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凝结泵耗电率高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凝结泵耗电率高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凝结泵作为电厂重要辅机,是厂用电耗电大户。为创建约环保型电厂,改变凝结泵的运行方式和加强人员节能意识可降低凝结泵的耗电率,继而为降低全厂的厂用电率作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电厂、凝结泵、耗电率、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C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346-02

一、凝结泵耗电率现状调查

调查统计,乌海热电厂的厂用电率基本在8.7% 左右,与同规模机组厂用电率与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降低各大转机耗电率是节能增效创建节约环保型电厂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

经过机组实际运行后分析比较得出,乌海热电厂的凝结水系统运行方式有着需要完善的地方,调整其运行方式,可大大降低凝结泵的厂用电率。结合我厂机组的特点,在冬季供热期,每台机组的热网疏水量大可达200t/h以上,通过热网疏水泵的疏水打入凝结水系统,可尝试调整凝结泵运行台数,从而降低凝结泵的耗电率。

二、降低凝结泵耗电率方式

1、改变凝结水系统的运行方式

2、供热期间调整凝结泵的运行台数

3、降低凝结泵的耗电

4、处理系统内漏的阀门

5、保持低加疏水泵良好运行

6、增强运行人员的节能降耗意识

三、凝结泵耗电率高原因分析

1、改变原有的凝结水运行方式:

通过凝结水再循环门开度调整除氧器供水量,凝结水供除氧器调整门及旁路门保持全开,这样的调整方式会将凝结泵打出的部分凝结水又打回凝汽器,这样白白增加了凝结泵的无用功耗。

2、低加疏水泵故障检修

低加疏水泵故障检修后疏水泵不能投运,低加疏水走直通至凝汽器

3、机组负荷160MW以下

机组负荷160MW以下,没有及时调整变频泵的频率或工频运行泵的出口门开度,仍维持 2台凝结泵运行。

4、维持凝汽器一定水位:

在保证凝结水泵汽蚀余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凝汽器水位,保持凝结泵耗电降低。

6、系统阀门内漏:

保证系统阀门不内漏,或利用停机机会及时处理。保证系统运行期间无内漏阀门。

7、供热期间1台凝结泵运行:

根据热网疏水流量和凝结水流量,停用一台凝结泵。

8、供热期间热网疏水各机分带:

各机分带热网疏水,校严热网疏水联络门,防止窜水。

9、节能意识不强

四、分析主要因素

1、改变原有的凝结水运行方式:

通过改变变频泵的频率或开启凝结水再循环门维持凝汽器水位100-200mm,有效降低凝结泵耗电。

2、非供热期间机组负荷及时调整凝结泵运行台数:

机组负荷160MW以下,及时调整变频泵的频率或工频运行泵出口门开度在保证不超电流的情况下及时停运一台凝结泵。避免维持 2台凝结泵运行。

3、供热期间1台凝结泵和1台低加疏水泵运行。

供热期间及时调整变频泵的频率或工频运行泵出口门开度,避免维持 2台凝结泵运行。

4、其它(低加疏水泵故障、系统阀门内漏)

若疏水泵故障,联系检修及时处理。运行人员及时检查系统内漏阀门。保证低加疏水泵能全年运行、系统阀门无内漏。

五、方案措施

方案实施一:

改变了凝结水系统运行方式:

关闭凝结水再循环并手动较严,用工频凝结泵出口门或变频凝结泵频率控制除氧器供水量,通过对200MW负荷及180MW负荷调整前后运行凝结泵电流进行比较如表1:

实施方案二:

负荷160MW以下时停止1台凝结泵的运行方式:

小组通过对凝结水系统进行分析:负荷160MW,除氧器上水量400t/h能满足负荷需要。

低加疏水泵正常运行时:

1、单台#1变频凝结泵运行时,调整其出口门电流22.8A左右,即可满足负荷需要(除氧器上水量415t/h左右)。

2、单台#3凝结泵运行时,调整其出口门电流23A,即可满足负荷需要(除氧器上水量420t/h左右)。

通过对各凝结泵出力分析比较后可得出:

负荷低于160MW时,如果低加疏水泵运行,可停运一台凝结泵即可满足对除氧器供水需要,通过对以上方案实施后列表如表2:

实施后分析如下:当负荷在160MW以下时, 低加疏水泵正常运行,可单台凝结泵运行。这大大降低了凝结泵的厂用电率。

方案实施三:

供热期间:供热热网疏水量可达到160~200t/h,因此供热旺季可采用单台泵运行方式,

实施后得出:供热旺季由原来2台凝结泵运行方式改为1台凝结泵运行,且关闭再循环,调整工频泵的出口门或变频泵的频率。降低了凝结泵耗电率,列表如表3:

六、巩固措施

1、低加疏水泵的使用率

2、运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积极调整

3、运行人员的节能意识

七、结论

通过这次活动,成功的降低了循环泵耗电率完成了小组活动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运行实践、理论研讨、质量意识等方面有效提升,为今后的节能降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吸取经验,克服困难,完成各项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