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习网络在非学校化教育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习网络在非学校化教育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试从伊里奇对学校教育的批判入手,分析伊里奇有关学习网络的理论主张,指出学习网络是对学校教育制度的革新,是实现非学校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万维网中的实现。

关键词 伊里奇;学习网络;万维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8-0029-02

Effects of Learning Web in Non-school-based Education: A Discussion on Illich’s Learning Web Theory//Xu Yunling

Abstract The Article tries from Illich’s critique of school education, analyzes the Illich advocated the theory of learning web, learning web is that the school system’s innovation i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non-school-based education approach,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WWW.

Key words Illich;learning web;WWW

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Guangzhou, China 510470

伊万・伊里奇(Ivan Illich)是当代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批评家,也是“非学校化社会”理论的创造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在伊里奇看来,大而言之,现行学校是使社会堕落的罪魁祸首;小而言之,它既因其“课程化”而无法满足学生必修技能的需要,也因其“强迫性”而无法满足“自由教育”或“人性教育”的需要,唯一出路就是彻底废除学校,实现“非学校化”社会。为此,伊里奇设想了“非学校化”社会的理想教育形式――学习网络。学习网络给每个人创造一种将生活的时间转变成学习、关心、分享和参与的教育机会。

1 学习网络的提出:对学校教育的批判

伊里奇提出“学习网络”根源于他对学校无能的批判。他把实行义务教育的学校界定为“与教师相关的、要求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全日制地学习义务课程的过程”。这就暗示着,只有在特定年龄阶段的人才能在学校受教育,学校与教师有关,而全日参与,就是要使学生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掌握在教师手里。然而,伊里奇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义务教育剥夺了他们的学习权利。因为乍看一下,学校向所有人平等开放,但实际上,学校只对那些不断谋求更高层次的文凭者开放,学校系统并未使机会平等,而是垄断了这些机会的分配。他认为:“通过学校的普遍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对现存的学校形式进行彻底的改变,它才有可能实现。新的教育必须把颠倒过去的组织化学校教育再颠倒过来。”

伊里奇在对学校教育的反思中,发现学校具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极强的自主性。他称之为“隐蔽课程”,并以此作为批判学校的突破口。在他看来,现代学校已成为社会再生产价值机构化的强大工具和加速器,阻碍了真正的学校和教育,造就了无能力、无个性的人,并带来社会两极分化和新的不平等。为此,必须将现代学校连同它的隐蔽课程一起废除,并按新的有关人、学习和成长的思路,建立“非学校化”的社会。

2 学习网络的作用:对教育制度的革新

在伊里奇看来,非学校化社会是有可能的,人们完全可以依靠自我激励的学习来学习。要想真正改变对学校的依赖,最好的办法不是使用公共资源去开发课程“使”人去学习,而是必须创设一种人与环境间的新型教育模式。可以向学习者提供与世界链接的新方式,新的教育制度计划不应当以某位校长的行政目标,或者某个教育专家的教学目的,抑或以任何假定人群的学习目的为出发点。新的教育制度计划不应该以这样的问题开始:“学习者应该学些什么?”而应该问:“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学习者应该看哪些东西?求助于哪些人?”

好的教育制度应该达到3个目的:1)在任何时候给任何想学习的人提供学习机会;2)赋予那些掌握一定技能的人与他人共享技能的权利;3)给那些想与公众交流的人提供机会。这也意味着一个事实:人们不是透过正式而仪式化的学校教育,而是利用非正式和随机的方式学到真正而富有意义的知识。因此,伊里奇提出学习网络的理论,作为学校之外的另一项变通选择。

3 学习网络的建设:非学校化教育的途径

伊里奇认为:“美好的、可以实现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把技术知识投入愉快的增长着的愿望。在教育研究领域,这种考虑需要扭转当前的趋势。”为此,伊里奇设计了未来的愉快的教育机构――4种学习网络。

3.1 为教育对象提供参考服务网

伊里奇提出,学校教育存在两种取向,一是教师把教科书当作自己的专业工具;二是制止学生使用昂贵的公共设备。他指出:我们要实现反学校化,必须反对这两种取向,整个物质环境必须开放。“为教育对象提供参考服务,由图书馆、租赁室、实验室、博物馆、剧院、游乐室以及工厂和农场组成,不仅包括图书、文字资料,还包括磁带、生产工具、机器、标本等。要建立这种网络,应当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全社会发挥其教育潜力,这样才能使自我激励的学习普遍实现。该网络旨在帮助每个人了解器物或推进正规学习的过程。正规学习一方面需要学习者用特别方式来接触一般器物,另一方面需要用便利、可靠的方式去接触专门为教育设计的器物。”

