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中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中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和智力活动的高级形态。数学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方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动思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需要有创见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数学创造性思维从属于创造性思维,它应是创造性思维在数学中的体现;它也直接从属于数学思维,它是数学思维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一种形式。创造性思维具有独创性、巧妙性、流畅性、突发性、连续性、整体性等特点。当然数学创造性思维也应具备这些特点。

数学教育心理学家对数学思维品质也进行了概括,即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广泛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当然数学创造性思维应具备上述六条品质。总之,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它是各种思维形式高度统一协调的综合性思维。它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和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数学中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审美的作用,因而能按最优化的数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地把握数与形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数学创造的完成。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强的人,对熟悉的事物能够采用新的方法或从新的角度加以研究,在相同或相似之中看出不同,见人所未见。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种解法的特点和优劣,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题能力、优化解题思路,而且能增强发散思维能力。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传统方法,非常有效,在教学中教师绝对不能简单地使用讲授法,把学生当做记录工具,一讲了事,而要宁愿少讲几道题,也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能适当启发。若简单地使用讲授法,不但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觉得数学高深莫测,从此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2.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就是善于根据客观标准,从实际出发,细心权衡一切意见,通过辨误驳谬更好地区分正误、明辨是非,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思维的批判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传统教学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型教学,注入式讲授多,批判质疑少,讨论研究少,不利于学生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边讲边问正在取代灌输式讲授,高密度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课堂内主要采用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而学生自主取向的教学方式用得很少。不留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昔日的“满堂灌”变成了今日的“满堂问”,这不算是真正的进步,关键要看谁来问,什么时候问,什么地方问,问什么,怎么问,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长期处在缺少提问质疑机会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思维的创造性受到了压抑。学生的提问质疑不但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在提问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问题的答案,可以培养其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回避,而是要正面引导,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更深层次的思考,会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且能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3.通过数形结合,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是伴随解析几何的产生而产生的。数形结合使得代数的抽象性与几何的直观性相结合,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正如数学家拉格朗日所说:“只要代数同几何分道扬镳,它们的进展就缓慢,它们的应用就狭窄。但是当两者结成伴侣时,它们就相互吸取新鲜的活力,就以快速的步伐走向完善。”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在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直觉思维和预感的训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但经常被忽视,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途径有很多。例如:让学生学会从总体考虑问题;引导学生迅速、敏捷、整体、跳跃地思维,直接观察结论;鼓励学生借助对称、和谐等数学美感进行联想、估计和预见。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有意识地训练直觉思维,并有意识地运用直觉思维,就有可能踏上创造性思维的阶梯。数形结合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明生,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2).

[3]刘以林,张文珍,冯克诚.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与技巧.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