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造魅力语文课堂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上课易,上好课难。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已经成为许多老师,尤其是年青轻老师关注的问题。本人通过学习、积累语文教学上浅薄的经验,认为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的三要素是课前准备、课中组织、课后反思。

【关键词】魅力;语文;课堂;策略 课前准备――语文课堂充满魅力的基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确如此,教师课前没有充分的准备,那么成功的课堂可能永远与我们无缘。精彩课堂来自精心准备。上课前的准备对于课堂教学,犹如基石之于巍巍高楼,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那么,上课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一)备知识

这一步主要备讲什么的问题,它是上好课的前提。所备的知识点应当包括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疑点和教学交点,并将各种知识点均清晰地罗列出来。

(二)备教法

在导入新课之后,就应当围绕教学重难点、交点和疑点寻找教学方法。一方面,从教师的教授行为看,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行为来看,学生为了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能,在教师指导下而采用的学习方法。

总之,教师要善于从语文教学目标的全局、教学内容的整体、学生的具体实际,研究和制定出切合客观规律的最佳教学措施。

(三)备学生的基础

无论是在确定教材的教学难点、教学疑点还是在确定材料和上课时间时都需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根据学生的基础来找准教学难点和教学疑点。一方面,同一班级的学生基础、能力不一样,另一发面,不同班级的学生基础能力明显不一。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思想来判断某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有时教师认为简单的问题,对学生却有可能成为问题。那么,教师应当怎样正确地估计学生的能力呢?

1.注意平日观察了解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学习习惯等等。

2.注意信息反馈。教师应当敢于多给学生参与讨论或及时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际的讨论或练习的过程中犯错误,再根据学生犯错误所反馈的信息来指导教学。在这一点上教师决不能吝啬时间。

(四)备上课的时间

这一步主要备:各知识点讲多长时间的问题。它是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各知识点的有力保障。

因此,学生对所讲知识点的理解要以时间作为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

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思想来判断某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有时教师认为简单的问题,对学生却有可能成为问题。那么,教师应当怎样正确地估计学生的能力呢?

1.注意平日观察了解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学习习惯等等。

2.注意信息反馈。教师应当敢于多给学生参与讨论或及时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际的讨论或练习的过程中犯错误,再根据学生犯错误所反馈的信息来指导教学。在这一点上教师决不能吝啬时间。

第二、粗略地安排各知识点讲解的时间,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灵活地调整时间

教师应当思考本节课所要讲的知识点,分别应当用多少时间讲解才合理,然后试着去讲。但,讲课应当以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为目的。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讲完事先安排的教学目的,而拉快教学进度。也就是自己规定的教学目标,不能非要讲完不可,当绝大部分学生都未掌握某知识点时,就应当调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先解决学生未听懂的知识点。因为在学生没有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即使教师讲完了自己规定的该节课的内容也等于零。该多花时间的知识点,一定不能吝啬时间。

第三、压缩不必要的阐述时间

首先导入新知识时,应当简洁、新颖,不能嗦,否则将显得喧宾夺主,而且浪费时间;其次对于简单的知识点,不能累赘阐述,否则学生将听得索然无味;再次要精选例题,所选的例题应当具有典型性、基础性和代表性,这样学生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教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讲解重难点,为讲课成功赢得时间。

(五)精神准备

教师应当注意休息,以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另外,还应注意穿着打扮。

课中组织――语文课堂充满魅力的关键

充分的准备将为上好一堂课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它只是一个预设的课堂,是一堂课的作战方案,事实上,受学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实的课堂能否取得成功,还取决于教师和学员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我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

导入语是教师在传授新知识之前,有计划、有目的的运用一定的方法所设计的教学语言。计算机是一门与实践密切联系,知识点又相对零散的学科。因此巧妙新颖、引人入胜的导语,能抓住学生心理,唤起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常见的导语形式有:

1. 直转式导语

教师运用直截了当的语言,从旧课的内容直接转入新课。前后衔接承转紧凑,自然过渡,这种导语便于学生温故而知新,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

