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跨越师生间情感的“沟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误区进行阐述和剖析,以此提醒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学生和班级的过程中,应该更注意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真正合理有效的方法,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和班级成长。
关键词:师生情感 误区 沟渠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04
有首诗中曾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用一颗冷漠的心,在你与你爱的人之间,掘出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不管这诗句是否常用于描述爱情,或者是否出自著名诗人泰戈尔之手,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也可以用来描述亲情、友情甚至是师生情。每一位教师都是爱护自己的学生的,尤其是我们的班主任,对于学生更是爱在细微中。但是在学校教育中,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尽管也满怀激情地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付出了很多的爱心与耐心,但管理的效果却并不显著。问题出在哪里呢?根据笔者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观察,分析后发现一些班主任的工作,实际已走入了“误区”,无形或下意识中,在与学生之间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1 合“法”的并不一定合情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以,班主任常用“制度”、“班规”来规范和约束学生,从课上到课下,从教室到寝室,从学习到生活,各种“规则”层出不穷。从表面上看,班级纪律井然有序,风平浪静,但一旦出现问题,却会使自己陷于被动。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绝大部分在小学就已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因此这些“规则”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他们从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味地用“法”来规范他们,而是晓之以“情”,同时对待他们还要更为“宽容”,甚至允许他们犯错。比如,在我们班级中有一个女生早晨经常迟到,甚至一周里有三四个早晨迟到,笔者并没有用“班规”来说明她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而是与她一起分析了迟到的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她一直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于是和她一起制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供其参考,希望她能合理地安排时间。这样做以后的一段时间,发现她迟到的次数逐渐变少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后,她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迟到。这样和犯错的学生共同分析他们犯错的原因,给他们时间,督促他们逐渐地改正,要比一味地灌输一些“规定”,强迫他们接受和执行更有教育效果。要在师生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教育,并不断地提高他们行为的自觉性和持久性,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同时也避免了教师的教育陷于被动局面。
2 “怕”并不等于“敬”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学生无法避免的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此时一些班主任面对学生的错误大发其火,以显示学生的错误是多不可原谅,以彰显班主任的威严,而实际上,在越来越大的声音中,你的威严也在快速的流逝。真正的班主任的威严是靠以身作则树立起来的,要用一身正气和正义感去获得学生的尊重,博大的胸怀和气度去获得学生的敬畏,而不是让学生怕你,如果学生怕你,那也就说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拉远了距离,教师无形或下意识中,以爱为借口,在与学生之间掘出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3 有激情并不一定有效果
较为年轻的班主任,往往满怀激情,对学生、对未来、对工作都信心百倍,认为自己必能靠激情干出一番成绩,但结果却常使他们大失所望。实际情形往往是自己激情澎湃、斗志满怀,而学生却无动于衷;自己大谈理想,大谈计划,而学生却置之不理,默不做声,以至使教师大感失望,激情不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细想一下不难发现,问题就在于,班主任的激情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没有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班主任既要有满怀的激情又要结合学生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会配合你,当两者有了共同的结合点时,才能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才能使班集体逐步走向成熟。例如,在刚刚做班主任之初,为了打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笔者要求每个同学每周写三页的钢笔字并要按时上交。笔者一厢情愿地认为这在制造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钢笔字水平。但一段时间过去后,笔者发现,有几个学生完全将其视为一种负担,写出的字没有任何进展,反而越加潦草。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不得不改变了策略,对于不能认真完成的同学,减少他们写字的量,要求他们在每天午自修上课前,在黑板上临摹五个他们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五个字。这样一段时间坚持下来,这几个同学的字都有了进步。
4 有创新并不一定是进步
有创新,才会有活力。一些班主任总喜欢在班级工作中有些创新。创新会为班级带来灵动的气息,使集体有相对比较轻松的氛围。但如果只是照搬他人的经验之谈,而没有将其与本班的特点进行结合的话,也就不符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势必不能带动班级的成长,那么创新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班主任的创新应该立足于一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任何一个班级都有它的特点,如果说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可复制的话,那么一个有特色的班级也有它的不可复制性。因此在管理时,不能一味地照搬已有经验。如果已有经验不能促进和带动班级的成长进步,不管表面看起来多么新颖别致,或者多么使学生兴致高昂,情绪高涨,都会象绚烂的焰火,转瞬即逝。因此,创新不能只是花架子,立足实际才是最根本的。不能只为创新而“创新”。
5 谈话并不一定是在谈心
谈话是班主任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学生的方式。常常可以看到班主任在办公室等不同的地点与学生进行谈话。但这种谈话并不就是在谈心。也许有的班主任觉得这就是在关心学生、爱学生,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这种谈话中,你经常会看到班主任苦口婆心,滔滔不绝、神情严肃、言辞严厉,但结果却吃力不讨好,学生并没有听在耳中,记在心里了,教育也就没有起到作用和效果。我们要少些谈话,多些谈心。也就是在谈话时,不能只是班主任一个人在“演讲”,或者一味地灌输和说教,而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表现,有目的地进行谈心。这是师生两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应该更注重两者间的心灵情感交流,而不能以训话或演讲的形式强加给学生。而且针对不同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因势利导,讲究方法和技巧。不然不仅得不到教育效果,还会为学生带来压力或者只将你的谈话视为无意义的唠叨,那这样的谈话就失去了意义。
6 “民主”不一定意味公平
大家都知道教育学中提到的“晕轮效应”。也就是说,班主任也经常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出现这样问题:班级中成绩优异或者听话的学生往往容易得到班主任的偏爱,对他们总是倍加关心和呵护,处理问题时总是偏向和迁就这类学生,而对班级中学困生则是疏远和忽视,尽管有心想要和学困生亲近,却总是不得其法;将成绩优异的学生排在教室中较好位置,将学困生的座位排在教室的边边角角,或是各种表彰奖励都以成绩的优异或是否听话为重要前提,并认为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虽然在班级中宣扬民主,经常采用“集体讨论或举手表决”等方式来处理问题,但实际上有可能只是一种让学生“无话可说”的借口,或者将不公平掩盖在“民主”的外衣下。其实,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心灵是十分敏感的,即使是一件你觉得微不足道或根本没有留意的小事,都会给他们留下“偏心”的印象,这种不公平的印象一旦留下,他们就会觉得你做的所有一切都不会对他们“公平”。所以,班主任应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忽视学困生的任何一点变化和进步,这些都是教育的良好契机,把握好这些“关键时刻”,你才能将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带动班级的全面共同发展。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只要真正细致入微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就一定能获得真正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和班级的全面发展。尽管在这些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走进了这些误区,但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断进行反思和反省,这样我们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跨越那条师生情感的“沟渠”。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
[2]万玮.班主任兵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何嘉伟(1977-),男,汉族,湖北人,文学学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江苏省昆山市正仪中学,江苏昆山 21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