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音乐艺术修养的积淀是培养创新人格的基石

众所周知,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它通过感受与鉴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艺术修养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艺术感知、理解、想象、创造诸多能力所形成的稳定的审美心理特征,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艺术表现能力的综合反映。一般地讲,一个人艺术的修养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

首先,艺术修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体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而且艺术修养本身是一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而充分的使其感性和理性、情感与理智得到和平共处,其人格便因此而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余秋雨认为:“艺术修养是一种审美范畴内感悟生命的能力。

其次,一个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的人能够更好地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因为艺术修养高的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世俗功利对人的束缚,能够以审美与创新的态度对待人生与工作。曾经长期分管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工作的李岚清,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十年里多次举这样的例子:香港汇丰银行在招聘新职员时,不仅招收金融、经济、信息方面的人才,还招聘学音乐学艺术的,因为这些人艺术想象力和审美直觉力很强,有创意,如果再加以金融方面的培训,有可能成为很好的金融家。爱因斯坦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与爱好音乐是分不开的。”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说:“音乐可以启迪人的想象力,音乐启发了爱因斯坦对宇宙运动的观察,进而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这些事例说明,从事科学或其他学科研究的人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好奇心、创作的执著精神和追求。我们国家需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在学科间架起一座桥梁,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进行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见,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艺术修养的积淀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多么重要。

二、音乐教师的创新人格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榜样

音乐教师的创新人格指的是音乐教师的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对学生的人格产生着巨大影响。当然,这也是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

(一)音乐教师的创新人格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没有教师人格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音乐教师也不例外,一个情绪稳定的音乐教师会使他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音乐教师的心境会影响教学的环境气氛,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学生对音乐教师的人格修养有着很高的期望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心目中教师理想人格特征排列前十位的是:平易近人、没有偏见、关心同学、态度认真、严格要求、颇为耐心、言行一致、朴素大方、开朗活泼、品德高尚。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在人格上是健全的、高尚的。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人格塑造人格。青年学生正处在思想、知识、心理等方面日趋复杂和成熟的时期,对人际关系的承受力也日益增强和深化,因而潜藏在音乐教师言行之中的高尚人格形象,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音乐教师知识要丰富,语言要准确生动,仪表要清洁整理,举止要文明和谐,以实际行动感召和影响学生。

三、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格的主渠道

由于课堂教学在教育活动中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培养创新人格的主渠道是音乐课堂教学,创新人格培养要立足于音乐课堂渗透。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格要素,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渗入人格辅导内容,使教学模式由智力本位、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转化。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挖掘教材,遵循“动”中学的思想。新教材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双基”、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传统体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突出了人文主义思想,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学习音乐,充分体现了“动”中学的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新知。如: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就是让学生通过模仿,探索身边及日常生活的声音,让学生知道音乐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授课中应注意挖掘教材有意识地将声音、想象、创造、表演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动”中寻找、探索音乐,在“动”中加以体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注重音乐与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如:第一册《迎新春》和第二册《五十六朵花》,围绕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展示了祖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各民族的服饰,舞蹈及地域风情。通过对多种文化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各族小朋友共度佳节的热闹场景,有机地将音乐、文化、与生活交织在一起。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和具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前提是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自觉进行“角色”的转换。现代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再以权威者、知识拥有者自居,而是以引导者、促进者、赞叹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思考者。教师应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打开广泛合作的渠道,努力创造一种自由、融洽的师生关系,互相接纳,彼此交流和沟通,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友情。这种充满友好气氛的“游戏”,能够创造一种轻松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民主的、积极的、健康的,师生可以达到心理相融。让学生具有自信心,大胆地去表现,即时表扬和肯定,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在愉悦的气氛中创造。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比如,在《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中,可以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先进行节奏训练,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出节奏,让学生听辨有无结束感,引导学生找出最动听的一条节奏;然后再学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介绍有关彝族的趣闻轶事;最后,聆听本曲,示范彝族舞蹈的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创编“歌伴舞”等。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受音乐的乐趣。这种互动式参与教学,整理信息的能力会成为形成学生创新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点,是时代的需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发挥音乐学科特点,用音乐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发挥创造潜能,促使创新人格的形成。

(作者简介: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