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信息技术小学课程整合将有效地改善教学和学习的方式、资源和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当前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化、虚化等现象,以及教师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偏低、课堂上师生交流不足、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学生的信息素养低下等问题。对此,要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整合理念;还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训练教师信息技能;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课程 整合 现状 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而来,这种发展脉络符合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影响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的整合绝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以课程为出发点,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革。2007年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通知中确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表,并明确要求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一)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是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堂网络、校园网络和互联网络等,教学活动包括在网上实施讲授、演示,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商学习、虚拟实验、创作实践等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程教学,也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即学生能独立完成查询、检索信息等课前作业和拓展式的课后作业,并进行信息收集与整理。

对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不仅给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的选择机会,教师可以自主地整合相关资源,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形象逻辑思维阶段。信息技术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感性的、形象的课程内容,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能使他们对于感性的、直观形象的材料学习效果更佳。

(二)有利于拓展学习资源。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不仅是网络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创造者。

首先可以将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讨论。其次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如将数字处理的视频资料、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教师开发或学生创作的素材,整合到与小学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课件之中,整合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中。最后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小学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即教师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用来进行讲授或作为学生学习资源。

(三)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重构。

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小学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这符合小学课程实施开放性的要求,即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的整合来重组教学资源,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资源,有利于学生的知识重构和创造。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既是时代的需求,又是小学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有利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适当地将两者进行整合,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现状剖析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是步履蹒跚。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二者整合,才能真正产生实效。多项调查发现,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通过分析认为,目前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教学整合存在以下问题。

(一)整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化、虚化等现象。

当前学校里相当一部分教师比较钟情于环境和技术形态,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重探究结果轻探究过程,刻意去追求现代化手段,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他们把上课需要讲的内容都已经在课件上做好了,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课件内容把学生往预先设置好的结论上引导,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及时做出调整,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局限在了教师的思维框架中。实际上,他们将课程变成了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成了“放映员”,致使教学过程过多地受信息技术的支配,形成了新的“满堂灌”、“满屏看”,背离了教学目标,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课程开放性相悖,完全按照预设的环节开展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导致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实际效果不佳。

(二)教师的认识水平、技术水平偏低。

目前学校里有部分教师认识、技术水平欠缺,对信息技术了解和使用的能力有限,不少学科教师要求助于信息技术教师才能完成课件制作,或者直接用教材自带的课件,或者网上下载的教学课件及视频,致使教师对课件不熟悉,课上操作不熟练;在制作课件时缺乏对认知规律的考虑,存在构图配色不合理、文字多、主题内容不突出等不足;有的教师对硬件设备和操作平台及相关软件的使用不熟悉,遇到类似于死机等技术突发事件无所适从等,这样整合的实效性根本无从谈起,充其量只是机械操作。个别教师甚至因为技术难度抵制、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而对信息技术渗透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效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三)课堂上师生交流不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意义虽说是由学生自我建构而成,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不够高超,学生知识的构建依赖于充分的、双向的交流互动,学习是个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而从当前的小学课程实践来看,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不足,丰富、新颖资料的呈现替代了课堂上的对话、研讨,没能体现出小学课程特性中的人文性、互动性和对话性,尤其是人文性的熏陶,一定要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四)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偏重素材性资源。

有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从而忽视了其他有效教学资源的使用。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许多教师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教育,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这使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时获得的都是无层次、无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而忽略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这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小学生由于认识水平不高,辨别、选择能力不强,对于蜂拥而至的海量信息无所适从。如果教师不能对材料精心地组织,适当地引导,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可能将其引入发展的误区。

(五)学生的信息素养低下。

在课堂中发现,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相比,学生的信息素养相对较弱。2000年,教育部即发文要求设置课程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信息化、个性化的环境使得许多小学生对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并不意味着小学生完全具备了信息化课堂上的所有技术。恰恰相反,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稳定性差、自控力差等特点,导致课堂上学生参与性不强、课堂失控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时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整合理念。

教师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的整合是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而科学的整合理念包括教师对信息技术功能的理性认识、正确的教育观和课程观,以及对新课程与信息技术交互全面深入的理解。首先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有理性的认识,不盲从、不固执,同时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所起的作用有科学的认识,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

其次,教师要坚守专业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提高课程实效的先进策略,但教师必须明白:信息技术是教育教学的有效工具,使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信息技术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掌握信息技术,而是为了教育,不论技术如何玄妙,教师永远是教育的支配者,技术对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设计无条件服从。教师应当永远坚守自己的本色,跟随自己的专业理念,而不可沦为技术的附庸。

再次,教师应明确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主要模式和特征:包括提供交互式的数字化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以问题为主线,任务驱动,意义建构贯穿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与互评交流有机结合;信息技术被作为学习认知工具而不是辅助手段。

最后,教师还应懂得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重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快速浏览能力、辨别选择素材的能力、提炼主要观点的能力、评价分析综合表述的能力。学生在网络资源环境下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正确地加以引导和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程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不要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也不要过分偏重素材性资源,要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给学生。

(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训练教师信息技能。

教师信息素养的缺失是当前整合实效低下的瓶颈。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更新教育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避免走进“把信息技术单纯地理解为课件制作或是多媒体演示”这个误区,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的重心应该放到探索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上。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多种策略,首先要提高信息意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让教师将教育技术有效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让教师形成信息的使用意识,并且能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知道如何运用已有的工具去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转变成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只有良好的环境这个“外因”是不行的,教师这个“内因”还要起作用,最终实现专业发展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过程。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新技术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应该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信息和网络积极认同,深入了解并且具有良好的悟性,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和运用,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有终身学习和数字学习的观念,有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

其次要紧密结合学科进行学习和实践。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次是信息的应用,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科的性质,应用信息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运用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这样可立足于本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及教学实际,以促进本校发展和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是一种直接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有其鲜明的特点,如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对象主体性发挥好、培训效果好、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使教师所学到的信息技能、信息理论能迅速地与工作、真实的教学情境紧密结合,直接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层层推进。可以以点带面的模式,通过实验学校的建立,在实验校中率先培养一支有较高信息素养,能将教育技术灵活使用到课堂,并有效促进教学的教师队伍,通过实验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的学校和教师,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

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还有个性化的要求。一方面要有对全体教师在信息素养培养上的总体要求――提升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有针对承担不同教育任务的角色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关注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才能使信息素养的养成有的放矢,自主发展,按需发展。

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教学资源重视程度的提高,不断加快教学资源的开发速度,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成为学校网络应用的基础。通过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和建立,能为本区域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教学研究提供各种丰富的资源,既节省教师的时间,同时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统一的平台。

(三)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主要是教程和教材)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应转变观念,确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教学的对象,它包含在学习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等多个方面。信息技术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就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提供了一个平台。

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空间。教师就要很好地利用这个条件,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新颖,以及创设的各种情境,特别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计算机网络特性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前与课后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让学生多多参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在课堂快结束时,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要求继续查找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记录。这不仅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符合课程教学的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种整合方式既改变了过去课后作业的单一化,又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将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同时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小学各学科教师要明确整合的内涵,避免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精心搜集、选择合适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灵活运用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05,(6).

[3]彭伟国,张文兰,毛仁兴.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生态学归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2).

[4]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5]祝智庭,顾小清,闫寒冰.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

[6]仝洁,张芬,钟柏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的几点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7]叶力汉,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8]沈琰.整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J].远程教育杂志,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