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西凌云县桑蚕协会围绕着一棵桑树打造循环产业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西凌云县桑蚕协会围绕着一棵桑树打造循环产业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西凌云县平怀村桑蚕协会于2005年8月成立,现有会员356户,连片桑园5620亩,是广西百色市最大的优质桑蚕生产示范基地。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协会大力推广桑蚕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在桑园里套种黄豆红薯,用嫩桑叶喂蚕虫,老桑叶养豚狸,桑椹果酿酒,桑枝种食用菌,蚕沙豚狸粪和菌渣加工有机肥,围绕一棵桑树打造了一条循环产业链,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实现了惠农兴村目标。

调整产业结构,一张桑叶“喂”富一个村

10年前,广西凌云县平怀村还没有一幢楼房,也没有一个增收产业,群众按老传统种植玉米、黄豆、红薯,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2003年,村党支部书记郁再俭利用“东桑西移”的机遇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派人到外地学习桑蚕养殖技术,调出好地连片种植860亩桑园,试养760张蚕,收入6万元。种桑养蚕的效益比单纯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好多了。尝到甜头之后,平怀村不断扩大种桑养蚕规模,成立桑蚕协会,建立起“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种桑养蚕产业发展之路,积极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协会每年举办 “桑蚕实用技术培训班” 八期以上,为全村每家农户培训一名以上养蚕技术员,在桑园种植管理、小蚕共育、大蚕养殖、蚕茧销售等环节为农民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服务,充分调动了群众种桑养蚕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努力,平怀村已经“无桑不成户”,成为广西百色市典型的桑蚕专业村,每年仅种桑养蚕一项就有近500万元收入,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2008年以来,村里如雨后春笋般齐刷刷地冒出了150多幢三四层的“农家别墅”。村民都说,这是一张张桑叶、一条条蚕虫垒出来的。

拉长产业链,打造桑蚕循环产业经济

种桑养蚕,一种一收,这是农民早已习惯的模式。在初步实现脱贫之后,如何改变模式旧,让一张桑叶再创造更多的价值,助推群众的收入更上一层楼,是协会急需破解的难题。

经过多方论证,协会决定依托当地桑蚕产业资源优势,做足桑蚕循环产业文章,走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桑蚕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冬季桑树冬眠时将桑枝剪伐,春季翻耕护理桑园,待夏秋桑树枝叶茂盛时节才采桑养蚕,周而复始。往年冬伐下来的桑枝群众要么用来烧火,要么丢弁在田边地头,没有充分利用;春季单纯翻耕护理桑树,由于桑枝还没有长高,桑树周边空地杂草疯长,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蚕不吃老桑叶,每次村民采桑叶时,总要丢掉大把大把的老桑叶,丢掉的老桑叶占到桑叶产量的三分之一,实在可惜。拉长产业链,就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做起。2009年,协会引导会员群众在桑园春季翻耕时套种黄豆、红薯1000亩,收获黄豆、红薯10万斤,桑枝长得更茂盛;成立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收集冬剪桑枝粉碎制作食用菌棒,在闲置的蚕房种植10万棒食用菌,收获金针菇、榆皇菇、平菇等食用菌20万斤,两项增加产值95万元。豚狸是国家重点推广养殖的草食类野生动物,肉嫩味鲜,具有药用价值,市场上1斤可卖到40元,养殖豚狸的收入可观。2010年初,协会牵头成立豚狸养殖基地,引进80组豚狸,利用老桑叶和桑园套种的红薯叶喂养豚狸获得成功,当年发展到5000只,豚狸养殖业又成为平怀村增加收入的亮点。协会利用桑蚕和豚狸的粪便以及食用菌废渣加工有机肥,“变废为宝”再回到地里作桑肥。此外,每年4、5月份,几千亩桑园挂满美味的桑葚果,平怀村在此期间推出“到桑园采桑葚果,品农家桑葚酒”休闲观光活动,吸引城镇居民到平怀休闲观光游玩。至此,平怀村特有的 “种(桑、桑园套种黄豆、红薯)——养(蚕、豚狸)——加工(采桑椹、酿桑椹酒、桑枝种食用菌、蚕豚狸食用菌副产品加工桑肥)——种桑”的桑蚕循环产业链逐步形成。2011年平怀村养蚕3952张,产茧3007.6担,产值583万元,全村养蚕人均增收3606元;套种黄豆、红薯3500亩,种植食用菌30万棒,收获黄豆、红薯35万斤,食用菌50万斤,增加产值190万元;养殖豚狸10000只,产值100万元;加工蚕粪、豚狸粪和菌渣有机肥800吨,产值160万元;农家乐休闲观光收入50万元。利用科技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将桑蚕生产各个环节的资源充分利用,为平怀村创造出比单纯种桑养蚕多出近一倍的产值,每亩桑园因此增加了近1000元的产值,蚕农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随着桑蚕产业的发展壮大和效益的提高,平怀村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广西凌云县最富裕、最具现代化的村庄。数千亩桑园在轻风吹拂下碧波荡漾,宽阔整洁的水泥马路延伸到家家户户,点缀在绿荫丛中的幢幢亮丽秀美的农家新楼,展示出当地农民的殷实。(林和战)

(来源:广西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