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态视角下的《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视角下的《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翻译策略,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字幕翻译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特殊,其转换策略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分析《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中的语言、文化、交际等维度的转换策略,以期拓展字幕翻译的研究,为字幕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字幕翻译;多维度适应

全球化与互联网使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走向国际,影视翻译也日益受到关注。影视翻译包括配音和字幕翻译,其中字幕翻译因保留了原声影视作品原汁原味的语言特色、翻译效率高、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渐渐成为电影翻译的主流。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活动有着重大影响,“译者和译品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由于影视字幕翻译受到社会、文化及业界诸多因素的制约,生态研究视角对影视翻译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出发,对电影《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的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在达尔文的适应选择论基础上,结合翻译中的顺应理论,胡庚申教授提出并发展了生态翻译学。根据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翻译选择适应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构成的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生态翻译学将具体翻译方法归结为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只有在各个维度上达到适合,才能创造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二、字幕翻译的特点

电影字幕有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语际字幕翻译是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即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比起一般的文学翻译,字幕翻译因翻译对象特殊,有着自身不可逾越的特殊性。

(一)字幕翻译的时间与空间局限性

电影的内容信息由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共同承载,从视频和音频两个渠道共同输出。因此,字幕翻译考虑的对象不仅仅是纯粹的文本,还要考虑场景、人物、表演、蒙太奇镜头因素。只有画面语言和文本语言相契合,才能准确有效地表达原文意义。其次,字幕翻译还要考虑屏幕显示空间和字幕停留时间。电影屏幕的空间有限,从观赏和美学的角度考虑,字幕常置于屏幕下方,一般不超过两行。此外,字幕要与图像同步,因而字幕信息呈递进式推进,瞬时即逝,观众无法像阅读书本那样前后参照。综合考虑屏幕空间、声画持续的时间、浏览字幕所需时间这些因素,影视“中文字幕每行不超过15个,英文字幕不超过35个”,以免影响审美效果,降低欣赏乐趣。

(二)字幕的语体特点和文化特色

字幕语言口语体特色显著,多为人物对白,常见俚语和文化特色词语,在译语很难找到完美对应。鉴于说话速度一般比阅读速度快,译者翻译时要注意前后语境,保证字幕信息的衔接和连贯。另外,观众文化水平、知识面、年龄等因素也不尽相同,为使观众能以最小努力获取最清晰的信息,译文使用的语言符号不能太繁冗,宜用常见易懂的词和简明句式。

总之,字幕翻译的特殊生态环境要求译者对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适应性的选择,将译义贴切、行文简洁、自然流畅的译文展现于电影观众面前,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实现文化交流。字幕翻译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空内配合画面和声音,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实现语言、文化、及交际三个维度的最佳转换。

三、《泰坦尼克号》字幕翻译的适应性转换

根据生态翻译学,字幕翻译过程是译者选择性适应翻译环境和适应性选择译文交替循环的过程。字幕翻译的空间、时间和受众特点要求译文不仅语言简洁凝练,还要传达文化意蕴,并能实现交际意图。下文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结合《泰坦尼克号》的英汉转换实例来阐述字幕翻译的适应性翻译策略。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涉及语言风格、修辞、句式等不同层面。在《泰坦尼克号》的字幕翻译中,有很多在语言维转换非常成功的例子。

例1:Cal:What made you think that you could put your hands on my fiancee! Look at me,you filth.

卡尔:你怎么对我的未婚妻动手动脚?看着我,你这个混蛋!

这句对白的场景中,杰克救回露丝,并摔倒在一起。卡尔看到此情景极其愤怒,出言责问。这句话直译应为“什么让你认为你可以把手放在我未婚妻的身上”,不仅嗦,还淡化了源语强烈的不满情绪。译者采取缩减和意译的策略,将原文译成“你怎么对我的未婚妻动手动脚”,既满足字幕对语言形式简洁、凝练的要求,又充分地传递语言信息及其所表达的情绪。

例2:Cal:Well,its for royalty. We are royalty,Rose.

卡尔:是皇室戴的。我们就贵如皇室,露丝。

片中,卡尔将路易十六戴过的“海洋之心”项链送给露丝,以拢住她的芳心。原文we are royalty按字面翻译应为“我们是皇室”。卡尔的话用了暗喻的手法,意思是自己和露丝身份尊贵如皇室。译文将原文的暗喻转换成明喻,意思简单易懂,从而避免观众产生误解。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影视作品往往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对白中的俚语、熟语、意象更是充分显示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性。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时,必须关注整个源语文化系统,使译文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间找到最佳契合点,避免从译语文化出发曲解原文。下面是对文化词汇的处理和表达实例。

例3:Molly: You are about to go into the snakepit.

