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会计造假的分析与防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会计造假的分析与防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更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与复杂,会计造假问题也变得尤为严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会计造假的现象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做假账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复杂化、隐蔽化,对社会经济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而,对企业会计假的分析防范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会计信息 会计造假 防范

会计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更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会计造假的分析与防范问题是近些年才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出现破产即陷入财务困境的频率越来越高,因而对企业会计造假分析与防范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

一、企业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会计造假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甚至真实度都不复存在。针对会计信息造假现象,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究。

(一)委托制的缺陷

现代企业的典型特点就是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从而导致委托关系的产生。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经营者作为人,可以直接操纵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表编制,当双方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会为了追求自身的财富,通过会计造假制造虚假信息来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为了使自己的经营业绩更好看,显示自己的管理水平,获取高额的经济利益或得到升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会经常指使或暗示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进而导致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二)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不完备

我国目前还处在经济改革攻坚时期,会计法律法规及一些准则和政策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由于其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使许多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准则和制度规定的不严密、不明确进行会计利润操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可能影响到的相关方的利益,必然会造成会计准则颁布的初衷与实际运行的效果相去甚远。社会各界包括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准则的没有太大的反响,只是当作一项国家政策规定、技术学习任务来执行和完成,使会计准则的实施流于形式。

(三)会计职业道德滑坡

会计造假现象的大面积发生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这主要表现在进行会计职业活动时,会计人员违反其职业道德规范。比如,单位负责人指使或暗示会计人员造假。据调查,在大部分会计造假案件中,许多会计人员是在负责人的指使、强令下进行会计造假,此时他们在坚守会计职业道德和保住工作饭碗之间往往就选择了后者。另外,业务胜任能力差,缺少遵守法律的意识也是一个原因。会计是一门特殊行业,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会计准则不断加强自我学习,而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导致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开展工作。

二、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措施

(一)改善外部环境,完善单位治理结构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而根源又在于企业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人行为进行控制。因此,要想防止虚假信息的产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改变不合理的内部激励方式。可以适当增加非财务指标对管理者的评价,将对管理者的长期绩效补偿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其次,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成立审计委员会。业应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进行科学管理;可以任命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为独立董事,并组成审计委员会,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独立审计,以最大限度地约束会计造假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避免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的现象。同时,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和会计系统,形成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各级部门人员权责利相统一,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二)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会计制度及政策

建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认定标准,对一些模糊的概念性问题从法律上进行规范,防止有人利用法律空白从事违法活动;加强《会计法》、《刑法》、《证券法》等法律之间的匹配性,防止出现各自为政,不能有机结合,使会计造假人员逍遥法外的现象。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变化,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相应主管部门应及时根据经济活动的发展情况作出修订,一方面及时检查已颁布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发现其不合理或者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并给予纠正,防止有居心叵测者钻制度的漏洞与空白;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交易,及时制定相关的会计制度与准则加以规范。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诚信水平

法律和道德,是防范与治理会计造假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不仅要加强法制建设,更要依靠道德力量。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要求会计人员应遵守诚实守信原则,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职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要增强企业会计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要着眼于长远利益,不贪图眼前小利,权责分明,不指使或干预会计人员的工作。同时,加强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自觉遵循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加强会计人员的自我学习观念,经常自觉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符合岗位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造假问题对于社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损害行业信誉和从业人员的形象,更严重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治理会计造假对解决当前经济领域中造假猖獗、秩序混乱问题十分重要,从个人到企业,再到社会都应予以高度重视,严加防范。

参考文献

[1]马云飞.基于会计伦理的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失信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2-3.

[2]富国海.我国上市会计财务舞弊成因及治理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13-14.

[3]邓洁.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7(1):136.

作者简介:何淼(1978-),女,辽宁省锦州市人,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