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加坡的组屋对我国公租房设计的启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加坡的组屋对我国公租房设计的启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从分析新加坡组屋的规划指导方针以及新加坡公屋的建筑设计特点,总结对我国公租房建筑设计有借鉴的经验,旨在推动我国公租房设计的稳步发展,提高住房弱势群体的入住品质。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ingapore HDB planning guidelines and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Singapore public housing,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public housing design in China, the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China's public rental housing desig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using vulnerable groups.

关键词: 新加坡组屋;公租房;建筑设计

Key words: Singapore HDB flats;public rental housing;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20-02

0 引言

住房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现在政府部门逐年增大保障性住房政策力度,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主要针对低收入群体并以租赁的形式出现,各地纷纷制定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并已开展大量建设,在建设中有必要从其他国家吸取一些经验,以防走弯路。笔者在新加坡学习期间曾走访了当地的一些公共住房,发现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在规划及单体建设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 新加坡组屋的发展背景

新加坡在二战后人口也急剧增长,住房问题亦日趋严重。为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按照《住宅发展法》,1960年国家成立了住房发展局(HDB),以推行公共住房的发展。1964年提出了 “居者有其屋”计划,旨在“为所有新加坡人提供策划周详的组屋”,鼓励中低收人家庭购买公共组屋。组屋到一定年限,大多数住户可以提出申请进行翻修,费用大部分由政府提供。现在新加坡的公共住房为80%以上的居民提供了住所,大约95%的成年人有自己的住房,而且就住在组屋里。

2 新加坡组屋的特点

2.1 新加坡组屋的规划指导方针 21世纪后,新加坡的组屋在规划建设中采取两种开发方针。一是在远离城市中心的远郊,建设拥有良好自然景观的组屋;二是在配套相对成熟的老城区,新建高层高密度的组屋。新加坡在建设组屋时多部分建设在远离市中心的远郊,形成一个个卫星城式的新镇,每个新镇都拥有比较完善的服务设施,能与城市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新加坡全岛遍及了MRT火车,每天要运输大量的客流。新加坡的居民中心或商业中心基本都是以每个MRT火车站为中心在其周围形成的。而在市郊新镇建设的组屋形成的居民中心则是以大型地铁枢纽为中转的。新镇的居民出行是极其方便的,主要是由于公共汽车系统与地铁系统配套运行,达到地铁枢纽的居民在换乘居民中心的公交环线即可直达各个居民小区的公交专用入口,公交专用入口又有linkway(风雨连廊,图1)连通至小区各个楼梯口。

2.2 新加坡组屋的套型的面积特征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采取标准设计,配置类型有一房式、二房式、三房式、四房式、五房式(5-RM)等。套内建筑面积分别是23m2、37m2、54m2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加坡人目前更趋向4-RM及更大的单元。目前所执行的标准为:两室一厅的3-RM套型,套内建筑面积标准为65m2;三室一厅的4-RM套型,面积标准为90m2;四室一厅的5-RM套型,面积标准为110m2。由于家庭小型化的特征,也使得新加坡组屋单元套型形态相对集中,其中三室一厅的4-RM户型最多,占总数的39.87%,两室一厅的3-RM占26.06%,四室一厅的5-RM占25.03%,这三部分户型占了总数的90.96%,即大多数居民居住在套内建筑面积110m2以下的单元中。新加坡的公共住宅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主要是由于公共住宅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补贴。此外,政府设定了套内面积的限定标准以体现公共资源的效率与公平,这个标准虽然并不高,但是却基本满足了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需求。

2.3 套型平面的精细化设计和通用性设计 新加坡的组屋套型的主要特征是:居住空间布局紧凑理、功能合理、平面利用率高。HDB依据“居住实态的调查”动态地调整其公共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套型中注重“食寝分离”、“公私分离”、“干湿分离”的设计理念,同时将家庭和生活情况的变化与单元形态对应起来。例如依据人口动态变化提高老龄住宅数量和设计;依据家庭动向提出符合生命周期的弹性户型设计;依据就业结构(针对女性),提高住宅单元中家务空间的便利性;依据居家办公的发展趋势,提出单元设施的高度信息化和科技化等,使小面积套型不同层次地满足居住者的居住需求,从而完善住宅设计。新加坡的组屋具有SAR住宅的特征,户内可以自由划分功能空间,能在同样的面积中塑造不同的空间组织可能;同时户型间可调整大小和组合方式,从而使住宅单元具备可变性。

