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蒲公英飞扬,播种幸福收获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蒲公英飞扬,播种幸福收获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向上的欲望,无论是经济帮扶,还是行动关爱,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给他们一点点动力,一点点关爱,一点点指引,呵护滋养他们心中那颗向上的种子,将来有一天它就可以迎风飞扬。

盐城

来自韩国的方银美刚成为“蒲公英行动”的“社会妈妈”不久,她结对的孩子是盐城市双语小学一名五年级的小女孩蔡文婧。

方银美随丈夫来盐城定居,参加了盐城市妇联组织的韩人妇女会,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妇联组织的“社会妈妈”行列中来。“在韩国,我也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很有意义,我会经常来看这些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

南通

启东市地税局的11名女税官于2011年11月16日,注册成为当地妇联“蒲公英行动”的首批“社会妈妈”,她们不仅向受助儿童提供学习、生活补贴,还从节假日中抽出时间探望受助儿童,让孩子们感受温馨亲情。

这是南通市地税局关爱“蒲公英”志愿服务行动的延续。南通地税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三里墩小学定为“蒲公英”志愿服务基地,设立关爱“蒲公英”基金;建“主题书吧”,为孩子们配备课外读物;干部职工子女和流动儿童结对互助,共同进步;捐资改建三里墩小学食堂,改善孩子们的就餐环境……

南京

六合区马集镇大学生村官耿银萍等6人组建了“好新芹”创业团队,开展野生水芹大棚种植项目。

2012年初,“好新芹”创业团队参加了省妇联实施的“蒲公英行动”,集体报名担当“社会妈妈”,结对关爱马集镇巴山村王志东、陆瑶两位小朋友,每年将提供600元的资金扶持,与此同时,每周六将辅导两位小朋友学习,还定期带两位小朋友外出参观、到水芹大棚参加实践劳动。

……

为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汇聚承接各方爱心资源,畅通资助与受助渠道,江苏省妇联构建网上爱心家园,实施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蒲公英行动”,为帮扶留守流动儿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促进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健康全面发展。

“因风飞扬,落地即生”,蒲公英的特点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气息。由于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就像蒲公英一样,或者居无定所,有家但经常迁徙;或者内心无助,有父母却不在身边,渴望亲情。社会的温暖亦如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的蒲公英种子,无处不在,力量绵长,延续不断。这就是“蒲公英行动”的温馨内涵。

江苏省妇联面向全社会,呼吁爱心人士担任“社会妈妈”,通过结对关爱,以及捐款、捐物等形式,帮扶留守流动儿童。“社会妈妈”可以是个人(男女不限),也可以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家长可以个人参与,也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共同参与,担当“社会妈妈”和小小志愿者。

江苏蒲公英行动网:180.96.62.153

不仅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留守儿童的成长,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也投身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事业当中。让我们走近非政府组织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参与者,分享他们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悟和思考。

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人:

骑着小红马,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

蒋珊

小红马儿童会,仿佛很久以前就站在了远处,等待徐哩噜慢慢走近,直到她30岁那年,相遇了。

30岁之前,执着的徐哩噜一直在寻找,寻找“我要做,我爱做的事”。小时候的她,是个很有正义感的小孩,骨子里就爱打抱不平。5岁时,她和妈妈同事的女儿一起上幼儿园,小妹妹被一个男孩挑衅,小哩噜为了保护妹妹,和那男孩打了起来,结果至今脸上还挂着隐约伤痕。不过,现在说起这事她也不后悔,因为这是她保护弱小的秉性。

徐哩噜一直在寻找最符合自身价值的事业。她是一名大学教师,工作两年后,申请停薪留职,加入了一个INGO(国际非政府组织)。“当我突然明白我的方向在这里的时候,我好像找回了自己的生命一样欣喜不已。”在那个人生临界点,徐哩噜写下了这句话。

自从找到了方向,徐哩噜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2008年,她在成都成立了震后寻亲志愿者服务站。但这些都是短期的,结束后,她仍然在寻找能长期做下去的公益活动。

成为母亲,对女人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妈妈对孩子的爱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徐哩噜把自己资助过的贫困儿童都叫做“我的孩子们”。现在,在用爱浇灌自己孩子的同时,她将视线延伸到留守儿童身上,他们有的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有的是上不起学,有的是吃不饱穿不暖,倘若社会照顾不好这些孩子,今后有可能就会叫社会埋单,而这些都不是孩子的错。看着自己安详入睡的孩子,徐哩噜决定自己以后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留守儿童能这样安详入睡,快乐成长。虽然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大,但是能关爱一个是一个。她的想法得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小红马儿童会公益组织随即成立。

小红马开展的主要项目有“快乐小红马”和“小红马儿童成长计划”,前者为孩子们带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后者为特别困难的家庭寻找助养人,提供经济资助。那些参加过小红马活动的孩子们,天天盼着,听说小红马要来了,有的孩子会奔跑几公里山路,前来参加活动。有一次小红马的活动遇上了下雨,在大家商量到底去不去的时候,一位小红马的成员说:“下刀子也要去!”正是这种“下刀子也要去”的精神,给成都周边几个村镇的孩子带去了很多快乐,在绘画、游戏、乡村小课等文化活动中,孩子们的童年有了欢乐的回忆,也给很多家庭带去了希望。

点滴帮助可以汇聚成一股力量,一点又一点,让更多人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正如一位村长对小红马说的,“或许无意中,你们就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徐哩噜的新浪博客:blog.省略/lyloo