例如:在讲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第二课时时,可以这样导入: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复述),本节课,我们继续分析小说的人物及主题。

2. 引名句作导语

教师可以用同学熟知的名句导入,集中学生注意力。例如:在讲《过万重山漫想》时,可用李白诗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导入;讲以写别情主题的词《雨霖铃 寒蝉凄切》时,可用王勃诗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导入,也可用李商隐诗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导入,让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下来学习。

3.情景式导语

教师用语言或其他手段,创设情景,唤起美感,使学生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具有一种让学生急待接触知识的内驱力。

例如:在讲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教师走进教室,面带笑意,对学生说:“我喜欢听《……》、《……》这几首歌曲。如果同学们喜欢我们就共同来欣赏,好不好啊?”同学们高兴地回答“好!”,于是教师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大家完全沉浸在动听的歌声之中。随着歌声的停止,教师便说道:“那么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歌曲的词里面……”,教师紧接着板书课题《明月几时有》。

当然导入语形式远远不止这些,随着教师经验的积累,各种有利于教学的导入形式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提问设计

提问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活跃情境,深化理解,检查和诊断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设计出一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提问,也是构成整体教学设想的重要内容。提问的形式常见的有启发式提问、激疑式提问、阶梯式提问、分解式提问,或扩展式提问。如《谈骨气》一文,可采用启发式提问。为使学生深入理解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作用,可向学生这样提问:文章列举了三个事例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三个事例为什么以这样的顺序安排呢?,这样安排合理吗?学生各抒己见,认为这三个事例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层层深入证明中心论点。本文也适合分解式提问:作者为了证明中心论点,列举了三个例子,大家想想看,作者用第一个例子证明了孟子的哪一句话?用第二个例子证明了孟子的哪一句话?第三个例子证明了孟子的哪一句话?这三个例子综合起来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设问有分有合,化难为易,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既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意义,又把握了论证的技巧。

(三)练习设计

练习设计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启发性、灵活性。练习的形式主要有:提问型、质疑型、标题型、联想型、填空型、综合型。

1、 提问型

提问的重点应在画龙点睛之处,语义深含处等,如《项链》这课,可以这样提问:丢项链这一情节对塑造主人公形象有何作用?这样,可让学生全面了解人物形象。

2、 联想型

鼓励学生驰骋想象,发挥创造性表达能力。《项链》这课,可让学生发挥想想象,续写主人公得知项链是假后的反应。

(四)板书设计

上课时除了从语言上能反应教师的思路之外,从板书出的知识点的结构上也应当能体现教师的思路。板书的屏幕或黑板毕竟面积有限,因此,要求教师对所要板书的内容和位置都要精心布局。

板书应当注意:①重点突出,内容精要,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和方向。②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使人一目了然。③言简意赅,提纲挈领。④书写整洁,行距匀称,要给人一种艺术美的感觉。

板书的类型很多,从形式上分,有提纲式、表格式、图式等;从内容上分,有单项式、综合式等。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加强训练,逐步提高板书设计能力和教学艺术。

课后反思――语文课堂充满魅力的保证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如果一个人失败后不善于反思,不总结经验教训,那么等待他的仍然是失败。因此,我认为,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反思才是成功之母。

(一)反思的意义

除了课前的精心准备和课中的正常发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对于上一堂来说是上课后的研究,而对于以后的教学又是课前的准备。通过反思,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整理,以便今后发扬光大;对失败教训进行深入剖析,以便今后避免和改进。长此以往,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会得到不断提升。

(二)反思的途径

1、 收集反馈信息 通过反馈表、学生作业以及学生意见等多种方式听取意见。

2、 自省、自察、自悟

教师对课堂的方方面面,课后要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可运用评课的有关理论和要求,经常性地对自己的课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果有条件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录音和录像,课后回放推敲反思,效果更好。

总之,课前准备、课中组织、课后反思三者密切相关,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可能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