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习作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习作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观察是习作的起步,习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习作教学;培养;观察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的习作阶段目标中就提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观察,是习作的起步。习作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为什么要培养观察能力

小学生常写的“状物”“写人”“记事”习作离不开观察,即使是“想象”类型的习作,也得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同样离不开观察。

观察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未经系统训练难以有效提高。学生若不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对周边事物熟视无睹,或者每每只能做粗浅观察,那他的习作大多只能言之无物,或者照抄照搬,把“陈词滥调”延用下去,一写爸爸就“中等身材”,一写奶奶就“满头白发”,一写眼睛就“炯炯有神”,千人一面。笔者曾组织三年级学生观察教室外的米兰,写一篇状物文章,学生习作中最多提及米兰的花和叶的颜色,个别学生能写出“叶子是椭圆形的”,寥寥数语。又一回,写秋天,学生大多写“树叶落了,果子(或小麦)熟了,大雁往南飞”,估计学生没去观察或不知如何观察,于是套用作文书所谓范文,以至于一片陈词滥调。

没有观察,就没有刘禹锡的“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没有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没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话,没有观察则没有好辞佳作,观察在习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什么是观察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观察?这个概念似乎你我都能说上两句,可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给出的解释是: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百度百科”里与习作有关联的解释有如下几条:

1.“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采访时‘观察’意思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查看体验活动,简单讲就是用眼睛采访。”

2.作为“科学研究名词”,“观察”这一基本概念意义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这一解释和上下两个解释都有关,如“有目的、有计划”和“采访”有关,“知觉”和“通过感官”有关)

3.观察就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行的直接认识外界的活动。但是,哪些知识点该直接传授给学生,哪些又该在教学中渗透而不能直接抛出?笔者经反复推敲,得出以下结论:

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传授的,按顺序罗列:(1)用眼睛“采访”(准备问题)(2)按顺序仔细察看(解决问题)(3)动笔做记录(记录素材)。

至于“观察就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行的直接认识外界的活动。”也可以当堂对学生作具体说明,如“观察,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触摸……”

应该在教学过程渗透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这个解释抛给小学生只能增加负担,笔者主张通过观察活动和指导学生完成观察记录进行渗透,向科学活动课借一招来用,见下表: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课内外共同推进,笔者本文主要交流课内操作,借一次四年级作前指导课(课题为《盆景观察与描写》),谈谈习作教学时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上课一开始,介绍曹雪芹等名作家的观察趣事,并通过《青苹果》作文月刊和“老牛的博客”两种约稿,主题为“盆景观察”,激发学生的观察与习作兴趣。

2.学生观察,教师现场表演,比较判断“观察”和“观看”“欣赏”的不同,直观地理解“观察”,然后教师板书“观察:(1)用眼睛‘采访’(2)按顺序仔细察看(3)动笔做记录。”学生抄写,初步了解“观察”的意思。

3.学生对仙人球作“采访”,之后选择2~3种感兴趣的仙人球盆景作观察与记录,这项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观察”的理解,渗透了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还有相对的持久性。

4.引导学生习作之前先进入“加‘墨’站”,学习借鉴四年级第三、第四单元学过的课文中描写植物的优美片段,将习作与阅读对接,意图有两个:一是将旧知识与新知识作“接枝”,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文章时应当学会借鉴他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好写法;二是避免学生直接按照《观察记录单》做记流水账似的铺叙,如“仙人球,绿色,椭圆,比乒乓球大一些,有点扎人……”打通由观察记录走向习作的大门。

5.课堂结束时,教师赠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既是对本节课的小结,也是对今后学生习作观察提出的“宣传口号”,这样的口号简明扼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学生今后的观察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观察在习作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必要条件,教师应深入理解观察的意义和内涵。观察能力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培养,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升习作水平。

(作者单位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嘉排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