国际公益组织项目参与者:

听爷爷的话,为了这里的将来

瞿菁

2011年暑假,我同另外60多名队员一起参加了雷励中国贵州远征。我所在的学校是黔西南州贞丰县鲁贡镇暗老村暗老小学,这里共有140多名学生,但仅有4名正式教师;这里的孩子吃不起肉、吃不到鸡蛋,日常三餐总是一大锅烧得烂烂的菜汤;这里的孩子偶尔会通过电视看到外面的世界,却没有直观的概念,羡慕我们见过狮子、老虎、飞机、汽车,崇拜我们会说英语……

我曾想,这里更需要的是知识、是资源,是慢慢开拓他们的视野,是让孩子们拥有学习的动力和走出去的勇气,而不仅仅是改善物质生活。我们这样近乎于急功近利的想要帮助他们,真的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这样做会不会破坏了这里原本的祥和呢?直到那次,和一位老爷爷聊了很久,我才明白,这里真的需要改变!

老爷爷是第二任村支书,做了20多年,前后3次在学校做老师。老爷爷对我讲了一晚上他当年的那些故事,他说:“当年条件艰苦,环境又差。那时候,我们吃树皮、啃草根,但我们还是努力读书,因为我们知道读书有多么重要。这两个孩子(老爷爷的两个孙子在暗老小学念书)玩性大,现在条件这么好,生活环境这么好,可是他们就知道玩……”我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和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孩子们还小,他们不明白学习有多么重要!他们也不知道外面和这里有什么不同!或许等他们长大了,会想用知识来改变这里的一切。如果不改变,这里将一直是个语言不通、交通闭塞的小村落。

老爷爷反复对我说:“我很感激你们,你们那里的生活那么好,还要到我们这里来吃苦……谢谢你们这么关心这些孩子……把外面的知识带过来……”我不知道“谢谢”两个字他提及了多少次,脑海中只有他这几句反反复复说了很多遍的话语和不断重复的感激,心中好难受。

尽管在远征之后,通过雷励中国和队员们的努力,已经有很多公益组织开始向贵州贫困地区的几所学校捐赠书籍、建立校园图书馆和食堂,同时也有许多好心人“认领”了那里的孩子,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进行经济和精神上的支助,但这对于一个偏远山区的学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在中国,还有更多更穷困的地方和更多更贫苦的留守儿童等待我们的帮助。因此,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贫困山区里的留守儿童,为了这些孩子、这些村庄的将来!

雷励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网站:www.省略.省略

博客地址:blog.省略/u/1689235042

《家教与成才》观点: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和发展中的衍生问题,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能够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经济支持,许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变得更加坚强、懂事;另一方面,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无法与孩子朝夕相处,无法及时传递对孩子的爱。这些父爱母爱缺失的孩子,没有基本的归属感和依恋感,变得孤单、敏感、自卑,情感也变得冷漠。

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很多方面协调配合,从政策层面来说,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还涉及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而妇联及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活动无疑在给予留守儿童精神关怀、物质帮助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支教是公益组织帮扶留守儿童的主要手段,但由于一些志愿者的准备并不充分,支教安排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造成一些隐患,甚至负面影响。因此,有识之士纷纷建议“如不能确保较长时间,比如一年以上,请慎做支教这件事”,更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动机和行为。雷励中国队员的反思和“大眼睛”志愿者的担忧,说明如今进行支教活动的志愿者已认识到留守儿童“伤不起”,正探寻更加科学的支教模式。他们明白自己不可能代替家长,更担心刚建立起来的亲密感会因分离加深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创伤。

只要不是终身投身于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就必然有志愿者、支教者与孩子们分别的时刻,而且长时间相处后的离别可能更让孩子们难以割舍,关键是要做好前期准备,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没有抛弃你们,正如你们的父母一样。最好同“大眼睛”一样,离开后继续和孩子们保持良性的沟通,才能更好地将支教的效果保持下去。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留守流动儿童逐渐成为一个特殊儿童群体,面临着教育缺乏、亲情缺失、安全缺保等问题,亟需社会各界伸出援手予以帮助。本刊策划此次专题报道,以引起爱心读者的重视,汇聚各方爱心资源,更加有效地帮扶留守流动儿童,并激发他们内心向上的力量,让他们阳光快乐地成长。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链接>>

江苏省妇联推出蒲公英行动网招募“社会妈妈”

为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汇聚承接各方爱心资源,畅通资助与受助渠道,有效帮扶留守流动儿童,促进困境儿童群体健康全面发展,省妇联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联合推出江苏蒲公英行动网(180.96.62.153),创建了“社会妈妈”、小小志愿者和受助留守流动儿童在线申报,“社会妈妈”与留守流动儿童结对信息等网上信息管理系统。

“社会妈妈”可以是个人(男女不限),也可以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家长可以个人参与,也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共同参与。可以通过江苏妇女网、江苏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网站、莫愁网、中国江苏网,在首页进入江苏蒲公英行动网,在线申请成为“社会妈妈”和小小志愿者,与省内单个或多个留守流动儿童(孤残特困单亲的留守流动儿童优先)结对,以钱物资助、家访探望、电信联系等方式,从身心健康、道德培养、生活学习等方面帮扶。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可到所在学校、当地妇联或登陆江苏蒲公英行动网申报,寻求帮扶。(沈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