莫莉:你要去闯狼窝了。

这是莫莉对准备赴卡尔感谢宴的杰克所说的话。莫莉熟知上层社会的势利,提醒杰克要有心理准备。原文句式规范,用词正式,体现了莫莉上层社会人物背景身份。若将原文语言风格进行严格的对等转换,译文就显得繁冗。此外,莫莉用snakepit(蛇窝)表示“困境”,与汉语表达类似意思的比喻不同,带有明显的英语文化特征。译者将莫莉的话转换成简洁的口语体,并采用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翻译策略,将snakepit转换为“狼窝”,不仅体现了电影口语化的特征,也符合汉语的文化习惯,且通俗易懂。

例4:Molly:Remember,they love money. So just pretend like you own a goldmine and youre in the club.

莫莉:记住,这些人爱钱。只要你装作很有钱的样子,他们就会跟你套近乎。

此例中,原文you own a goldmine直译应为“你拥有一座金矿”,但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字面形式,而是将其译为“很有钱”,意思更明确。原文youre in the club字面意思为“你就进了俱乐部”。在西方,俱乐部往往是特定群体聚会和活动的平台,加入某个俱乐部,意味着融入了这个群体。中国观众对这种俱乐部文化缺乏全面的了解,字面翻译难以传达深层含义。译者将其译为“他们就会跟你套近乎”,生动地将其深层意思表露出来。

在以上两例中,译者把握原文暗藏的文化内涵,将原语意思准确地传递给译语观众,成功实现了文化维度的适应性转换。总之,文化维度的转换要求译者要有跨文化意识,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而误译。事实上,文化无所不包,文化维度的转换还反映在中西方审美标准、信仰差异等方面。译者只有在翻译中充分考虑翻译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才能译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更高的译文。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影视字幕一般为人物对话,在表达字面意思、反映人物性格的同时,也表现出独特的交际性。这种交际功能的实现,既包括体现影视作品中各种人物之间的交际意图,也包括观众能否充分理解影片语言内容。这就要求译者除了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传递,还应注意交际层面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使原文的交际意图在译文中也得以充分实现。根据美国哲学家格赖斯的观点,人们之间的语言交际之所以能够继续,是基于交际双方的合作意愿,还要遵循会话的合作原则,包括数量、质量、关联和方式四个方面的准则。具体而言,就是要求语言传递的交际信息充分、真实、相关、明了。因此,译者将人物对白转换成译语时,应尽可能采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处理好文化信息,并实现交际意图。

例5:Andrews:Please tell only who you must.I dont want to be responsible for a panic. And get to a boat quickly. Dont wait.You remember what I told you about the boat.

安德鲁斯:请别随便告诉其他人。我不想引起恐慌。快上船,别再等了。你记得我说过救生艇不够的话吗?

在这个场景中,轮船设计师安德鲁斯提醒露丝赶紧上救生艇逃生。安德鲁斯在之前的一个场景中曾提到船上救生艇仅能容纳半数乘客,当时露丝也在场。此处为了不引起更多人的恐慌,他仅作善意的暗示,而没明说救生艇不够。译者为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将about the boat(关于救生艇的事)译为“救生艇不够”,把原文深层含义明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让观众充分明白话语的前后逻辑,完成交际功能。

上述例子说明,为了传达原文的会话含义和交际意图,译者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对语言表层结构进行选择调整。在实际翻译中,语言、文化和交际等维度相互关联的情况也常常出现,同时在译者的适应和选择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因素错综出现时,译者的适应性选择也就要涉及更多方面。

四、结语

翻译即选择和适应,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由于字幕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转换,其接受方式和接受对象相对特殊,字幕翻译一方面要求语言简洁通俗,信息表达充分凝练,还要注意译语符合角色身份、动作、表情;另一方面必须考虑观众的文化意识形态、艺术品位及文化水平。总之,字幕翻译要充分考虑所处的生态环境,对多种因素进行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最终在有限的时空内,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等维度的最佳适应性转换,有效地为观众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02).

[2] 赵速梅.论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两个不同层面[J].外语学刊,2008(05).

[3] 董海雅.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J].上海翻译,2007(05).

[4]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作者简介] 郑莉( 1973― ),女,湖北黄冈人,文学硕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