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度的测量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度测量看似很简单,但却包含了测量方法、读数、单位换算等重要的知识点,如何让对长度测量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掌握如此多的重点知识呢?我在情境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很好的构思,对长度的测量这节课进行了设计并开设了一节区级公开课,让问题主导体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是使用其他有刻度仪器、仪表的基础,所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同时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一、设计思路

1.一幅缺了玻璃的十字绣作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为什么要学习长度测量?怎样测量?学习长度测量有什么用?在这个设计中,以一幅没有玻璃的十字绣作品贯穿始终.课堂导入阶段,教师首先展示一幅漂亮但没有玻璃的十字绣,怎样才能配一块合适的玻璃呢?学生的回答是需要测量画框的尺寸,从而引出“测量”话题.在学习测量的过程中也始终没有离开配玻璃这个话题,比如:刻度尺的选择、厚木尺的使用等环节.最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测量方法对画框进行测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于十字绣作品的介入,给枯燥的学习内容增添了一抹亮色.

2.本设计突出了“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其中板块设计实际上是明晰知识的主线

在每一板块的具体设计中,通过任务性问题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师生反馈设计来展开教学.这些问题是一种任务导向性问题,承载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及目标的分解.学生活动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空间时空,并利用小组同伴来互帮互纠,切忌教师从头到尾满堂灌.师生反馈设计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活动情况,抓住重、难点,抓住学生疑点进行及时点评分析,同时通过巡视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3.注重学生活动设计,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强调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的学科,所以学生活动的设计尤为重要.本设计十分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比如:比较课桌的长宽高、制作单位换算表、切身体会长度单位、用厚木尺测量书的长度、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等.这些活动设计有的是浅尝辄止的体验活动(比较课桌的长宽高)、有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思维活动(制作单位换算表)、有的是充满趣味的活动(切身体会长度单位)、有的是严肃的探究活动(用厚木尺测量书的长度、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通过这些多维的活动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营造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氛围.

4.教学过程中处理好难点和重点的关系

本节课中单位的换算是一个学习难点,但在本设计中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本人认为熟练掌握单位换算的关键是:换算方法+适当的训练.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教师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单位换算的技能训练上,而忽视了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作为一节新授课,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难点的把握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仅凭一节新课就使大多数学生掌握难点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二、设计流程

板块一:为什么学习长度的测量?

问题1:展示一幅漂亮但没有玻璃的十字绣画,如何知道玻璃的确切尺寸呢?

功能分析:本问题是让学生在十字绣的视觉冲击下,让他们眼前一亮,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一块玻璃,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该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活动设计:同学们独立思考,并用刻度尺比划.

反馈方式:学生回答,教师简单点评.

问题2:你遇到过需要测量长度的这一类事情吗?

功能分析:在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让他们感受到测量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十分常

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测量”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这节

课的作用就是学习长度测量并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测量的问题.

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并相互分享经历.

反馈方式:小组交流后请学习小组派学生代表讲身边的关于测量的事情,并鼓励他们

说出更多自己的测量经历.

板块二:长度测量需要怎样的单位?

问题1:目测课桌的长、宽、高,哪一段不是最长也不是最短的?

功能分析:本问题的设计是想通过目测,然后通过三段长度的比较,选出那段长度,体现了“比较”的过程.同时,由于课桌的长和高的长度相差不大,学生的回答并非完全一致,由此也给学生一个启示:目测并不精确,导致结果也不可靠.

活动设计:学生认真观察和目测课桌的长宽高,并进行比较.

反馈方式:学生观察时,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状态.组内交流目测结果,并在全班

交流.(出现不同的目测结果,但学生又说不出所以然,让他们意识到必须要有说服力

的证据来证实)

问题2:不用尺子你知道它的具体长度吗?

功能分析:通过刚才的目测,学生意识到只有测出具体的长度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当

学生想测量时又给他们一个限制条件“不用尺子”,这并不是故意刁难学生,而是通过

这样一个“难题”让学生去感知测量过程就是比较的过程.

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长宽高的测量.

反馈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测量活动进行巡视,并对困难学生进行点拨,然后请学生说

出并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学生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有用自己的手的大拇指与食指或

中指之间的距离作为衡量的标准的,也有用教科书的一边的,还有用铅笔、橡皮、笔盒

的,总之,他们能就地取材顺利完成测量.

讲述:“中国木工尺”的故事及米原器的来历.

功能分析:通过前面的测量活动和“中国木工尺”故事,意识到没有统一的标准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比较和测量的,因此长度标准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米原器”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长度基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问题3:你知道长度的其他单位吗?你会给他们排队吗?

功能分析: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长度单位,该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能说出除此之外的其他长度单位;②能对列出的长度单位排队.在学生回答出问题之后,可以再追问:你知道这些新单位的符号吗?用这样3个问题达到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目的.

活动设计: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由组长汇总每个同学的意见,并由组员执笔把单位排列在展示纸上.

反馈方式:巡视中鼓励学生参与,并指导学生将结果写在纸上,然后请2-3个小组将成果在全班用实物投影的方式进行展示,并对微米、纳米进行重点的介绍.

