特点和内容。虽然布依尔本人曾无不失落的说过,“生态批评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新颖术语,学术界对它跟更熟悉。因此在两个术语的争执中我注定要失败。实际上,我经常自称生态批评家,目的很简单,就是避免陷入交流困境。”但是我认为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环境批评”比“生态批评”更加适合目前的学术状况,当然这一转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参考文献:
[1]劳伦斯・布依尔,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
[2]王立、沈传河、岳庆云著,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
[3]张秀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新思路――评《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J].学术前沿,2008(10)
[4]方红,论劳伦斯・布依尔的环境文学批评理论[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
[5]李晓明,文学研究视野中环境的重新常宁市――评析劳伦斯・布依尔的生态批评话语[J] 学术论坛,2008(5)
[6]程相占、劳伦斯・布依尔 生态批评、城市环境、环境批评[J] 江苏大学学报,2010(9)
[7]韦清琦、劳伦斯・布依尔 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J] 文艺研究,2004(10)
作者简介:吴章娟(1987-),女,重庆市忠县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