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趣 有情 有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趣 有情 有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聋校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但他们也对新知识充满着好奇和渴望,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从激发聋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出发,构建低年级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唤醒聋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以趣促学,焕发课堂活力。2.以情促思,优化课堂教学。3.以学定法,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聋校 ; 低年级 ; 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由于聋校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其实施的教学方法应尽可能有趣味性,促使聋生保持愉快乐观的学习情趣,同时养成健康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课堂教学,调动聋生的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他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培养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在谋划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时应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聋生在愉悦的课堂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1 以趣促学,焕发课堂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一点一点唤醒人对于知识的渴求,成为孩童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景中学习数学。低年级聋童差异性比较大,自控能力差,大部分聋童的思维还停留在形象阶段,聋校教师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选择有趣而符合聋童实际的问题情境,多做示范,把好教学节奏,让聋生学会用眼睛来观察,用身体的各个细胞去感受,激活学生脑中现有的生活经验并联系已知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以趣促学,聋生将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没有止境地探究新知中去。

以教学聋校数学第一册中《5的减法》为例,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本中静止的插图变成聋童喜欢的动画。我引导学生观看桃树上依次结出5个大桃子,再让学生数出树上桃子的个数。然后,跳出一只小猴子。我用手语问:“它是谁?”同学们开心地打出手势回答我:“猴子。”“那猴子喜欢吃什么呢?”我又问。“桃子!”同学们不约而同打出了正确答案。“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小猴子会吃掉几个桃子?树上会剩下几个桃子?”一位同学说吃掉1个,还剩4个。我边演示边板书算式:5-1=4。接着我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同学们积极思考,兴趣很浓:有的说吃了2个还剩3个,5-2=3;有的说吃了3个还剩2个,5-3=2;还有的说吃了4个还剩1个,5-4=1。其后,我让聋生用学具摆一摆,复习他们自己的陈述,还让同学们戴上猴子、桃子的头饰,进行猴子吃桃子的游戏表演――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新知识。由此可见,把数字小游戏巧妙地穿插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又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老师带一些学生熟悉的东西,如水果、学具、小物件等,课上让同学们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来比一比谁重谁轻,从而建立千克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材料都是经常接触的东西,这些材料真实而具体,聋童感兴趣。用这样的材料进行教学,易于消除聋生对教学内容的陌生感,从而避免出现学习初始阶段的紧张不安情绪,使之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中的那些有趣的事情息息相关,数学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是可亲、可近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其次要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2 以情促思,优化课堂教学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低年级聋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他们对新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他们的潜能和可塑性很大,要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需要老师付出爱的情感。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与聋童平等对话交流。面对聋童,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对聋童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用这些方式与聋生交流信息,聋生会受到更大的鼓励,从而更加亲近老师,以最佳的主体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给予老师积极主动的反馈。同时还能帮助学习困难生克服畏惧心理,一同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只有以强烈的情感体验投入到课堂上,才能唤起聋童的情感“共鸣”。这对有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当我们在课堂上面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愉快、幽默的神态,用期待的目光鼓励聋生,调动其积极的情绪,牢牢地吸引每位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自始至终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探究氛围中。

比如,在教学“5的分成”时,我让学生猜一猜:先捧出5颗小弹球,然后让学生数一数,接着左手取出2颗,再让学生猜猜右手里面有几颗。学生们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争先恐后地想回答。一个学生很自信地说是“2”,其他同学一片哗然,说“错了!错了!”那名学生一下子脸红了,站在那儿不知所措。我并没有给予否定,而是微笑着让他再猜两次。在我耐心地引导下,他终于说对了,我带头为他鼓掌。我知道,对这个孩子来说能积极参与并勇敢地举手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对他而言在老师的鼓励下回答正确更是一种肯定。

由此可见,教师耐心地鼓励和正确的评价是促使聋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要善于抓住聋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都不能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以免挫伤聋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个聋生的每一进步,从而使聋生从正确、科学的评价中受到鼓舞。比如,当聋生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就说:你真棒!聋生遇到难题时如若自发进行思考,就要及时表扬鼓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不要指责,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告诉他们“只要你能不断努力,一定会学得更出色”。这样,聋生会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体验学习成功后的喜悦与快乐,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并从此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进而由“亲其师”到“信其道”、“乐其道”。

因此,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激励聋生学好数学的欲望,以情促思,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使数学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3 以学定法,提高课堂实效

一堂成功的课总是要从备课开始,备课中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是产生有效行为的前提,要始终把发挥学生主体性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始终将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特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要始终凸显“为学而设、以学定法”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中的“9加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结果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比较灵活地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让他们说说不同的算法,与同学们分享。这样,在试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针对低年级聋生好动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资源共享,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使之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例如,在教学《9的加减法》时,运用课件出示一幅图:。我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说算式,先说加法,再说减法,根据图意让学生说出四个算式:3+6=9,6+3=9,9-3=6,9-6=3。因为学生在之前的《8的加减法》学习时,就能借助学具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所以学生不难总结出计算规律。这样学生通过使用学具,既能发现新知,又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要求我们首先要积极创设条件,把抽象的数学还原成生活中的数学,让聋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与数学相关的内在情感因素,适时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聋校低年级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准备课《左右》时,除了在教室里让同学们根据各人的位置说一说以外,我领着同学们走出教室,在校园里走一走,说一说,根据具体的场景提出问题,我们的左边有些什么?右边有些什么?然后变换方向看看左右两边的物体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认识到物体之间的“左右”位置关系是相对的。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学到的左右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又让学生能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聋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必须基于聋生的真实生活,聋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现实的课堂中,应遵循聋生的身心特点,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优化课堂教学,以学定法,这样的数学课堂才受聋生欢迎,教学效果才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