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重启市场化改革环境的特检机构经营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重启市场化改革环境的特检机构经营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底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2011〕58号)(下称58号文),首次将检验检测纳入高技术服务业八个重点领域之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结合研究58号文深层次背景及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历史,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下称特检机构)应对经营策略进行分析。

一、市场化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特检机构发展的主旋律

2011年中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及国家发改委等文件将金融、信息与通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纳入高技术服务业,未考虑检验检测业。年底国务院首次明确将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

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等八个领域纳入了高技术服务业。

——鼓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认证型服务向提供综合检测服务延伸。“十二五”期间,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5年,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对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在检验检测等领域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对能够实行市场经营的服务要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市场供给,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的作用。按照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引导和推进检验检测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市场化服务。

——拓展政府采购高技术服务的领域,鼓励政府部门将可外包的检验检测服务等业务发包给专业服务企业,实现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2012年1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局长办公会对贯彻中央58号文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认为,检验检测纳入到国家层面规划与部署,说明了国务院各部门充分认识到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计量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意义重大。

二、重起市场化改革事出有因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周为民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和主要影响是出口的大幅下降并显著拉下GDP增长速度,对中国的最大冲击还不在这里,而是在它把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集中地突显出来了,危机的最大冲击是对现行增长方式、增长结构的冲击。转变过去增长方式和结构,其实质、基础、实现过程都在于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而没有完备的市场体制,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是不可能的。

周为民提出,总结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深化或重启市场化改革,首要的是应当深刻理解并始终不渝地贯彻市场经济的逻辑和改革伊始就提出的富民目标,这样才能避免改革中出现过的那些机会主义行为。这些行为无不损害普通民众(包括“穷人”和“富人”) 的利益,而使有权势的特殊利益群体坐大,无不损害改革的成效和道义上的正当性,而给反对改革的势力提供口实。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分析认为,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最重要的是推进了市场化改革。新形势下实现经济转型,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并没有下降,从某种意义上说更为突出。以往市场化改革的进展,集中表现在初级生产要素的市场化上,例如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的放开和成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流动等。随着增长模式的转型,市场化改革必须更多地转向与创新活动相关的高级生产要素上来,其中包括人才、技术、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

——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借鉴深圳等地成功的经验,鼓励设立产学研用密切结合、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型科研机构,用增量带动存量科技资源的重组。

——放宽服务业的进入限制,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进一步破除垄断、鼓励竞争,给各类企业和个人更多的创业和就业的机会,激发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

刘世锦强调,加快中高级生产要素的市场化,体现了中国市场导向改革的“结构升级”。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将会推动创新驱动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的实质性进展。

三、改革环境下的特检机构经营策略

1.坚守新四化经营方针。今后相当长时间特检机构应将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作为经营方针和导向,深入研究企业经营理念,借鉴成功企业之道,主动投入市场化改革,争取政府和事业单位改革政策支持,不断增强特检机构活力和竞争力。

2.培养自主经营能力。今天的特检机构大部分职员今后可能进入非公益或企业类型的检验机构,需要开展自主经营,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从现在开始,特检机构就要选择一些项目学习运用市场化方式开发与运作,探索市场化环境员工激励模式,锻炼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

3.创新变革。特检机构创新就是探索市场特点、抓住市场机会, 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内外部资源, 改变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形成组织特色。

了解创新的障碍与风险是必要的。就很多人看来,创新是必要的,但却不是人们想要的。创新会让个人的知识贬值,让过去积累的经验过时,创新也会威胁当前的稳定,没有人想挑战自己。创新更会撼动现有市场的领导者地位,如柯达死守自己的胶卷业务而错失数码相机的市场导致失败。

创新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创新召至另一个创新,组织从某一个创新中享受到的好处都是短暂的,只有持续创新组织才能受益。而创新又强调横向协作,创新不再只是某一部门的事,研发、检验、质量、客服、人事、财务等部门必须通力配合。

4.质量第一。随着社会进步,政府与社会对生活生产安全将提出更高要求,对特检机构新闻监督问责压力也将不断增加。

特检机构应视质量为生命线,坚持质量高标准,持续增加质量投入,突出抓检验现场质量与安全、报告质量、管理团队与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市场覆盖与开发、客户管理、装备升级更新、信息化运用水平等,但最核心的还是检验过程质量和接受检验过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与节能先进性,能经得起市场的长期考验。

5.品牌塑造。品牌对特检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战略意义, 树立品牌是面向市场的必然选择。特检机构经营者首先要树立品牌意识,有自己的品牌便赢得重要的无形资产。

塑造品牌要落到实处,特检机构品牌含金量的多少取决于机构经济实力、人才水平、科研能力、装备条件、检验业绩和对外形象等多种因素, 要集中资源打造自己的优势特色项目,加大宣传, 促进品牌增值。

6.适度规模。规模适度的特检机构, 可以使收入总量具有较高水平,为高层次员工稳定与引进提供保障,可以安排一定规模的研发资金,保障装备更新资金,提供充足的员工教育培训经费等, 同时可以降低平均成本, 有利于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凸现企业文化。成功的特检机构都渗透着深厚的有特色的文化底蕴。特检机构无论规模都要找准切入点, 着力凸现时代文化、人文精神和相应的深厚的理念, 将特检机构建成员工和客户的精神家园, 引领深层次的理想追求, 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制定和完善利于激发团队精神、鼓励与时俱进的相应的管理制度。

8.强化社会效益。特种设备检验行业使命是保障安全,实现节能,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属性。特检机构在市场竞争中追求收入与投入回报无可厚非,但不能忘记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体现在坚持为养老院、幼儿园等福利机构提供免费检验,坚持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提供直通车上门服务,积极响应政府发起的为重大灾害地区的捐款捐物,安排好本单位病残员工的工作生活、体现人文关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