面对新技术的发展,新加坡HDB提出建设智能型组屋,将电子技术及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等结合到组屋中。虽然公共住宅面向中低收入阶层,但面积小水准高,具有高技术与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同时,新加坡在公共住宅的建设上,积极探索了其产业化、定制化、多样化以及模数化等方面。目前,新加坡组屋的预制构件占到了总体的百分之六十,充分说明其预制构件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水平,而工业化的生产也确保了公共住宅质量精良、功能满意以及效率高和价格适中的特点。同时,公共住宅所使用的优良也极大地提高了面积不大的住宅单元的品质。

以产业化方式生产的从厨房的不锈钢洗涤台,到钢门、换气扇、窗,以及后来的浴室、洗脸间的下水系统,乃至整体浴室和整体卫生间,精良的、标准化的各类确保了小面积公共住宅的高品质特征。

2.4 新加坡组屋立面的一体化设计 由于新加坡终年气候炎热,因此,其组屋大多数采用的是底层架空的设计,地面架空设计有以下几方面优点:第一,为室外的公共活动提供场地;第二,有利于小区通风。在新加坡,华人大约占到了70%,因此,每逢佳节都会举行一些公共活动,采用此架空设计不但为活动提供了场地,由于组屋大多采用的是高密度的板式高层建筑形式,更有利于开阔视野而避免了过度压抑。由于底层平台是开敞的,能够享受到绿化空间的渗透,因此为底层活动的老人以及儿童等创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架空层通常只简单放置桌椅,除信箱间、楼梯间、电梯间略有装饰之外,只有落地结构墙体、水泥地面,不铺张。

组屋的外立面大多采用物美价廉的涂料,而且色块几乎统一,走在街头很容易识别(图2)。HDB每五年都会定期对整栋楼的立面及公共场所进行更新。

3 对我国当前住宅设计的启示

新加坡和中国都是亚洲国家,同样面临人多地少的问题。但新加坡国在解决国民的居住问题上有显著的成效,它所取得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1 高层高密度规划方针 我国虽然拥有960万km2的国土,但有太多不适合居住的地区,人均土地仅约0.007km2。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节约用地的原则,我国目前重点发展高密度的高层住宅,但是为了有效的避免高层高密度带来的不良后果,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提高居住区的适居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保证高层高密度的同时增加其舒适性:①为了形成公租房特有的特征,应当注重其环境设计,如采用不同的环境色彩以及特征,不同形态的购物中心配套公建以及绿化景观设计等。②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以及丰富的景观层次,可以在公共设施的屋顶,如商业中心以及停车场等设计天台花园。③在高层住宅下设置架空层活动空间,除了具有绿化作用外,同时还增加了公共活动的场地,以开阔居民的水平视野减少压抑感。

3.2 合理的面积计量 新加坡在公共住宅的面积标准上,均不计公摊的套内建筑面积作为控制指标,这种计算方法排除了各种不同住宅类型带来户内空间的的大差异。在国内对于同等建筑面积的套型,会由于交通等公摊面积的不同造成套内建筑面积差异较大的现象。这种限定套内建筑面积的做法保证了不同住宅类型中的居住者利益的一致性,相比我国套型建筑面积的方法更为科学和公平。

3.3 与时俱进的住宅设计 近半个世纪以来,新加坡区在控制公共住宅面积标准趋势上,随着经济实力以及人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控制指标逐渐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并且通过精细化设计套型和产业化技术等手段提升了住宅的居住品质。此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就是政府对于不同条件的组屋采用不同的更新方式。在我国现阶段住宅小区的设计中,应当借鉴新加坡组屋单体设计的经验,注重对交流空间的设计以加强关注入口、走廊以及楼梯间和电梯厅等公共部分。在住宅外观设计方面遵循简约有效的原则,便于维护或翻新。规范居民在装修过程中对住宅外观的变更权限,例如对空调位置、阳台封闭及对其他立面元素变更做出统一规定。

在今天大家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指导下,推行“灵活可变、舒适度高、节约资源以及精密设计”的公租房住宅设计理念,可以推动我国公租房设计的稳步发展,提高住房弱势群体的入住品质。

参考文献:

[1]卞洪滨,邹颖.小与美—以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公共住宅为例[J].世界建筑,2008(02):20-23.

[2]许自力.新加坡上世纪90年代住宅特点分析[J].国外建筑研究,2010(01):80-82.

[3]娜,胡振宇.新加坡组屋的规划建设及其启示[J].住宅科技,2010(0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