问题4:你会进行单位换算吗?例题、4.3 km= cm,练习、7.2×102 nm = km.

功能分析:本问题是上面一个问题的递进,是难度较大的技能,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分成两个步骤,步骤一:将纸上的单位按照要求“开火车”,步骤二:将排列好的单位作为工具,挑战几个单位换算.

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看书上的信息快递,并鼓励学生独立将单位换算填写在纸条上,然后要求同伴之间互帮互纠.然后可以依据单位换算表尝试完成例题.

反馈方式:巡视中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指导他们整理好单位换算表.然后请学生上讲台实物投影展示,并点评,学生有错误可以用红笔及时做好标注.然后讲解例题,帮助学生使用单位换算表,例题:4.3 km= cm解:4.3 km=4.3×103 m=4.3×103×102 cm=4.3×105 cm.接着巡视,点拨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使用单位换算表,先找到起点和终点,然后根据表写出过程.

问题5:你对长度单位有切身的体会吗?

功能分析:本问题的设计是试图让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能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长度单位.

活动设计:给每对同伴发一根1米和1分米的棉绳,然后让他们找找身边或身体上与

这些长度单位一样长的物体或部位.

反馈方式:学生活动时,教师维持好秩序,并鼓励学生找到更多的跟长度单位一样长的物体.活动结束后,请学生展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结果.例如:我的刘海有1分米,我的腿有1米,我的指甲宽是1厘米等.

板块三:你测量长度的方法科学吗?

问题1:介绍各种测量工具,你会使用刻度尺准确测量长度吗?

功能分析:学生最熟悉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通过介绍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激光测距仪等工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学生从小学

开始就使用刻度尺,但是否能正确使用却是一个新的问题,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阅读刻

度尺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

活动设计:用PPT的图片和实物展示各种长度测量的工具,学生自学刻度尺的使用方

法.

反馈方式: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提醒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重点知识要进行标注.

问题2:你会准确测量吗?

功能分析:学生认真阅读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并做了标注并不意味着会真正使用刻度

尺,而是要老师设计好障碍,然后让他们实际去操作,学生使用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

决问题,在这样精心设计的环节中让他们加深使用刻度尺应该注意的细节,例如怎样理

解刻度与被测物体紧靠、刻度尺的选择等,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设计:每对同伴发一根厚的木刻度尺,用它测量物理教科书的长度,一个学生测

量,另一个学生观察,然后再交换.

反馈方式:教师巡视,全面了解学生的测量情况,呈现学生的测量方法,并由教师重

点点拨,提问:①这把尺很厚,但又只能用它来测量,你们觉得这样测量有什么问题吗?

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尺太厚,读数会有误差.学生思考后有部分学生会将

尺面与书面垂直进行测量.②使用塑料尺、钢尺时也需要将尺面垂直于被测物体来达到刻度被测物体紧靠的目的吗?学生观察后回答:不需要,因为有的塑料尺的刻度刻在尺的背面,而塑料尺是透明的,可以准确读数.就算是不透明的塑料尺,它的刻度面也是斜的.钢尺由于钢材料不容易段,可以做得很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③如果尺的零刻度线模糊不清了怎么办?学生回答:可以从清楚的刻度线那开始测量.④给十字绣配玻璃,选择分度值大的还是小的刻度尺?学生回答:分度值小的更精确.

问题3:读数和记录是很重要的一种技能,你会准确读数吗?

功能分析:长度读数是初中物理中要求最高的读数,要求准确值+估读值+单位,而平

时没有估读要求,所以要通过训练来达到目的.

活动设计:教师先讲解读数要求,然后同伴之间进行测量读数和交流,要求是每人至少测量读数2次,但其中必须有一次是测量物理教科书的长度(注:刻度尺自选).

反馈方式:教师巡视,并纠正一些错误的测量方法,聆听一些学习困难学生的读数,最后全班交流教科书的长度.

问题4:怎样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功能分析:这个问题的提出,提高了长度测量的要求,由普通测量提升到了特殊测量

的高度.这个问题的处理还是先让学生尝试,失败后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的处

理方式比直接告知方法要好得多:①可以满足学生的动手需求;②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活动设计:学生认真阅读要求,然后用刻度尺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反馈方式: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测量.学生代表交流测量结果.教师

追问:你的测量经历要提醒大家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封面和内页不一样

厚、页数不等同页码、纸要压紧等.

板块四:长度测量的应用

问题1:长度测量在生活中用处很大,比如我们测量好画框的尺寸就可以去配玻璃,他还可以帮助破案呢,想不想了解一下怎么回事?

功能分析: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学习了长度的测量有什么用呢?与开头提出的

问题呼应.让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活动设计:学生畅所欲言,阅读材料,谈谈感受.

反馈方式: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进行总结.

本节课最后在流淌的音乐声中,播放牵牛花盛开、地壳运动(火山爆发)、蜗牛爬

行的动画,并附旁白:可见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学习运动不仅要会长度测量,时间的测量也是必不可少的,下节课我们学习时间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