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本不能以貌取书的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本不能以貌取书的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实说,这本书,就是《中国式管理》,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一幅并不具明星相的照片摆在封面的正中,照片的四周还散发出虚线,让人联想到阳光。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个人崇拜年代的人来说,这种感觉不太好。扉页印金,击凸“管理大师”四个字,好像也不那么“中国式”。

如果不是“以貌取书”,而是仔细读过全书,就会发现作者曾仕强先生在研究中国式管理方面真的造诣很深。于是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书的装帧和作者关系不大,也和书的内容关系不大。

管理,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词,按常理说,科学无国界,管理属于科学范畴,也不应当区分什么外国式管理或者中国式管理。但是,各国或者更准确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不管你是不是愿意,这种文化和传统总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从各个角落和各个层面渗透出来。就像中餐,不管是川菜、粤菜还是淮扬菜,不仅是到了国外肯定会揉进当地的味道,哪怕没有出国门,陕西吃到的淮扬菜,会有油泼辣子的影子,而在上海见到的川菜,辣味一定是打折扣的。管理也如是,我们在实践中其实早已深深体会到,尽管我们在努力学习先进国家的种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但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常常在不经意中出现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果按照国外的管理条例去照本宣科,十有八九离死不远。

然而,确实不是所有的实践者都是理论家。我想,许多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在看这本书时,会有十分熟悉的感觉,因为都是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这么做的,只不过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已。自己去摸索,不自觉地运用中国式的管理方式,不免会走些弯路。有了这本书,把这本书作为自己管理的一种工具,可能会少走些弯路。

管理,不论是中国式的还是外国式的,在大的方面趋同的前提下,许多着力点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中国传统中的儒家学说几千年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对中国传统不熟悉的人要炉火纯青地运用中国式的管理是不可能的。换一个角度说,如果被管理者是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浸润有年的人,而管理者一定要运用西化的管理方式,对方也是不容易接受的。

曾先生是一个有年纪的中国人,他的履历又透露出对西方的管理科学的研究,这就使得他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管理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且不是贴符号,是把中国特点融汇其中。

在《中国式管理》中,许多例子是有中国特色的。比如说,“对,但是没有用”,就是一个外国人不能接受的。西方人往往认为,对的,就应该是有用的。而在中国的许多企业的实践中,往往不是这样,比如说,部属的意见很对,但是没有顾及上司的脸色,把上司气炸了,这种对有什么用呢?所以,曾先生提出:在圆满中分是非,才符合中国式的管理理念。

除了这些,在书前的50个重点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观点,如:抱持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的心态,来包容一切;只要合理,怎么变动都行;采取无为的执行过程,才能大有为;老板做好人,干部做坏人,才是良好的配合。等等。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这是中国式的管理,是不是中国式的管理就是不讲原则呢?曾先生好像预见到有人会如此发问,所以,他专门有一个重点是这么说的:“持经达变”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则,却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应变,以求制宜。

这本书整体上看,讲大义,讲中庸,平和圆通。要是说不小心露出了棱角,是有一小节叫做防止小人当道。其实我在一些大机构作过,对这一点也是感同身受。曾先生说:遍查所有正史、野史、传记、自述,从来也找不到一个“自动立志亲近小人,喜欢重用马屁精”的人物,但是不幸的是,大多数却为马屁精所迷惑。以至于许多人说:我们老板样样都好,只不过常常把好人看成坏人,却将坏人看成好人。这话说得够狠,也够精彩。但是也是中国式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式的企业之中。