3.2 技艺交流网

技艺交流网允许每个人演示他的技艺,由具有某些技能,又愿意将之传授给别人的人组成。“技能楷模”是一个拥有技能并愿意示范的人。示范对于潜在的学习者来说是一种必要的资源。目前,技能可以通过录音带、电影或者图标等载体来示范,但对于学习者,他们更希望通过人来示范。该网络要使大众公平地获得帮助,必须有两个方案,一是创设免费的由政府支持的技艺中心,向所有人开放,特别是在工业区内,这些中心可传授学徒所需的诸如打字、财会、编程和电脑操作等技能;二是成立技艺交流银行,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入门技艺的“基本贷款”,并以此贷款或同价物换取必需的基本技能教育。超出“基本贷款”以外的,归为别人传授技能的人。只有为别人传授技能达一定时间的人,才可到更资深的教师那里要求学习同等的时间。

3.3 同伴切磋网

伊里奇指出,同伴切磋网允许每个人描述他乐于从事的学习活动,并寻找共同探讨的伙伴,主要用于希望与他人分享某种共同兴趣的人。同伴切磋网的运行比较简单,使用者只需通过报姓名、住址,描述欲寻找的同伴的要求及本人准备的情况,电脑或其他媒介就会反馈给他所有输入同样的要求的人的名字和地址。切磋场所完全由双方协商约定,俱乐部、游览区、公园以及私人住宅都是理想去处。另外,废除了教育的学校建筑和操场,也可以服务于这个目的。在伊里奇看来,该网络具有广泛的政治意义,是打破市民依赖官僚政府公共服务的第一步,充分体现了“非学校化社会”的理想。

3.4 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服务网

伊里奇认为,随着学习机会的增多,公民也应该越来越需要教师的指导,反学校化教育应该促进而不是限制那些有实际智慧的人的需求,这些人可以帮助新手在其教育旅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在学习网络里,伊里奇区分了3种类型的教育工作:1)创造和操作学习网络,由教育行政人员担任,他们应专心致力于建立和维护引导学习者走向各种资源的通道;2)引导学生和家长使用这些网络,由教育咨询人员担任,他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可以最短时间达到目标的途径;3)教育的激发和教导,难度最大,由未来社会“师傅”承担,他们为学习者排难解忧、点化真谛。教育专职人员是前3个教育交流网的必然产物,也是它们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

4 学习网络的实现:在万维网中的应用

伊里奇提出“学习网络”作为学校教育以外的出路,可以判断在因特网教育资源发展的背景下,伊里奇的学习网络理论有其价值。可以很清楚的是,万维网与伊里奇提倡的“网状结构”相似。借助于网络,人们可以得到大量廉价而实用的教育信息和服务,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网络上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特长的学习内容,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得到极大的满足。网络教育技术提供的教育条件使学生有可能获得有效的指导,从而让自己的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这方面,学习者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或许没有达到伊里奇所说的那样,在工厂、商店里学习数小时,但是网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是30年前的伊里奇无法想象的,已经超越了他那时的“学习网络”的概念。

5 结语

伊里奇的“学习网络”方案似乎完美无缺,但他指出:“技术不是被用来发展人们的自主性并促进人们的学习,就是被用来强化官僚政治及为之服务的教育。”所以他把他的“学习网络”小心地定义为“是为公众所用且旨在扩大学习与教育的平等机会的新型网络”。正如他所担心的,技术在运用中具有两面性,那么在实施“学习网络”这个技术过程中,如何保证“学习网络”向他所界定的方向发展,又是谁或哪一群人或哪一个机构来负责制订、完成、实施“学习网络”的4种途径呢?理论固然完美,但脱离现实的理论只能是美丽的幻想。

尽管30年前的伊里奇的很多猜想,今天通过互联网可能完成,但是它仍然没有对学校造成很大的威胁。“学习网络”仍然需要教师,它仅有内容是不够的,学生仍然需要教师引导进入社会并需要由教师指导他们学会怎么学习,这样的工作学校才是最在行的。伊里奇的这个教育建议,虽然在学校体系中没有找到他的位置,但是在对成人的非正式教育中已产生成效。在终身教育和其他领域中承认“非学校化”教育,并且在实践中乍眼一看,会发现今天有着数不清的数据银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信息交流网络被建立起来,这种网络有人们想共享的普遍的有用的知识、交流经验的加强链接,以及创造和加强自治发展的能力――从累积经验中创新和学习。

参考文献

[1]Illich I.Deschooling Society[M].New York:Harper & Row,1971

[2]洪明,柳平.伊里奇[M]//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漆玲玲.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5]石鸥,刘丽群.“荒诞”背后的理性: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