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阳光城”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阳光城”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阅读柯布西耶的规划思想名著《明日之城市》,可以找到很多有益今天设计工作的借鉴之处。特别是在居住区规划中,如何看待当今大城市益发高密度的设计现状,从阳光城中心区及周边住宅区的规划构想,探讨启示

【关键词】阳光城 高密度 居住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 C91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柯布西耶的规划著作《明日之城市》,虽成书于近一世纪之前,但今天仍有很多可借鉴之处。现代城市中, “阳光城”的影子,不时闪现。但是,柯布西耶三百万居民的城市构想,与当今大型城市建设现状还是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我国受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加之人口庞大,土地紧张,城市建设余裕甚少。千万人口的北京,高楼林立,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人口膨胀,面临诸多严峻问题。小至居住组团这样的城市细胞,在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地产开发一味追逐容积率和可售面积,置公共利益于不顾。以高层换取中心公共绿地,对“阳光城”高密度市中心规划庸俗化片面化的演绎,似乎成为地产商高强度土地开发的托词。

因此,阅读柯布西耶的著作,可以更好应对工作中关于居住区规划的种种困惑和问题。

阅读柯布西耶“阳光城”规划理念

首先,柯布西耶关于市中区的规划设想,是一种相对的高密度。可以从两重角度来理解:其一,就写作的时代背景而言,一战之后,巴黎等欧洲大城市的市中区建筑,以低多层为主。因此,尽管柯布西耶在塔楼城[1]中描述的60层220米高塔,间距有250-300米,与今天设计标准相比,非常疏松,但在当时已是不可思议的高密度。其二,阳光城中心区的高密度,是与周边环绕的城市住宅与花园新城对比得出。《明日之城市》第11章中数据如下:

摩天大楼:每公顷3000个居民

锯齿状住宅社区:每公顷300个居民(豪华住宅)

密闭式住宅社区:每公顷305个居民

当时巴黎的每公顷平均密度是364人,伦敦158人;人口稠密区巴黎是533人,伦敦422人。[2]

我们不妨估算下北京一般居住区的人口密度,高层住宅,容积率按3计,每户3.2人:

每公顷:住宅面积为30000平米,每户100平米计,为300户,即960人。

可知北京高层住宅社区每公顷约1000人。

其次,阳光城中心区的高密度,促进了城市住宅的花园化,与北京城郊益发高容积率的居住格局截然不同。由上述数据两相对比,阳光城中心十字形塔楼区域虽容积率较高(约9左右,但应未将中心绿地加入平衡),但周边城市及郊区住宅却容积近乎1。这样在城市住宅区域内,营造开放的公共空间,也有较大自由度。

在纬度比巴黎高近10度的北京,容积率为1的住宅,物业类型以花园洋房为主,或以部分联排别墅和小高层、高层住宅结合——这类新建住宅区,一般都在五环外或远郊区县。围绕市中心商务区的住宅,除却旧城四合院和五六十年代的机关宿舍,商品房鲜有此等奢侈用地。市区人口密度居高不下,交通拥堵等问题必然随之而来。

再次,阳光城中心区的高密度建筑,更有利于采光与通风。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感性地描绘了理想的住区空间:

两侧房屋后退街道,空间开阔,充满阳光和空气,所有公寓都面向这空间。

住宅跟前就是花园与游戏场。[3]

插图:柯布西耶重建巴黎构想模型

柯布西耶认为,当时低多层的住宅,使城市陷入废气和灰尘中,位于绿地和树木中的塔楼则避免了这一点。当然,塔楼在除尘降噪上是否有此优势,姑且不论,柯布西耶的塔楼,只是市中区的特例。24栋体量巨大的塔楼,散布于尺度宏阔的场地内,周边又都是低多层环绕,通风、采光及视野自然优越。

反观北京,居住区不过要求大寒日2小时的满窗日照,且不是连续时段。离开首都这一首善之区,地方五花八门的日照测试要求,以及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更令居民的采光权蒙上了阴影。至于没有明确满窗日照限制的办公楼,自然采光条件就更难以保障。

反思当今住宅区规划问题——为谁而设计

光明城的社会结构,是分等级的:居住在中心塔楼群、周边豪华城市住宅以及郊区花园新城的,显然是三类不同人群。但从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却是相对均质合理的。中心区,柯布西耶将原有低多层住宅的基底叠加至高层塔楼,腾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但仍由这些居民享受。公共设施也分布于中心广场周边,更多的人,可以享受更方便的服务,可以更方便的上下班。这样居住在塔楼的人,生活品质也不会因密度提高而降低。周边低密度的城市住宅,拥有区内乃至宅基地内的绿化资源,距离公共设施稍远,但居住环境更私密幽静。再外圈的郊区,靠近环绕城市的自然环境。三者都有所失,有所得,社会关系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

再看北京,公共资源都向城市中心集中,离中心越远,辐射力越低。离开中心,便面临生活和文化上的边缘化。在居住区内部,配套的公共设施,开发商能省则省;会所等服务设施,绿带水景,无不优先靠近最高级别的物业类型;回迁房、学校等不盈利建筑,尽量放置在商品房不会选择的较差地段。如此势利的设计,着实令人汗颜。

或许,执着于百年前规划理念的合理性,不如追思大师隐于设计背后的人文关怀吧。

【注释】

[1] 勒·柯布西耶. 陈志华 译. 走向新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1,P50

[2] 勒·柯布西耶. 李浩 译. 明日之城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P161-163

[3] 勒·柯布西耶. 陈志华 译. 走向新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1,P53

【参考文献】

1. 勒·柯布西耶. 李浩 译. 明日之城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

2. 勒·柯布西耶. 陈志华 译. 走向新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1

3. 沈玉麟. 外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