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新的春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是谁创造了天与地?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人的生与死是怎么回事?生活和劳作,歌咏和爱情,人类共同的故事和情怀谱写着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情素和灵魂。一支来自云南边远山区脚踩泥土,手握锄头却天生能歌善舞的农民,将以他们日常的衣着和自制的乐器,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始自在的舞步,演绎自己的劳作和源自远古的祈祷仪式.再创原始、浓郁悠长的悠远的远古神话。
2012年10月11日晚来自云南石屏、红河、绿春、巍山、西盟县的彝族、佤族和哈尼族7个不同民族支系共46位民间艺人纷纷离开自己的家乡赶赴北京,聚集中国音乐学院在 “第四届北京传统音乐节”汇演上。非常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歌舞节目给焦躁、陈旧的中国中国当代音乐、舞蹈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
“源生坊”全称为云南源生坊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是成立于2004年的民族文化民间组织。其工作宗旨是团结、依靠居住于云南农村的优秀民族民间艺人在乡村基层自觉开展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抢救和传承。这个组织的大多数民间艺人是过去“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民间艺人,而“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即是田丰先生“源生坊”的前生。他们为了抢救濒于灭绝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文化从传习馆到源生坊,已经走过19个艰难的年头。长期以来,居住在哀牢山深处的红河县罗么村的艺人们,由于交通不发达,他们要步行5个小时以上的山路到乡政府所在地才能搭上进县城的车,住宿一晚又乘长途客车从县城到昆明。其它村寨的艺人先前由于交通和农忙等原因无法参加排练,后来也克服困难准时到位。参演的哈尼族民间艺人其中包括国家级民间艺人施万恒、后宝云、陈习娘、车格等以及其它十几位省级、地州县级民间艺人。多年的采集和保护工作中他们重视对演出品质的要求和对演出形式的新探索;重视对古老音乐歌舞节目的挖掘、纪录和整理,一方面作为资料保留,一方面也丰富我们的演出。支撑我们为乡村民间艺人寻找演出机会搭建演出平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乡村艺人经常出村演出,对当地的传承教学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通过长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活跃了传统节庆日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它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性的、群众性的甚至看似散乱的一种活动,其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们构成民间艺术的内核。只有让人们更多更充分地感受和认识到少数民族民间的艺术魅力,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更能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次受邀在中国音乐学院参演节目《云南乡音》时长110分钟,以多媒体影象串接现场舞台音乐歌舞表演,探索民族民间歌舞演出的新风格新形式。全场17个节目分“峡谷听风”和“乡村舞步”两个篇章。上篇“峡谷听风”是一组以民族乐器、声乐节目为主的演奏演唱。下篇“乡村舞步”重点在于突出云南民族歌舞大难度的“载歌载舞”的特征,除了源生坊的经典传统剧目彝族烟盒舞,花腰歌舞,垤施歌舞、绿春鼓舞外,又新排练了“东山打歌”、“青华打歌”、哈尼族“棕扇响棍刀舞”、“栽秧大调”、“滇南四大腔联唱” 等多个节目,节目类型有歌、舞、丧葬诵经调、叙事古歌、四弦琴古乐调等。其中以影像串联方式推出的乐器组曲非常值得观看。此次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的演出,观众反响热烈,掌声如潮。许多艺术学院的学生老师非常庆幸能在北京看到这样一个不同以往的演出而兴奋不已,演出间隙许多人讲,在这个非常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歌舞的精粹汇演中许多美妙的来自天籁之音的音乐元素和曲调都是非常好的音乐、舞蹈新元素,应该融入到现代音乐的创作中得到更好的发扬和广大。为中国音乐、舞蹈的提升开拓了更宽泛的视野和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